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求取 ⇩

历史1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1

一、原始社会1

二、奴隶社会2

三、封建社会4

(一)战国、秦、汉4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8

(三)隋、唐11

(四)五代、辽、宋、夏、金、元15

(五)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9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23

一、鸦片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23

二、太平太国运动24

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26

四、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27

五、甲午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28

六、戊戌变法29

七、义和团运动30

八、辛亥革命31

九、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33

十、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35

十一、中国近代的文化和科学35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37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37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37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经过以及历史意义38

(三)中国共产党二大和中国革命纲领38

(四)中国工运第一次高潮38

(五)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经过39

(六)黄埔陆军军官学校39

(七)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的形势39

(八)《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41

(九)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41

(十)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41

(十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事件41

(十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42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42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至“九·一八”事变前中国共产党继续顶强斗争42

(二)“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44

(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44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45

三、抗日战争46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46

(二)国民党片面抗战的失败46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46

(四)《论持久战》的发表47

(五)中国共产党打退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47

(六)皖南事变47

(七)百团大战47

(八)解放区的困难48

(九)中国共产党为保卫解放区、战胜困难而斗争48

(十)四大家族的黑暗统治49

(十一)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49

(十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49

(十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50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50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50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50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卫战争50

(四)“一二·一”血案50

(五)中国共产党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50

(六)人民解放战争的开始51

(七)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高涨51

(八)人民解放军转入进攻52

(九)解放区的土地改革52

(十)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52

(十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53

(十二)渡江作战53

(十三)全国大陆的基本解放53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53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55

一、古代亚非奴隶制国家55

二、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国家55

三、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57

四、亚洲的封建国家59

五、古代非洲和美洲60

六、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61

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64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64

二、十七至十八世纪的俄国65

三、西欧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65

四、美国独立战争66

五、法国资产阶级革命66

六、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68

七、英国工业革命69

八、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69

九、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70

十、农奴制度的废除和沙皇俄国在欧、亚的侵略扩张71

十一、美国内战71

十二、亚洲革命风暴72

十三、日本明治维新72

十四、第一国际72

十五、巴黎公社73

十六、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74

十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起义75

十八、第二国际的建立75

十九、第一次世界大战76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77

一、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77

二、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78

三、战后世界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79

四、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81

五、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81

六、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危机82

七、三十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83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84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84

地理87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87

(一)地球87

一、地球在宇宙中87

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88

三、地理坐标名词解释88

四、地球的自转88

五、地球的公转91

六、地壳变动和地表形态92

七、地球上的气候93

八、陆地水94

九、海洋95

(二)地图96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96

二、地图上的方向96

三、地图上的高低起伏97

四、图例和注记98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100

(一)世界地理概况100

一、地球上的海陆分布100

二、世界的气候101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03

(二)亚洲103

一、概述103

二、东亚的国家105

三、东南亚的国家106

四、南亚107

五、西亚108

(三)非洲110

一、概述110

二、非洲的国家111

(四)欧洲112

一、概述112

二、南欧113

三、西欧113

四、北欧114

五、中欧114

六、东欧(苏联)115

(五)北美洲116

一、概述116

二、加拿大117

三、美国117

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19

(六)南美洲119

一、概述119

二、南美洲的主要国家120

(七)大洋洲121

一、概述121

二、澳大利亚121

(八)南极洲122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122

二、自然资源122

(九)世界的大陆和海洋122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128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128

一、位置和面积128

二、陆疆和陆上邻国128

三、海疆和海上邻国128

四、行政区划128

(二)人口和民族129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29

二、民族及其分布129

(三)地形129

一、我国地形的特征129

二、我国地形的分布129

(四)气候131

一、气温和温度带131

二、降水和干湿区132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优缺点133

(五)河流和湖泊133

一、我国主要的外流河133

二、我国主要的内流河134

三、我国第一大河——长江134

四、我国第二大河——黄河135

五、我国的湖泊136

(六)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136

一、我国的矿产资源136

二、我国的海洋资源137

(七)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138

一、我国的土地资源138

二、我国的生物资源138

(八)东北三省140

一、自然条件140

二、主要资源141

三、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141

四、稠密的铁路网141

(九)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141

一、范围和位置141

二、地形的分布和成因141

三、气候和农业142

四、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143

五、铁路交通143

六、重要城市143

(十)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144

一、自然条件144

二、淮河的治理145

三、我国重要的农业区145

四、利用水利发电145

五、矿产资源和钢铁工业145

六、内河航运和重要水陆码头146

七、城市和经济区146

(十一)南部沿海三省一区147

一、范围和位置147

二、地形特征147

三、气候特征147

四、珠江及其水文特征147

五、农业生产147

六、城市和经济特区148

七、台湾省148

(十二)西南三省149

一、少数民族聚居地区149

二、地形对气候、河流影响很大149

三、四川盆地149

四、云贵高原150

五、横断山区150

六、西双版纳的动植物资源150

七、矿产和工业150

八、交通面貌的变化151

九、重庆151

(十三)青海和西藏151

一、自然条件151

二、高寒气候与农牧业151

三、雅鲁藏布江和雅鲁藏布江谷地152

四、“聚宝盆”柴达木盆地153

五、急待发展的交通153

六、西宁和拉萨153

(十四)新疆153

一、位置和面积153

二、地形与气候154

三、农业与牧业155

四、铁路和城市155

(十五)北部内陆两区一省156

一、范围和位置156

二、辽阔的牧区156

三、灌溉农业区156

四、主要城市156

(十六)我国的农业158

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158

二、我国发展农业的条件158

三、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158

四、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农业158

五、三类不同情况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概况159

(十七)我国的工业159

一、建国以来我国工业生产的巨大成就159

二、调整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160

三、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要同步进行161

(十八)我国的交通161

一、铁路运输161

二、航运事业163

三、公路运输和航空163

(十九)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163

第四部分 人类活动与环境164

一、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164

二、当前世界性的主要环境问题164

三、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165

1984《历史·地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电大语文》编辑部编 1984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历史地理(1999 PDF版)
历史地理
199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地理(1984 PDF版)
历史地理
1984
辞海  地理分册  历史地理(1982 PDF版)
辞海 地理分册 历史地理
1982
美国历史地理(1973.11 PDF版)
美国历史地理
1973.11 商务印书馆
广西历史地理(1985年10月第1版 PDF版)
广西历史地理
1985年10月第1版 广西民族出版社
历史地理综合( PDF版)
历史地理综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1997 PDF版)
中国历史地理
1997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1984 PDF版)
中国历史地理
1984 台湾学生书局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1991 PDF版)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
1991 台湾学生书局
辞海  地理分册  历史地理(1978 PDF版)
辞海 地理分册 历史地理
1978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开封历史地理(1958 PDF版)
开封历史地理
1958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上海历史地理(1996 PDF版)
上海历史地理
199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中生作文分类辞典(1999 PDF版)
高中生作文分类辞典
1999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历史的地理枢纽(1985 PDF版)
历史的地理枢纽
1985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城市手册(1987 PDF版)
中国城市手册
1987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