《土地法理论与诠解》
作者 | 朱章宝著 编者 |
---|---|
出版 | 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318 |
出版时间 | 193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2339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章土地的意义1
一 法律学上的意义1
二 经济学上的意义3
第二章土地的使用12
一 土地使用的主体14
二 土地使用的方法16
第三章 土地私有制的利弊20
第四章解决土地问题的各派意见24
一 承认土地私有的改良派24
二 否认土地私有的改革派26
第五章平均地权政策的研究32
一 平均地权政策的由来32
二 平均地权的理论与各派学说32
三 平均地权与各国土地制度34
四 平均地权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36
五 平均地权的实施办法40
六 平均地权与土地法43
本论47
第一编总则47
第一章 法例及施行47
第二章土地所有权50
一 私有地与公有地的釐定50
二 公有地的管理54
三 私有地面积的限制55
四 私有地处分权的限制58
第三章 土地重划62
第四章 土地测量64
第五章 地政机关及土地裁判所66
第二编土地登记69
第一章总则69
一 土地登记的制度69
二 土地登记的主要目的71
三 登记标的的权利种类及权利变动73
四 登记时权利争议的裁决75
五 土地登记的效力76
六 各种登记的次序及权利次序79
七 登记错误的损害赔偿81
八 土地所有权登记的开始84
第二章登记簿册及登记地图86
一 登记图册的种类及内容86
二 登记簿册的制定92
三 登记图册及其他文件的保存93
四 登记簿的公开93
第三章登记程序95
第一节通则95
一 登记的声请95
二 登记的实施105
三 登记的结束107
四 登记的更正110
第二节第一次土地登记程序111
一 声请登记事项的审查及其报吿书111
二 声请书及土地他项权利清摺的内容114
三 实施登记前的公告及公告的结果116
第三节所有权登记程序118
一 土地一部分的所有权移转登记118
二 土地分合增减坍没或其他变更的登记119
第四节所有权以外权利登记程序122
一 地上权设定或移转的登记122
二 永佃权设定或移转的登记124
三 地役权设定的登记124
四 典权设定转典或让与的登记126
五 抵押权设定或移转的登记126
第五节 涂销登记129
第四章 登记费132
第五章 土地权利书状135
第三编土地使用139
第一章通则139
一 土地使用的意义139
二 使用地种类的编定140
三 使用地的最小面积单位141
第二章市地143
第一节使用限制143
一 限制使用区及自由使用区的划分143
二 建筑基地及建筑物的限制144
三 建筑地段的重划146
四 建筑期限的取缔147
第二节房屋救济151
一 房屋救济的原因及其办法152
二 租金及担保金的限制154
三 租赁关系存续的保障156
四 税款的减免158
第三章农地160
第一节耕地租用160
一 耕地租用的意义161
二 租用契约的维持及限制162
三 地租的限制169
四 承租人的特种权利172
第二节荒地使用177
一 垦荒区的编定178
二 招垦及承垦178
三 承垦地面积的限制及开垦的期限181
四 承垦人的权利及义务183
五 代垦的办法184
六 私有荒地的取缔188
第四章土地重划程序190
一 重划的原因190
二 重划的准备191
三 重划的实施194
四 重划后的影响198
第四编土地税201
第一章通则201
一 土地税的性质及其征收201
二 改良物的意义207
三 土地税的征收程序208
四 土地及改良物的价值及其估计208
第二章地价之申报及估计211
一 地价的种类211
二 地价区及地价分区图212
三 地价估计的方法及其决定212
第三章改良物价值之估计219
一 改良物的种类及其性质上的限制219
二 建筑改良物价值的估计221
三 农作改良物价值的估计223
四 改良物估价的通知及其决定224
第四章 地价册225
第五章 税地区别228
第六章土地税征收231
一 土地税的种类232
二 土地税的征收方法232
三 地价税的税率237
四 自住地及自耕地的减税239
五 税率高低的决定240
六 土地增值实数额的计算241
七 土地增值税的税率245
第七章改良物征税248
一 改良物税的性质及其征收248
二 免税的改良物249
第八章欠税251
一 地价税及改良物税的欠税处分251
二 土地增值税的欠税处分252
三 欠税土地提取收益的办法253
第九章 土地税之减免255
第十章不在地主税257
一 不在地主的意义257
二 加重不在地主的土地税258
三 不在地主的呈报259
第五编土地征收261
第一章通则261
一 土地征收的原因262
二 土地征收的核准265
三 附带征收区段征收及其他一并征收267
四 接连土地的损害赔偿269
五 被征收土地的买回权及其他权利270
六 被征收土地原有负担的限度272
第二章 征收准备273
第三章征收程序276
一 征收的公吿及通知276
二 土地征收的效力278
第四章 补偿地价282
第五章 迁移费287
第六章 诉愿与公断290
第七章 罚则292
附录295
一土地法原则295
二 土地法施行法302
三 各省市举办地政程序大纲316
1936《土地法理论与诠解》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章宝著 1936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土地法论 下
- 1933 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
-
- 土地问题与土地法
- 民国24.06 商务印书馆
-
- 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 下
- 1998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土地管理法学理论与实践
- 1989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土地理论与实践
- 1992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 上
- 1998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地价理论与土地估价方法
- 1990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土地法概论
- 1989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农业土地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199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新土地管理法理论与适用
- 1999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 土地法的理论与实践
- 1991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 土地管理原理与方法
- 1986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伤寒论诠解
- 1983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工商管理一瞥
- 1943 商务印书馆
-
- 土地立法论
- 1936 南通胡崇基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