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 农村改革、科教文卫体制改革卷》求取 ⇩

目录3

农村体制改革3

一、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3

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一九八○年五月三十一日) 邓小平3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一九八○年九月二十七日)4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一九八二年一月一日)7

进一步发展已经开创的农业新局面(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五日) 万里12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一九八三年一月二日)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二日)25

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二日通过)26

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九○年六月十九日) 江泽民31

加强农村工作,深化农村改革(一九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宋平34

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日) 李瑞环40

关于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几个问题(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田纪云42

二、农村改革的历程47

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应受到鼓励 新华社记者述评47

怎样看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 喻权域48

迈开农业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关于四川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的调查 毛朝敬50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是一个战略问题 刘志澄52

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吴象54

试论中国农村经济的第二次突破 于光远57

渔区新型管理服务体制的探讨 葛银水59

关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几个社会目标 杜润生61

试论我国湖泊渔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陈关顺65

农民、市场和制度创新——包产到户八年后农村发展面临的深层改革 发展研究所综合课题组68

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初探 任全辉 陈澍73

阳关道与独木桥 吴象75

论只完成了一半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牛若峰80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方式的现实选择 周杨明 李春凤84

促进九十年代农业稳定发展的建议 刘日新87

东馆乡调查 毛致用91

我国农业经济体制创新探讨 窦祥胜93

提高农业宏观管理素质,确保农业宏观运行质量 陶骏昌96

建立适应国际渔业管理的新秩序 杨坚100

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个转变 刘书楷102

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几个问题 卢文105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行为研究 张晓山 苑鹏 潘劲110

农村改革与农地制度变迁 王西玉115

总结经验,完善和稳定农业生产责任制 《人民日报》评论员120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125

联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 刘杰125

势在必行——对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调查 冯纪新128

当前农村几种联产责任制的调查和意见 中央办公厅、中央党校调查组131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杜润生134

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党校调查组140

政策要保持稳定,问题要抓紧解决——论总结、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人民日报》社论143

把农民的积极性组织到发展生产建设上来——再论总结、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人民日报》社论145

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 林子力146

对农村经济实现商品化问题的探讨 蒋励149

村级经济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陈香成152

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157

发展农村的合作商业 吴象157

改革水产供销体制 搞活水产品流通 张立修159

农价改革中几个问题的理论探讨 温桂芳161

县以上供销合作社办成经济实体的几个问题 李云鹏164

专业市场的崛起与发展前景 郑昌儒 诸永东166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销社改革 唐伦慧169

农户经营商品化实证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农户经营课题组171

在竞争中发展的潜山县乡村企业 操滁非 王坎生181

五、农村所有制结构的调整181

农民股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对农民股份基金会一些问题的探讨 马荣山183

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回顾 刘文璞184

我国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若干问题 曾永寿189

从实际出发,组织乡镇企业推行TQC 苏世康192

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徐静193

浅谈完善乡镇企业经营机制 李保家194

发展乡镇企业的新课题 郭应富196

乡镇企业要继续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陈宇杰 谭建业198

提高乡镇企业产品质量的对策建议 王伟良 孟繁龙 王文德 王志民202

苏南乡镇工业要在提高水平上下功夫 薛锋204

股份合作制与乡镇企业制度创新 苑鹏206

乡镇工业实施二次创业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宗国平209

浅谈乡镇企业形象塑造 熊学忠 方虹211

中国乡镇企业国际化若干问题初探 康荣平213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中的一个理论误区 郭玮215

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 卢文217

资不抵债的乡镇企业改制实践与思考 程德兴221

农口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浅谈 孙学鹏225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核算、税收改革225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的探讨 陈月如226

论集约经营 朱碧芳229

论新时期渔业发展的方针政策 卓友瞻232

微观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及其应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理论的初探 胡定寰234

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 牛若峰238

对农业税改革的几点意见 张稚春244

如何做好国营农业企业年终流动资金决算审批工作 高怀芝 彭毛宇247

改革农业生产单位经营收入核算的几个问题 郭徐咸249

新税制对乡镇企业的影响 冯兵 许永现 吕品251

论渔业产业化建设 卓友瞻253

七、农村发展试验区及国营农场改革257

国营的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浙江省金华市十个家庭农场的跟踪调查 刘树枝257

国营农林牧渔场劳动制度改革探讨 邓泽民259

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简况 国务院农研中心试验区办公室262

集团经营是农垦联合企业发展的方向 张在谦266

良化产业结构 提高国营农场经济整体素质 刘文举268

农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曾毓庄271

国有农场实行政企分开需要解决的财务问题——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黑龙江省绥滨农场的调查 纪克绳 朱崇明 吕维峰 谢时德277

云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 范芝279

论垦区效益农业的确立与发展 刘文举282

八、农村改革调查287

把自主权交给生产队,农业能大发展——从淮北看生产队自主权问题 许仲英287

历史性的转折——皖、豫、鲁农村见闻之一 吴象 李千峰 张广友289

巨大的吸引力——皖、豫、鲁农村见闻之二 吴象 李千峰 张广友290

怎样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农业部调查组293

农村集体经济获得新活力——访问贵州农村的报告 姚力文 许西记295

包干到户是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对安徽省滁县地区调查的体会 方恭温297

生气勃勃的农村专业户 王瑞璞301

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广东的开发性承包 吴象 刘青 古海燕303

振兴农村经济的好途径 漆桂哲305

在农村“三化”道路上迅跑的华夏第一县 杨烈文306

九、农业持续发展311

科技兴农的战略思考 仲济学311

我国农村电气化及其发展战略研究 朱世伟315

面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农业持续发展 周宇321

我国渔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 王衍亮 肖亚325

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 张法瑞 靳乐山 郝晋珉32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三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333

一、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333

科教文卫体制改革33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摘录)(一九九五年五月六日)341

二、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及进展347

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内在要求改革科技干部管理制度 周豫西 唐昌放347

在面向经济建设的道路上——中国科学院的探索 陈益升349

科研所实行哪一种领导体制好 余根宝351

面向经济建设,增强研究所活力 詹新星 林尊斌354

科技、城市、“科技兴市”与国家现代化 关西普 刘国卫357

中国农村科技体制改革(1988—1995)专题研究报告 胡新发361

行为科学在科技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初探 王永民365

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使命 宋健367

科技体制改革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 胡乐真376

科技发展与科技立法 王秉翰389

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 童大林392

关于与新型气象事业结构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基本特征的分析 张家宝394

试论科技与改革的辩证关系 冯元均398

建立我国测绘经济新体制之探讨 寇振元401

建立我国非营利科研机构的意义 王伶 狄昂照403

新科学技术革命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仝志敏406

科技成果的评价工作应当改进 戈悦宽 庞志纯 潘文梅411

国外农业科研经费的管理 王文玺413

科技投入比较研究 张家顺415

研究所科技开发的难点与对策 陈圣隆418

发展科技也应具有中国特色 熊锡金420

科技体系结构调整国际比较研究 梁战平 孙学琛422

关于科研成果商品化问题的探讨——兼论运用经济办法管理科研的若干政策性问题 胡乐真431

科研成果的推广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陈立中435

对科技成果转移工作的几点意见 刘昌明 李钢437

发展和完善我国技术市场中介机构的一些思考 庄裕美439

从开发创造力中促进科技经济快速发展 高春梅441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 周龙庚443

浅探测绘系统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目标和途径 易树柏445

从科学研究的分类看研究课题的选择 赵平 卢耀祖449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科技企业453

对中国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与思考 谢树仁453

发展高科技园区 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 李莉455

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 孙祖龙 丁爱萍458

中关村科学城的政策环境 陈益升 徐伟宣460

高校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新途径——一个工程研究中心建立的启示 范琼英464

经济转轨中的技术创新政策分析 马驰 高昌林466

努力发展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 孙光裕472

关于民办科技实业实行股份制的构想 王宏章475

依靠科技进步是振兴和发展哈尔滨铁路局的必由之路 彭鸿飞 郑庆江477

发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张民辉 于国英 贺师惠479

四、科技、教育与经济一体化483

论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厉以宁483

大学科研的方向 苏士权491

论新技术革命与成人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 廖远耿493

试论借鉴国际经验的方法论原则——以高校学龄人在校率为研究载体 邱渊495

强化高等院校的社会功能 张纪生 刘建国499

再论教育在发展经济战略中的首要位置 何祚榕502

我国科技发展计划的实施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王豪504

高等学校与高技术发展 欧宗标 刘颂豪507

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战略思考 曾涤511

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 孙树圃515

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条件 郑志宏518

高校技术转让现状分析 范琼英520

新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改革潮流 夏昭523

谈“科教兴国”中的教育位置 丁伯华525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王玉莲528

论高校科技企业产权关系明晰与校企关系 范德清 金石 黄泳霖 白洪烈530

知识产权必须实行多元投入多方共享的改革 周龙庚534

五、教育体制改革539

给高等学校一点自主权 萧关根539

高等教育的几个问题 李云扬541

方明谈多种形式办学 柏生 立祥545

建议全国高校进行新的院系调整 朱文华546

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 郝克明 陈学飞547

如何调整和进一步办好大学分校 萧关根550

改革理工科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 范绪箕551

改革学校工作 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一些想法 丁石孙553

高等学校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复旦大学的实践 邹剑秋556

财政要支持教育体制改革 宋梓铭559

对外开放与高校的改革 高维真563

教育已明显地跻入经济的范畴 郑仲兵566

高校领导体制对比研究 王亚朴571

从深圳大学的改革看改革 罗徵启575

一个亟待重新审度的大计——关于教育问题的思考 蔡德诚579

深化高校管理改革必须建设一支现代化管理队伍 张树春 耿成心581

高等教育第三职能的初步探讨 黎根583

略论高校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 张德喜586

当前高校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庞瑶琳 刘树明 任祖训588

有关继续教育立法的几个问题 侯小娟591

北京市属高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林浦生595

论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办学模式 李宏志598

深化广东高教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路 高桂彪 黄循洛 张耀荣601

高等教育立法与高等教育改革 王昆605

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纪宝成608

大学圆梦与“211工程” 洪成文611

整体突破 一步到位——关于海南洋浦教育体制改革的报告 陈夫义614

关于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几个问题的思考 施纪华619

浅论拓展国际继续教育——兼谈与港澳合作办学的若干问题 陈汉荣 陈振应622

试论高校应当正确处理的七大关系 王广成625

坚定信心,瞄准目标,积极推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 沈本良628

关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思考 郭锋631

高校图书馆困境及其现代化 楚泽涵636

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 洪成文638

高校体制的三大弊端 纪宝成640

建立融洽协调的党政关系 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于洋641

浅谈教务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和意义 陈汉荣 郑穗璋643

六、教学法、教学管理、课程和教材改革647

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开卷考试后想到的 于乐庆647

实行“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尝试 谭润初 黄耀熊650

略谈讲课的鲜明性 余飘652

数学教学与美育问题 高文超 谢远霞654

教学工作科研化刍议 陈英莫656

军校教改也要讲究特色 刘征西658

因材施教 优才优育 贾绍义 张晓风 张以艳 柴诚敬659

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 李永涛661

进入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追求什么样的教育质量 王义遒663

参与式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刘振忠667

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 何道宽669

再论联想翻译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陈清贵 黄玉蓉 李明霞 王迎芬 王金梅678

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几个理论问题 许启贤681

新中国劳动经济专业的发展里程与课程设置 刘庆唐685

高校课程结构嬗变诸因素研究 梁树基 杨宗元 陆文龙 黄祥康689

全方位提高艺术教育水平 杨铸692

“讲政治”:中国政治和政治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政治学会武汉会议综述 韩旭694

人文学科的十种关系 董健696

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 孙权森698

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综论 施纪华700

改革教学管理模式 追求教学高效益 刘彭芝702

高校后勤管理中的思想工作 徐德润705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需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郭积才708

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重点、难点 杨佳民710

再论高校后勤社会化应遵循的原则 刘福祥 刘树明 刘永鹏712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 戴金吾717

七、学校两支队伍建设和学生德育717

浅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观念 黄克718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政治学习”的思考 陈坤林720

略论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改革 刘和武721

关键在理论联系实际——对高校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思考 江木才725

分层次进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李恒滨 王秋林728

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 夏威731

走出中学德育的误区 赵铮733

二十世纪中国道德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刘云龙735

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努力优化育人环境 常殿元739

浅谈高等理工科院校教师学科梯队发展模式 毛添玉 吴成烈745

调整师资队伍结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须晓明748

刹刹职评中的不正之风 黄忠奎749

走出高校职评“重科研、轻教学”的误区 舒一新750

我国高等院校师生比研究 朝鲁 梁秀基752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辽宁省教委调研组756

八、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分配763

关于培养杰出科学家的战略思考——获诺贝尔奖科学家成长道路的启示 张家治763

在实践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质量——谈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刘晖767

从调查入手 探讨招收在职人员为硕士生的政策和办法 石宝魁 贺诚琦 杨晓晰770

关于“缩短硕士生学制”和“硕博连读”问题的思考 秦惠民773

对培养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思考 沈本良775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培养跨世纪的优秀化工科技人才 柴诚敬 李凤仪 贾绍义 张晓凤 张以艳778

精心培育创造型人才 郝勇劳781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褚平783

高校毕业生实行预分制初探 符瑞文 林乐夫 李永琪786

高校毕业生面向市场的重要一步——“供需见面”十年回顾与思考 胡守律788

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状况分析 杨静云 周亚贤 王志捷等791

关于师范教育招生与就业工作的思考 裴继林 孙力涛793

在改革中探索 在改革中发展——青岛海洋大学毕业生分配改革十五年述评 符瑞文 朱月娥795

九、多种类型办学801

功不可没 前程无量——全国社会力量办学纵横谈 边庆利801

弘扬延安抗大传统,应用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实践与思考 朱刚804

工读教育大有可为 鲍东明808

改革发展中的工读教育 张红菊80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陈汉荣812

谈辽宁电大稳定连续办学的趋势 单珂814

试谈函授学员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发掘和调动 陈衍楠816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生源和前景问题的探讨 周金水819

探索省级电大的办学规律 彭忱822

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思想的转变 廖远耿825

成人高等教育本质特征、职能与办学模式的初探 侯宝田826

谈成人高教办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陈汉荣830

质量:电大的永恒主题——写在沈阳电大教学质量年 邓幸涛833

自学考试:一种应该积极发展的教育形式 蔡克勇838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初探 应菊如841

关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道路的思考 李仲谋844

综合教育思想的活力——兼谈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 纪秩尚848

落实一个责任 实行三个转变——试谈农村教育的出路 李绪德850

将第一生产力放在生产第一线——中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申光华 杨镇新852

试论“五位一体”教学新模式 杨镇新 邱家荣855

深化农业中专学校改革的思考 李铸声857

浅谈职工教育的宏观改革 袁执海860

浅谈地区职工大学专业调整和改革问题 张春发864

借鉴与建议——着力提高国民职业素质的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给我们的启示 陶量867

春色满园关不住 红杏一枝出墙来——海南洋浦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纪实 陈夫义 毛华茂869

十、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875

“双百”方针三十年的历史命运 郑仲兵875

出版事业“八五”计划及十年发展规划 国家新闻出版署课题组878

科技期刊工作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鲁星 翁永庆 李长复882

二十一世纪我国报业经济前瞻及发展对策 杨兆振886

出版工作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途径 张淼889

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的改革和构建 艾斐891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战略问题(提纲) 彭瑞?893

浅谈当前医药零售经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鲍英相895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骆勤896

十一、借鉴与比较901

苏联目前同西方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政策 孙德成901

国外科研机构类型与管理 王益苓904

1999《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 农村改革、科教文卫体制改革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编辑委员会编 1999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