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问题研究》
作者 | 纪德尚主编 编者 |
---|---|
出版 |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8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404885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9493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1
第一节 人与社会的实践发展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学说4
第三节 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走向9
第四节 社会发展的出发点选择13
第二章 20世纪社会发展观的转变17
第一节 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7
第二节 发展问题与发展观念更新20
第三节 新的社会发展观及其特点24
第四节 新的发展观对现实的把握28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32
第三章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32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36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41
第四节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的综合发展46
第四章 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50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50
第二节 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困难55
第三节 农村、农业发展滞后58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过大61
第五节 区域发展不平衡63
第五章 经济增长负效应产生的社会学问题67
第一节 物价上涨引发的社会学问题67
第二节 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引发的社会学问题70
第三节 农业发展滞后引发的社会学问题72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发的社会学问题75
第五节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引发的社会学问题76
第六章 经济增长不良社会后果的实证研究78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正负效应分析78
第二节 强化经济增长的理论把握82
第三节 优化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85
第四节 在发展中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92
第七章 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102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的关系102
第二节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106
第三节 实现宏观调控的手段111
第四节 创造实现宏观调控的环境条件115
第八章 正确把握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121
第一节 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关系121
第二节 关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客观把握125
第三节 适度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130
第四节 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统134
第九章 优化产业结构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140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140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的转换与趋势143
第三节 工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148
第四节 农业经济发展与产业关联152
第五节 优化工农业比重,促进城乡经济发展156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160
第十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160
第二节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社会学问题163
第三节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169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社会学对策172
第十一章 依托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81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81
第二节 我国工业技术创新的现状186
第三节 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189
第四节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技术创新途径198
第十二章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人口战略205
第一节 人口控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05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人口压力209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城市就业压力问题213
第四节 农村剩余劳动与流向问题217
第五节 控制人口、保持经济增长的战略举措221
第十三章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225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要持续发展的关系225
第二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挑战228
第三节 实现PREPD系统协同发展的若干战略230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重点解决的问题234
第五节 创造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238
第十四章 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241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距问题241
第二节 80年代以来中国的宏观区域政策246
第三节 宏观区域政策的矫正与完善250
第四节 加快中西部发展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254
第十五章 居民收入分配中的层化问题与反贫困战略262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的关系262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分析265
第三节 如何看待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270
第四节 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276
第五节 社会整合中的反贫困战略282
第十六章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稳定运行286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86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289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透视294
第四节 在改革中建立健全市场型社会保障制度301
第一节 跨世纪中国两个文明建设的趋向306
第十七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306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313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318
第四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设计325
第五节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330
第十八章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法制建设333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法制建设的关系333
第二节 体制改革中面临的法制问题336
第三节 经济行为和市场秩序的法律规范338
第四节 社会转型与新型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341
第五节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344
后记347
1998《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问题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纪德尚主编 199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社会问题之社会学的研究
- 1929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寻求发展的社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 1987年10月第1版 华夏出版社
-
- 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 发展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书目
- 1984
-
- 寻求发展的社会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 1987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
- 1996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鲁迅小说讲话
- 1985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 青海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1995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 增长优化论 中国经济增长若干问题研究
- 199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世纪之交的首都经济研究
- 1999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林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
- 1995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1996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 21世纪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 1996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定西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1989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 1992 北京: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