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艺术思想 中国当代少年文学艺术论》求取 ⇩

详细关于本书撰述的导言1

卷一 “文革后”的艺术思潮3

第一章 “文革后”少年文学的演进与格局3

第一节 整体观照的定位3

“文革后”的时代概念4

少年文学“共识”的形成、涨落与合理衰变5

八十年代少年文学运动的特遇性9

对于进展与策略、失当、媒介的把握10

第二节 认识九十年代的文学环境与机会12

读物市场、传播通道、多样存在、教育革命14

市场与艺术18

艺术论的立场19

第二章 少年文学艺术思潮分析23

第一节 关于“艺术心理能量”的考察方法23

第二节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界的艺术思想发生状态24

七十年代末的主调:复出与回寻25

中年作家和评论家的代际位置31

失落的中国当代科学幻想小说及其时代悲剧35

儿童诗的早期艺术探索性质39

第三节 新浪潮的艺术思想递进形态之一:早期46

新生代的角色46

新生代作家的精神空间和思辩力度49

第一次少年文学“共识”的形成点:力度60

重建少年人格68

童话的狂野与玩意82

第四节新浪潮的艺术思想递进形态之二:后期97

文学立场的公开分化与对峙98

保守性的若干形态107

艺术型与经济性的写作113

通俗化与泛化119

世俗性时代的“文学”量值127

第五节 新浪潮的艺术思想递进形态之三:中期131

1985年的艺术启动132

艺术本体、艺术容器、艺术竞技136

大地意识、荒野意识、星球意识148

代、对话、沟通157

第三章 统观天、地、人的整体背景168

第一节 少年文学崛起的前史168

关于“阴柔”169

未断中国文化的薪传170

爱与力,或者阴与阳的互补171

丧失了某种宗教基础的少儿文学观172

女作家,趋求稳定和强大的存在173

第二节 作家与现实175

以前的“现实主义”176

对“恶”的态度177

忧郁而美丽的温情178

所谓“朦胧爱”180

口语的现世精神180

第三节 写实与空灵182

学校写实主义183

质问当代的学校教育184

顽童185

童年与哲学187

第四节 转型期制约下的少年文学界189

概说中国当代少年文学的几大处境190

“那么多的狼”是什么意思192

“科幻”应是当代少儿文学的标志之一195

第五节 地缘少年文学196

文学现象的地缘因素196

宏观的文学分布位置及其意义198

北京与中原—江、浙、沪的连线202

大西南的概念(205)两湖207

庐山会议209

西部210

东北亚之文学意识211

太平洋之岸212

粤港之间214

第六节 天时的少年文学生命运算217

对年代、时潮、年龄、发表时间的“系统运算”218

反省当代的动力形式219

1985年—1995年222

1990年:理想之憣的降落时刻226

略测本世纪末的动力图231

第四章 新生代作家的艺术心理结构234

第一节 世代交替:艺术心理的结构性差别234

重生,与艺术冲动(237)命运,与艺术感觉239

狂放,与艺术气象241

自恋,与艺术敏感244

素养,与艺术品位247

“文革后”少年文学作家的艺术心理主导框架249

第二节 “少年文学作家(部分)咨询表”综析252

当代少年文学作家的本人青少年境况及其含义253

略探从事少儿文学创作的偶然性255

少年文学作家人性中童年感应力之必然性259

艺术心理中的童年因素在于身心观照266

人格结构与阅读结构268

第三节 思考新生代艺术心理结构的潜在课题272

欠缺自身的美学基础273

历史—文化意识大于美学意识274

未识于原生性的“游戏精神”274

确立“前艺术”概念的必要275

认识下一轮的世代交替276

对“文革后”参照于“五四”的艺术思想之流变277

卷二 回寻世纪初的前艺术观念281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界艺术思想的迁变281

第一节 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性命题281

争议两种“传统”282

反批评285

历史观照下的认识基础和策略基础289

第二节 重认世纪之交的中国早期儿童观290

民族生命力的冲动原型291

寻回梁启超293

纯正的儿童观和开放的儿童读物形态295

本世纪初观念的清新与局限298

第三节 “五四”儿童观的两面性之分析300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界的“五四”研究状态301

儿童根性、民族根性与“人”的根性之关系302

识辩“五四”儿童观之中的民主主义和自然主义306

第二章 检索周作人“前艺术”的儿童美学观念312

第一节 儿童原生性的生命冲动312

“全生命”的生命意识312

自然主义的儿童(生物)本性315

周作人有关“前艺术”观念的初发状态318

慎思儿童的“社会性”325

第二节 儿童原生性的本能326

“超现实”的儿童状态及其精神327

梦幻、野蛮、神秘、荒唐的合理卫护330

“空想”与“无意思之意思”的儿童美学意义333

对儿童动物性的探究339

第三节 儿童性灵的发育与转变345

早期的儿童审美心理机制之把握346

整理周作人儿童文学理论的有机性结构348

周作人儿童美学思想的本体专业性来源之考察351

第三章 中国现代史之中的儿童文学及其艺术策略355

第一节 五四时代的共识、历史局限与后期思想分野355

“五四”作家群的年龄因素与共识特征355

周作人的原始文化观念之来源性与格局性357

周作人对“游戏性”的观照和局限358

质疑周作人关于“自然的”方法论361

一种非社会学性质的儿童文学“艺术思想”365

第二节 对前审美感知效应的艺术策略作历史思考366

再谈重大的“认识基础”和“策略基础”367

“导其根器”的审美效应与策略效应372

无宗教与无精神家园375

对周作人“自然主义”儿童观的历史批评378

直议中国儿童文学评论界的重大失误382

第一节 确立前艺术与前审美的理论本体质素391

第一章 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和学术基础391

卷三 前艺术思想的审美发生论391

理论发展的限制因素392

直指“本体”的理论运动394

回归前艺术与前审美的研究范畴398

第二节 理论的哲学基础400

批评“形而上”的传统理论倾向401

儿童“身—心”—元的前审美发生机制402

儿童作为“一”的开放性404

儿童的存在实质:未来实践408

儿童美学理论的研究基础:“活动”和“器质性”409

第三节 理论的解释系统412

生命力412

游戏精神413

少儿文学—教育一体化415

心理能量416

多媒体417

第二章 基础理论:童年的身体与情感419

第一节 前审美形态的理论范畴和概念419

本研究参照的学术背景421

本研究的理论逻辑和主要概念423

本研究的方法使用和结构形态图表427

第二节 非理性审美的前意识生理基础429

非理性审美430

“动作”概念:建构之源434

“心理动作”的原理436

“心理能量”与动力系统438

审美感觉的基质:“运动觉”441

第三节 前审美心理结构的双重建构444

原感与原构444

情感与符号448

双重建构450

第三章 感知理论:生理器官向文化器官的演进452

第一节 器官中介功能:儿童审美信息能的双重转换器452

前审美实践的“工具性”中介452

童年与生理器官454

能量流和流体动力学的新范式459

前审美心理系统双重建构的结构模型465

传感与转换器的概念467

第二节 操作型思维475

“语言”并非是童年思维性的真正本质476

视觉语言以及多感觉通道的全息投射479

初涉器官的人类学、文化和社会学问题485

感知生成学习487

成年仪式的痛苦与游戏精神的快乐492

第三节 感知理论的验证:游戏精神495

中国思想是否存在游戏因子496

外国游戏观念的传播状况498

从“人的主题”唤醒游戏本能502

从“儿童美学”营构游戏功能503

简论游戏精神在人类社会形态中的恒定模式性506

游戏精神与“形式挪前”508

“玩”的感知理论意义512

第四章 阅读理论:心理操作与符号能量516

第一节 儿童反儿童化516

有关“儿童反儿童化”理论命题的学术性说明517

曾被倒错的儿童阅读心理视角518

从身体的扮演向精神的扮演迁移521

释放、投射与扮演525

童年的“读者”概念532

阅读史的启示录535

“叔叔型”人物的阅读现象539

“顽童”形象与阅读的自我发现543

第二节 少年“自恋”548

少年“自恋”与“儿童反儿童化”的动力学关系549

“蛹”的归属困惑感与移位性的自扰动550

触及“性力”,及其少年期身体感553

转向“自闭”与“体验自己”558

关于少女的装饰性、童话后、自恋性文学审美阶段559

第三节 体验阅读与模糊阅读560

关于“讲故事”的遗迹560

“愿”的阅读行为与文化人类学的“仪式”活动563

略涉“虚拟实境”567

童年阅读快感分析570

渴望经验的“规则”与“器具”573

“体验”:陌生化的扮演577

模糊阅读方式581

童年“混沌”的世界图像感584

第四节 文本、解读与品位587

对低级阅读时代的预警588

人生阅读框架内的童年阅读位置592

文体“泛化”现象之中的文字语言本体599

诗化,与情感运动觉603

口语“实境”的动势611

汉语文字与文体的童年阅读美感615

第五章 文化理论:童年器质—文化发生态625

第一节 原生性文化发生状态的器质基础625

《中国儿童心灵的东方背景》研究前提626

文化发生态的历史—逻辑627

原生性与可回溯性629

原始文化的身体、器官及其操作性630

“阴阳”之气与人体“能量流”639

原始儒家的“修身”与“治身”641

第二节 中国文化发生态的“约之以身”641

儿童原型与文化原型643

从文化哲学看待“操作型思维”646

思考韦伯对儒家伦理型思维模式的判断650

“置身”问题与“能量”态度653

“不伤其身”的“混沌”平衡态658

简述中国“操作型思维”发生态的诸种演化线索662

童年审美发生态与文化发生态之间的研究关系680

第三节 童年器质性与文化模式之中的身体态度682

中国文化“内运作”模式的定型683

宋儒理学的封闭型治身法规686

中国童年的器质发生态691

观照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游戏精神”因子699

怎样确定不同文化模式之比较的参照座标与原点704

童年器质的未来文化效应714

后记 构建的快乐性723

1996《前艺术思想 中国当代少年文学艺术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班马著 1996 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