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的回声 边国立影视文论选》
作者 | 边国立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8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331130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3776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章柏青1
凝聚观众社会心理关注点1
革命战争题材影片漫论14
“态势”表现的意义和艺术——关于战争题材影片的一个话题34
戎装难掩女儿身——银幕和屏幕上的女兵形象散议48
抓住“落后”开掘内涵——银屏上的“鸦片战争”片谈65
把握当代 追求永恒——新时期以来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综论82
电影,作为艺术——电影艺术假定性面面观111
重视综合观赏价值——兼谈军事题材影片138
潮头·底蕴——小议《迷人的乐队》艺术思想的得与失148
为什么缺乏震撼力——影片《屠城血证》的缺憾151
深刻的和未能更深刻的——《绿荫》得失谈154
我看到了沉重——我看影片《顽主》158
轰动过后的思考——简谈影片《周恩来》的几点缺憾162
意蕴浅多了——影片《狂》观后小议166
后人怎样思考——谈影片《新中国第一大案》的不足169
《三国演义》得失谈——长话短说篇173
向着伟大 向着真实——《巍巍昆仑》细节艺术探胜177
我们的《大决战》——《大决战》艺术特色琐谈180
历史在当代意识的投射中闪光——影片《大决战》收篇断想183
军营生活阳刚美——评影片《弹道无痕》186
兵情之美——我看《中国士兵谣》(三部曲)190
历史:情感的选择——看电视剧《北平和谈》200
《蓝色三环》:情节的历史——评长篇电视连续剧《蓝色三环》204
真实与综合的魅力——谈电视剧《雪震》的美学特色210
雄风劲舞昭后人——影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漫议215
站在历史的连接点上——谈影片《长征》的观赏意义220
让历史告诉今天和未来——评电视连续剧《虎踞钟山》227
细雨霏霏——影片《红色恋人》漫笔(二题)232
平凡的生活 悠长的回味——电视短剧《回家的萨克斯》随感243
唐山精神:永恒的赞歌——电视专题片《唐山大地震20年祭》思绪247
深沉的现实主义风貌——电视连续剧《百姓》评说251
需要宽阔的胸襟——感悟《绿卡族》264
情感旅程——影片《遥望查里拉》随想271
载歌载舞 独具风采——影片《大篷车》赏析275
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赏析281
惊险,不是惟一的——影片《伦敦上空的鹰》赏析290
战争,披上了娱乐的外衣——影片《奔向雅典娜》赏析296
寻找规律——《包青天》启示录304
银幕性表现:在原则与现实的矛盾中挣扎(断想篇)307
形神兼备:从初级到高级——观几部献礼片中领袖、历史人物形象塑造引发的思考313
也从毛泽东流泪说起317
电影评论的非现实倾向320
做好准备,看电影——观影有感324
视野广阔 高屋建瓴 激情满怀——读《我的电影梦——赵葆华影视评论选》329
后记336
1999《银屏的回声 边国立影视文论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边国立著 1999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黄鹤文论 面对银屏的絮语 徐志祥影视评论集
- 1997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无机合成 第二卷
- 1959年11月第1版 科学出版社
-
- 银屏新歌
- 1983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银铃般的笑声 外国文学
- 1959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边疆的声音
- 1953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银屏碧波
- 1983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陕西省影视评论选
- 1990 西安:三秦出版社
-
- 荧屏笑声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相声选
- 1986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
- 回忆晋察冀边区银行
- 1988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 爱的回声
- 1986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我的电影梦 赵葆华影视评论选
- 1997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声电光影里的社会与人生 影视艺术导论
-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电视采编设备原理与使用
- 1998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声屏史志文集
- 1992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