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下》
作者 | 朱振家主编;于富章,阎玉山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0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4000208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7459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学习提示1
第一章 文字2
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2
一、汉字的表意性质2
二、汉字形、音、义的关系3
思考与练习(一)7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构造8
一、传统的“六书”说8
二、“六书”说的局限与写词说的兴起17
第三节 汉字形体的变异20
一、古今字20
思考与练习(二)20
二、异体字25
三、繁简字30
思考与练习(三)33
第四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34
一、秦以前的文字35
二、秦以后的文字42
思考与练习 (四)50
第五节 汉字构造与古书阅读50
一、纯表意字与词义50
二、形声字的形符与词义55
思考与练习(五)59
第一节 古今词汇和古今词义60
第二章 词汇60
学习提示60
一、古用今废词61
二、古今传承词62
三、古今词义的差异65
思考与练习(六)73
第二节 词义和词义系统73
一、词的本义和变义74
二、词的基础义和引申义78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79
四、词义引申的类型87
思考与练习(七)89
一、古代汉语单音词91
第三节 单音词和复音词91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92
思考与练习(八)105
第四节 同义词和同义词辨析106
一、辨析同义词的意义106
二、同义词的主要差别111
三、辨析同义词的基本方法115
四、辨析同义词应注意的问题119
思考与练习(九)120
学习提示122
第三章 名词和句式122
第一节 名词谓语句122
一、判断句122
思考与练习(十)128
二、描写句128
第二节 名词用作状语129
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129
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132
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133
思考与练习 (十一)135
第三节 中心词不出现用法135
一、中心词不出现的语法特点135
二、中心词不出现不同于成分省略138
思考与练习(十二)139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41
第一节 名词等活用为动词141
第四章 动词和句式141
学习提示141
二、形容词、数量词活用为动词144
思考与练习(十三)145
第二节 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146
一、使动用法146
二、意动用法148
三、处动用法150
四、为动用法151
思考与练习 (十四)152
第三节 双宾语153
一、动词含有授予或问询意义的153
二、动词不含有授予或问询意义的155
三、动词是“为”字的156
思考与练习(十五)157
第四节 被动句157
一、没有特定标志的157
二、用助词“见”字的158
三、用“于××”作补语的158
四、用“为××(所)”作状语的159
五、用“被”字的160
思考与练习(十六)161
学习提示163
第五章 语序和成分省略163
第一节 宾语前置163
一、宾语是疑问代词的163
二、否定句代词作宾语的164
三、有“是”、“之”等为标志的165
四、结构上没有特定标志的166
思考与练习(十七)167
第二节 可以用于动词前的词作谓语167
一、形容词作谓语的168
二、数量词作谓语的168
三、“甚”、“必”、“久”作谓语的168
四、疑问代词“何”字作谓语的169
五、能愿动词“宜”、“可”作谓语的169
思考与练习(十八)170
第三节 兼语前置和省略170
一、使令式170
二、“以××为××”式172
三、称谓式173
思考与练习(十九)174
学习提示175
第六章 常用虚词和相关句式175
第一节 代词和相关句式176
之176
其180
彼、夫184
是185
然188
者190
所194
何199
曷、奚、胡、恶、安、焉202
或204
莫205
思考与练习(二十)207
第二节 副词和相关句式209
曾209
将209
且210
皆、尽、悉212
乃213
非215
弗216
毋、勿、无217
思考与练习(二十一)218
第三节 介词和相关句式219
于、乎219
诸223
以224
为229
与231
因232
思考与练习(二十二)234
第四节 连词和相关句式235
而235
则238
然则241
然而242
虽然、然243
思考与练习(二十三)244
第五节 语气助词和相关句式245
一、直陈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245
也246
矣246
巳247
焉248
耳、尔、而巳248
二、疑同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249
乎249
与〔欤〕250
也、矣、焉、哉251
邪〔耶〕251
四、感叹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252
三、祈使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252
五、句尾语气助词的连用253
六、句首、句中语气助词254
夫254
其、唯〔惟〕254
者、也255
思考与练习(二十四)256
第一节 汉语的音韵结构257
一、汉语音节的特点257
第七章 音韵257
学习提示257
二、汉语音节的成分——声、韵、调259
三、古代的记音法举例266
思考与练习(二十五)270
第二节 秦汉语音系统271
一、古音不同于今音271
二、上古的声母273
三、上古的韵部274
四、上古音韵系统的运用279
思考与练习(二十六)289
第三节 《广韵》的语音系统289
一、《广韵》所反映的语音系统289
二、《广韵》的声母295
三、《广韵》的韵母297
四、《广韵》音系和普通话比较302
五、《广韵》音系的运用306
思考与练习(二十七)308
第四节 诗律和词律309
一、《广韵》以后的韵书309
二、诗律310
三、词律319
思考与练习(二十八)329
学习提示330
第八章 综合运用330
第一节 古书的注释330
一、古书注释的意义330
二、古书注释的体例332
三、古书注释的方法336
四、古书注释的术语340
思考与练习(二十九)346
第二节 古书的标点347
一、标点古书的意义347
二、标点古书的原则349
思考与练习 (三十)358
第三节 工具书与工具书使用359
一、常用工具书的种类及性能359
二、怎样使用工具书374
思考与练习(三十一)378
后记380
1988《古代汉语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振家主编;于富章,阎玉山编著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古代汉语 下
- 1983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下册
- 1983
-
- 古代汉语(下册)
- 1983年06月第1版 北京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下册)
- 1997年 山东大学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下
- 1980
-
- 古代汉语讲义 下
- 1986
-
- 古代汉语 下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化工辞典
- 1969 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下
- 河南师范大学函授部
-
- 古代汉语 下
- 1992 北京:语文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下
- 1983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下
- 199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下
- 1984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古代汉语简编 下
- 1989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 古代汉语 下
- 1990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