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
作者 | 汪子嵩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0 |
出版时间 | 198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1002606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9894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提出本体概念?7
第二章 本体是存在的中心--《范畴篇》第五节17
“不表述主体”和“不存在于主体之中”18
“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21
“个体性”和“变中的不变”25
第三章 关于本体的问题--介绍《形而上学》这本书32
《形而上学》的结构32
四因说37
有关本体的一些问题41
第四章 存在和本体--《形而上学》第五卷第七、八章48
存在的几种意义48
本体的几种意义53
第五章 本体的原则和原因--《形而上学》第十二卷前五章58
事物的三种原则58
三种本体和动因62
一般和个别67
第一动者73
第六章 理性--神是本体--《形而上学》第十二卷后五章73
理性、善、神79
理性的特征84
第七章 作为“基质”的本体--《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一、二、三章93
本体是“第一存在”94
关于本体的问题97
质料不是第一本体99
第八章 本质是本体--《形而上学》第七卷第四、五、六章106
本质与偶性106
本质属性110
事物和本质113
第九章 生成和本质 --《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七、八、九章121
认识本质和制造事物121
形式不是生成的127
形式和质料在生成中的作用132
第十章 本质和定义--《形而上学》第七卷第十、十一、十二章137
定义的整体和部分137
本质和具体事物147
定义如何能是统一的153
第十一章 “一般”不是本体--《形而上学》第七卷第十三--十七章161
论证“一般”不是本体163
论证“理念”不是本体167
个别事物是不能定义的170
“一”和“存在”不是本体174
形式是本体177
第十二章 质料和形式--《形而上学》第八卷184
质料和形式的关系184
形式和具体事物188
最后的质料和最接近的质料193
形式和质料的统一197
第十三章 能力和可能--《形而上学》第九卷前五章201
能或能力202
可能和不可能206
意志的作用212
第十四章 现实和潜能--《形而上学》第九卷后五章216
现实和潜能216
现实先于潜能223
真和假232
第十五章 “数”和“理念”不是本体--《形而上学》第十三卷前五章237
对“数”的批判239
“数”是一种抽象的存在246
对“理念”的批判249
第十六章 批判柏拉图学派的数论--《形而上学》第十三卷后五章258
几种不同的数论258
对这些观点的批判261
批判独立自存的“数”268
这些批判的意义274
本体的要素是个别还是一般278
第十七章 “数”不是本体的第一原则--《形而上学》第十四卷284
相反的东西不能是第一原则284
存在和非存在289
第一原则和“善”299
结论310
唯物论还是唯心论310
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318
附录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是对一般唯心主义的批判--《形而上学》一书释义之一323
后记355
1983《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汪子嵩著 1983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谜语、谚语、歇后语
- 1995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 亚里士多德
- 1989
-
- 亚里士多德
- 1989
-
- 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简论
- 1983
-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
- 1991.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 深圳:海天出版社
-
-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第2册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亚里士多德选集 政治学卷
-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走向神圣 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
- 1995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
- 199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
- 1982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 1981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
- 1980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亚里士多德
-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1
- 1933 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