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农业志 上》
作者 | 荆门市农业局编纂 编者 |
---|---|
出版 | 荆门市农业局 |
参考页数 | 347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893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册)1
概述1
大事记13
第一章农业机构67
第一节 清末到民国时期67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机构69
一 行政事业机构69
二 党、团组织124
三 群团组织135
第二章农业资源138
第一节气候138
一 气候特征138
二 四季划分139
三 气候要素140
四 灾害性天气155
五 气候区划166
六 气候谚语168
第二节土地174
一 土地构成174
二 土地管理176
三 成土母质178
四 土壤类型179
第四节水利182
一 水利面貌182
二 水利资源184
三 水系187
第三节生物资源188
一 植物资源188
二 动物资源194
第三章农村经济体制200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200
一 土地租佃201
二 土址富押201
三 土地买卖202
第二节个体农民所有制202
一 减租减息202
二 土地改革202
三 农业生产互助组203
第三节集体农民所有制204
一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04
二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05
三 人民公社207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9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211
第四章农作物栽培212
第一节农作物区划212
一 湖北低山高丘稻麦、棉麦两熟区214
二 荆中低丘肥稻、麦稻区216
三 荆南岗地滨湖肥稻、麦(油)稻,肥稻稻兼作区217
四 荆东南江汉平原棉麦两熟区219
第二节耕作制度221
一 民国时期耕作制221
二 新中国成立后耕作制度的演变222
附:荆门各阶段代表年份农作物布局及产量变化表231
第三节农作物生产和栽培技术233
一 粮食作物233
附:历年全市粮食生产水平表266
荆门市历年粮食面积、产量及构成269
二 纤维作物288
三 油料作物313
附:荆门市历年油料作物面积及产量表322
四 果树生产326
五 其它经济作物332
第四节商品粮基地建设339
一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41
二 良种繁育体系343
三 小型农田水利配套建设345
1990《荆门市农业志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荆门市农业局编纂 1990 荆门市农业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荆门市志
- 1994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荆门市畜禽疫病志
- 1990
-
- 荆门市日用杂品公司志
- 1987
-
- 湖北省荆门县地名志 上
- 荆门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
-
- 荆门市化肥厂厂志
- 1986
-
- 荆门市土产公司志
- 1987
-
- 东宝法院志 1949-2009
- 东宝法院志编纂委员会
-
-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志
- 湖北省出版印刷科学技术研究
-
- 农业志 上
- 1989
-
- 荆门物资志
- 1997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