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
作者 | 侯甬坚著 编者 |
---|---|
出版 |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77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196010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8461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区域历史地理申论——构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环节1
一 前苏联学者的历史地理学四分法1
二 含有“区域历史地理”的历史地理学新四分法3
三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和方向5
本章附录 萨莫依诺夫教授在华工作情况13
第二章 历史区域考察14
一 区域概念用词与词义的演进14
二 划分不同地带的区域观点16
三 区域观念形态18
四 区域命名方式21
五 行政区划原则21
六 区域类型26
七 区划层次27
八 小结28
本章附录 考古文化分区30
第三章 地域开发层次40
一 八大基本经济区的划分及其开发过程41
二 开发方向与开发强度46
三 区域年龄与发展周期49
四 区域分解与整合53
五 古代农业社会的区域一体化56
第四章 区域开发实证——以陕西省为例58
一 新石器时代农业区雏型59
二 关中物质文化何以领先于全省66
三 涌向历史前台的陕以西地区(周秦)71
四 向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汉晋北朝)81
五 农业开发:极尽地力,再上新台阶(隋唐五代北宋)90
六 转入按地区特点开发的历史时期(金元明清)105
第五章 分界线研究124
一 分界线特点124
二 分界线形状特征126
三 分界线依附物分类128
四 分界线确定法131
五 分界点:三区分岔讨论135
本章附录 魏蜀间国界线的地理学分析146
第六章 区域空间权衡——以定都关中为例161
一 国都定位属于区域空间现象161
二 对内安全指向164
三 对外发展指向166
四 关中的区位优势170
本章附录 中国古都选址的基本原则172
第七章 区域类型演变182
一 山系区183
二 水系区184
三 海区184
四 天区186
五 地形分区188
六 气候区189
七 植物区190
八 动物区191
九 物产区192
本章附录 《史记》所见西汉以前的区域类型和区域年龄194
第八章 空间地理规律的潜在影响204
一 地理学依据204
二 纬度地带性规律的影响206
三 经度省性的影响213
四 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影响218
五 小结222
附录一 方志著作中的区域地理成分225
附录二 地域文化的空间透视238
附录三 自然地理差异性的两种表现形式256
附录四 中国地貌单元及其分项说明265
参考文献270
1995《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侯甬坚著 1995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城市的发展过程
- 198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 1995
-
- 地壳发展的规律性与区域大地构造
- 1955年10月第1版 科学出版社
-
- 地壳发展的规律性与区域大地构造
- 1955年10月第1版 科学出版社
-
- 文学发展过程
- 1954 平明出版社
-
- 巴特列与乌拉圭的历史发展过程
- 1973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希腊空间概念的发展
- 1994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 走出贫困的抉择 上 中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探索
- 1995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成本会计 第2版
- 199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闽南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布局
- 1990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 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
- 1993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 西南区域发展
- 1991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地壳发展的规律性与区域大地构造
- 195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苏区思想发展历程
- 1990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 卫生区域发展的道路
- 1990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