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求取 ⇩

绪论1

一、气象学之目的1

二、气象学发达简史2

三、气象学之内容4

第一篇大气及其活动之能力7

第一章大气7

第一节 大气之物理性7

第二节 大气之组成10

第三节 大气之由来15

第二章辐射19

第一节 太阳辐射之性质19

第二节 日热之理论分布21

第三节 大气与太阳辐射26

第四节 地面辐射与天空辐射31

第五节 观测辐射之仪器33

第二篇温度37

第一章温度之观测37

第一节 温度表37

第二节 如何测知真正气温41

第三节 特种温度表44

第四节 温度计48

第二章 控制气温之环境51

第一节通论51

第二节 陆温之变化52

第三节 水温之变化58

第四节 水路供给热量之比较61

第五节 海陆温度与其上气温之比较62

第六节 地面温度控制其上气温之过程64

第三章气温之变化70

第一节 气温之日变70

第二节 气温之年变75

第四章气温之分布83

第一节 山地气温之垂直分布83

第二节 气温之平面分布89

第三篇气压99

第一章气压之观测99

第一节 水银气压表99

第二节 空盒气压表及空表气压计102

第三节 水银气压计104

第四节 沸点气压表107

第五节 气压单位108

第二章气压与高度110

第一节 气压之高度变化110

第二节 高度测算113

第三章气压之变化117

第一节 气压之日变117

第二节 气压日变之成因122

第三节 气压之年变126

第四章气压之分布130

第一节 等压线圈130

第二节 气压带135

第三节 冬夏半球大气之流动及南冰洲之高度138

第四篇141

第一章风之观测141

第一节 风向141

第二节 风力142

第三节 记录之整理148

第二章风之理论153

第一节 大气重量之改变153

第二节 对流发生之步骤154

第三节 气压梯度与风速157

第四节 地球自转与风向159

第五节 梯度风162

第六节 摩擦力与风速164

第七节 重力高度166

第三章风之变化169

第一节 风速之日变169

第二节 风向之日变173

第三节 风速风向之年变176

第四章行星风系178

第一节 风带分布179

第二节 风带只变动183

第五章地方性风系185

第一节 季风185

第二节 海风与陆风187

第三节 山风与谷风190

第五篇自由大气193

第一章高空之观测193

第一节 测风气球194

第二节 风筝198

第三节 飞机199

第四节 探空气球200

第五节 繫留气球201

第六节 天蓋气球201

第七节 无线电探空仪202

第二章高空之气温203

第一节 高空气温之分布203

第二节 高空气温之日变209

第三节 高空气温之年变210

第三章高空之气压与风220

第一节 高空等压线圈220

第二节 各高度东风与西风之成分225

第三节 测风报告229

第四节 大气之周流243

第四章高空现象与气圈构造250

第一节 几种光学现象250

第二节 高空之云254

第三节 传声之反常256

第四节 臭氧层259

第五节 游离层262

第六节 大气圈之构造264

第六篇空中水分273

第一章水汽273

第一节 温度之意义273

第二节 温度值观测276

第三节 温度之变化280

第四节 温度之分布288

第二章蒸发294

第一节 蒸发通论294

第二节 蒸发至观测296

第三节 蒸发量之变迁与分布298

第三章凝结301

第一节 冷却原因301

第二节 大气之胶性309

第三节 微尘计312

第四章地面凝结物315

第一节 雾315

第二节 能见度321

第三节 露霜及其他324

第五章云与日照327

第一节 云滴327

第二节 云状328

第三节 云之成因341

第四节 云状之分布346

第五节 云之高度347

第六节 云之行动352

第七节 云量357

第八节 日照368

第七章降水373

第一节 通论373

第二节 降水量之观测379

第三节 降水之成因383

第四节 降水之日变384

第五节 降水之年变388

第六节 降水量之地理分布392

第七节 中国之降水量395

第七篇天气397

第一章天气总论397

第一节 天气圈397

第二节 等压线之七种基本形式400

第三节 气流场402

第四节 气圈407

第五节 气圈分类413

第六节 不连续面426

第七节 温度逆增层436

第二章气旋与反气旋441

第一节 天气圈441

第二节 高空构造446

第三节 气旋之成因463

第四节 反气旋之分类及成因471

第五节 气旋与反气旋发源于高空之说473

第六节 气旋之运行478

第七节 东亚气旋之标准路径489

第八节 其他型式之气压场493

第三章热带气旋雷雨及龙卷风499

I.热带气旋500

第一节天气圈500

第二节 高空构造505

第三节 热带气旋成因507

第四节 热带气旋之运行510

第五节 颱风之分布515

Ⅱ.雷雨519

第一节气象要素519

第二节 雷电现象522

第三节 雷电之成因526

第四节 雷雨之分类530

第五节 雷雨之时间分布533

第六节 雷雨之地理分布537

Ⅲ.龙卷风539

第一节通论539

第二节 高空构造及成因541

1946《气象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炳海著 1946 国立编译馆出版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气象学(1966 PDF版)
气象学
1966 北京:农业出版社
气象学(1923 PDF版)
气象学
1923
气象学(1981 PDF版)
气象学
1981
气象学(1961 PDF版)
气象学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气象学(1980 PDF版)
气象学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气象学(1994 PDF版)
气象学
1994 北京:气象出版社
气象学(1979 PDF版)
气象学
1979 北京:农业出版社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1990 PDF版)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
1990 北京:农业出版社
气象学(1992 PDF版)
气象学
199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气象学与林业气象学(1994 PDF版)
气象学与林业气象学
1994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气象学(1936 PDF版)
气象学
1936 防空学校
气象学(1974 PDF版)
气象学
1974 广东农林学院林学系土壤气象教研组
气象学(1957 PDF版)
气象学
1957 北京:农业出版社
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1964 PDF版)
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
1964 南京农学院印
气象学(1946 PDF版)
气象学
1946 国立编译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