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求取 ⇩

前言1

第一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1

一、走历史必由之路1

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4

三、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殊历史条件和途径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

一、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路线12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4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16

第三节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16

二、中国加速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9

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2

第二章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2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的命运28

一、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原因28

二、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30

三、发展商品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3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7

一、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37

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41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4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观点49

第三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商品理论的重大发展49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出是对传统的商品理论的重大突破52

三、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重大意义53

第四节 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55

一、经济体制的正确选择是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55

二、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56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性质和任务60

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61

第三章中国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64

第一节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64

一、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必然性64

二、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67

一、全民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69

第二节 发展和完善全民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69

二、全民所有制改革的具体途径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和经济联合体82

一、集体所有制长期存在的必然性82

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特征83

三、集体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发展和完善85

四、经济联合体8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88

一、个体经济存在的必然性88

二、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8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91

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91

一、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目标的体系结构9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目标94

第四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目标和决策结构94

二、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目标的层次性、阶段性及其商品经济形式97

三、经济运行目标的控制和协调9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的决策结构100

一、经济决策结构与经济运行目标的关系100

二、社会主义经济决策结构中的权、责、利关系101

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处理决策权集中与分散关系的历史经验10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决策原则107

一、协调社会主义生产的总目标与局部目标107

二、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109

三、协调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111

一、计划体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114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控制的计划体制114

第五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控制和调节114

二、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11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条件下计划的管理形式119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体系124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中市场的地位和作用124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特点127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多种形式和市场体系129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节135

一、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职能135

二、社会主义宏观调节的基本内容137

三、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138

一、价格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调节作用140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调节手段140

二、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141

三、银行信贷在调节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特殊作用144

四、财政税收在调节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146

五、社会主义经济调节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147

第六章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物质利益关系体系15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及其特点150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150

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体系的特点153

三、合理的物质利益关系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1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利益关系中的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157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和国民收入157

二、中国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159

三、正确处理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162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165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165

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167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169

四、允许一部分劳动者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先富裕起来17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中的消费172

一、消费是物质利益关系的最终体现172

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173

三、消费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174

四、适合中国国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177

一、社会主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180

第七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组织结构180

二、增强社会主义企业活力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85

三、建立和健全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和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187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企业的纵向联系和横向经济联合188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纵向联系——行业188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横向联合191

三、中国社会主义企业横向联合的途径和特点194

四、中国社会主义企业横向联合的多种形式198

第三节 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合理的经济网络202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城市的中心作用202

二、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204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及其实质207

第八章社会主义的再生产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20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基本原理207

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运用210

三、中国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主要比例关系215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220

一、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其依据220

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223

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和经济效益的关系230

第九章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234

第一节 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234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必要性234

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实行对外开放的关系237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239

第二节 中国的对外贸易241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点241

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42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成就和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244

第三节 中国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246

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246

二、利用国外资金249

三、开展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251

四、对外经济技术援助253

第四节 建立和发展经济特区254

一、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的必要性254

二、中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和特点257

三、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就和今后的发展258

四、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261

第十章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263

第一节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63

一、民主的涵义263

二、正确评价资产阶级民主265

三、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269

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71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高度民主的制度274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274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274

三、逐步健全社会主义高度的民主276

一、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和内容280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280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282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284

四、中国社会主义的立法制度和司法制度286

第十一章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政策292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292

一、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法宝292

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95

三、“一国两制”是中国现阶段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97

第二节 中国各民族大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300

一、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重要性300

二、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的大团结302

三、中国的华侨事务政策305

四、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与中国的宗教政策307

第三节 加速国防现代化,保卫祖国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310

一、中国社会主义国防现代化的必要性310

二、现代化的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312

三、现代化的人民解放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313

第四节 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314

一、当代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外交政策314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315

三、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316

四、反对形形色色的霸权主义和侵略行径317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地位320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320

第十二章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20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323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指导方针和任务324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327

一、教育科学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327

二、加快教育改革,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332

三、改革科技体制,加快中国科技现代化的步伐336

四、开创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局面33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341

一、社会主义时期的理想建设341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思想教育344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建设350

四、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律建设353

第十三章党的领导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356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56

一、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356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360

三、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363

第二节 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365

一、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加强党的领导365

二、怎样改善党的领导和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368

第三节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373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73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376

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382

后记385

198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千忠,刘兴斌主编 1988 北京:春秋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