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程 上》求取 ⇩

语法1

一、动词的使动和为动用法1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2

(二)动词的为动用法3

思考与练习(一)4

二、名词作状语5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5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7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8

思考与练习(二)9

三、数量的称述10

(一)数的称述10

(二)量的称述14

(三)数量词的用法15

思考与练习(三)16

四、词类活用17

(一)活用与兼类17

(二)形容词的活用18

(三)名词的活用21

(四)数词的活用23

(五)词类活用的辨认24

思考与练习(四)27

五、代词28

(一)人称代词28

(二)指示代词34

(三)疑问代词36

(四)附着性代词39

(五)兼职代词42

思考与练习(五)44

六、副词46

(一)程度副词46

(二)范围副词48

(三)时间副词50

(四)否定副词51

(五)情态副词54

(六)语气副词55

(七)表敬副词56

(八)指代性副词57

思考与练习(六)59

七、介词61

(一)于(於、乎)61

(二)以64

(三)为66

(四)因67

思考与练习(七)68

八、连词70

(一)连词的分类70

(二)而73

(三)以76

(四)则78

(五)且79

(六)然(然而、然则)81

思考与练习(八)82

九、助词84

(一)结构助词85

(二)句尾语气助词88

(三)句首句中语气助词94

思考与练习(九)96

一○、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98

(一)宾语的位置99

(二)谓语的位置103

(三)主语的省略103

(四)谓语的省略105

(五)宾语的省略106

(六)中心语的省略107

思考与练习(一○)108

一一、常见的句式110

(一)判断句110

(二)被动句114

(三)双宾语句120

思考与练习(一一)121

一二、习惯格式123

(一)如(若、奈)……何、如(若、奈)之何123

(二)何以……为、何……为124

(三)何……之有126

(四)无乃……乎、得无……乎126

(五)不亦……乎127

思考与练习(一二)128

文字130

一、汉字概说130

(一)汉字的性质和起源130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132

附:汉字字体对照表136

思考与练习(一三)136

(一)“六书”的由来137

二、汉字的结构137

(二)象形、指事139

(三)会意143

(四)形声145

(五)转注、假借151

(六)形体演变与字形分析153

附:汉字部首义例155

思考与练习(一四)172

三、汉字的使用173

(一)古今字173

(二)异体字176

(三)繁简字178

附:常用古今字181

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184

思考与练习(一五)192

词汇195

一、词汇的特点与古书阅读195

(一)词汇的一般特点195

(二)阅读古书应注意的词汇现象198

(三)同义词与同源词201

思考与练习(一六)205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208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几种情况208

(二)词义演变的类型214

思考与练习(一七)221

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223

(一)本义与引申义223

(二)掌握本义的方法226

(三)词义引申的模式232

思考与练习(一八)235

一、音韵概说239

(一)音韵学及其研究对象239

(二)音韵学基本知识239

音韵239

思考与练习(一九)243

二、上古音244

(一)上古的韵部244

(二)上古的声纽246

(三)上古的声调249

(四)古音通假249

附:常见通假字252

思考与练习(二○)263

(一)韵书265

三、中古音265

(二)《广韵》的体例266

(三)《广韵》的韵部266

(四)《广韵》的反切270

(五)《广韵》的声母270

(六)中古四声的演变271

(七)特殊读音272

思考与练习(二一)273

四、诗词格律275

(一)诗体275

(二)近体诗的押韵275

(三)近体诗的节奏276

(四)近体诗的平仄276

(六)近体诗的拗救280

(五)近体诗的粘对280

(七)近体诗的对仗282

(八)词的产生和特点283

(九)词调、词牌、词谱284

(十)词谱示例285

(十一)词的用韵289

(十二)词的平仄与句式290

(十三)词的对仗292

思考与练习(二二)292

古书注释与修辞295

一、古注的类型及体例295

(一)传注体295

(二)义疏体297

(四)章句体298

(三)集解体298

(五)评注体299

思考与练习(二三)300

二、古注的内容301

(一)注音302

(二)释词302

(三)疏通文意304

(四)释典304

(五)句读305

(六)校勘305

(七)评论306

思考与练习(二四)307

三、古注常用术语308

(一)曰、为、谓之308

(二)谓、言308

(四)犹、犹言309

(三)貌309

(五)之言、之为言310

(六)读曰、读为310

(七)读若、读如310

(八)当作、当为311

(九)衍文、脱文311

思考与练习(二五)312

四、《十三经注疏》简介313

(一)“十三经”的由来313

(二)《十三经注疏》始末316

(三)《十三经注疏》的体例320

思考与练习(二六)322

五、常见修辞方式323

(一)譬喻323

(二)代称326

(三)夸饰329

(四)用典330

(五)并提333

(六)互文334

(七)委婉337

(八)共用340

思考与练习(二七)342

工具书的使用345

一、工具书的编排与索检345

(一)形序法346

(二)音序法347

(三)分类法348

思考与练习(二八)348

(一)常用字典349

二、常用工具书简介349

(二)常用词典351

(三)其他常用工具书355

思考与练习(二九)358

古代文化常识361

一、姓氏、名号与称谓361

(一)姓氏361

(二)名字363

(三)谥号、别号364

(四)称谓366

思考与练习(三○)367

二、职官、地理与历法368

(一)三公九卿与三省六部368

(二)地方长官与行政区划369

(三)山、关、江、河371

(四)纪年、纪月372

(五)纪日、纪时373

思考与练习(三一)374

古文的标点和今译376

一、古文的标点376

(一)标点与句读376

(二)标点古文常见的错误378

(三)标点古文的方法382

思考与练习(三二)391

二、古文的今译393

(一)今译的标准393

(二)今译应具备的知识394

(三)今译的方法与技巧398

思考与练习(三三)401

1996《古代汉语教程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魏清源主编 1996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