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 宏观体制改革卷 宏观、流通、分配、城市、政府》求取 ⇩

目录3

宏观体制改革卷3

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3

有计划的市场调节和体制改革 王珏 吴振坤3

论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冯浩华5

体制改革的经济环境和宏观调节问题 王积业9

关于改革的若干问题探讨 黄方毅12

论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控制 林子力16

试论工业发展战略的阶段划分与途径选择 塞风 陈淮19

认真总结十年改革的经验——一个主要教训 薛暮桥24

略论商品经济运行机制——兼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艾绍扬 刘润葵27

双重体制与宏观金融调控 郑先炳31

深化改革 摆脱困境——给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一封信 薛暮桥34

以市场为中心自觉地组织社会经济 林文益37

论金融调控的重点与难点 姚长辉40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适度思想 李学丽43

论经济政策的绩效、特征和影响因素 季兴旺46

我国的生产潜力线及其对经济政策思想的影响 郭建泉49

我国发展新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 包锡盛56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探析 吴富佳61

从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谈体制改革 廖季立64

以改善宏观控制为目标,进行三个基本环节的配套改革 吴敬琏67

搞活微观经济是近期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课题 邓乐平69

论建立宏微观相结合的经济调节运行模式 王岚生71

深化改革、增加供给是稳定市场的根本措施 厉以宁74

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管理的工艺化 王中宪76

论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的转换 张中华78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 王积业82

论确定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几个主要因素 郭鸿懋86

论我国当前商品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产与适度抑商 周扬明 刘汝雄 白学义90

市场调节三说——兼评“理顺关系”论 马南柏93

中国城乡工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梁韬96

对第一、二、三产业关系的思考 李悦98

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罗红光99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问题六议 吕庄104

关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李俊元108

转型期经济发展与调控 陈凯111

优化经济结构:跨世纪的大战略 邓鸿勋114

把两个“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 卢中原118

谈“适度人口” 田雪原122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模式与适度的经济增长率 宋则行124

论中国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脱钩”和“联动” 赵凌云129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卫兴华133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田雪原137

我国资源配置方式的理性选择 夏兴园 万东铖140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复杂性研究 方福康14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客观规律 项镜泉149

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 郑兴碧153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李炳毅 韩金华156

经济增长的需求约束与结构支持 王积业159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开发战略 张雷 杨朝红163

在增长中挤压泡沫改善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次软着陆” 秦晓167

能源基地的困境与出路 杨述贤170

调整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原则和权限界定 周富祥173

民族地区工业增长与效益分析 龙远蔚177

中国经济重心与政策重心变动的研究 周民良184

论工业生产发展速度 陈振裕188

二、计划和投融资体制改革193

关于社会主义资金的若干问题 孙开镛193

对投资体制改革的构想 范一飞197

社会主义土地收费来源 李慧中199

计划管理与宏观控制中的激励对策 郑应平201

对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 陶力205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及改善我国计划体系的问题 林丕207

论适度性计划 王雅莉 肖兴志211

怎样看待目前国有经济的总规模 宗寒214

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 孙仲连220

应当加强矿产储量的管理 杜少先2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厉以宁225

论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 陈安宁227

海岸带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初步构想 宫芳然 李谋胜231

过渡时期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关风峻233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生产布局优化 刘卫东236

国土开发的规划与调控 胡序威238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若干设想——基本核算内容的补充和调整 许宪春241

国防投入物产品供给方式的理性选择 万东铖245

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途径 张忠山249

深化煤炭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缪国良250

论投资利益均衡 冯彬253

加大技术改造直接投融资力度的若干思考 徐鸣256

关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几个问题 金碚259

创立国际化产业投资基金促进国有企业新发展 张力军 郝寿义 张陆洋263

论企业创建中的行业选择 孙学敏268

国有资本经营若干问题研究 何炼成 郝云宏272

企业融资新法二种 韩卫涛276

高风险投资热在上海 徐一冰278

论建立社会主义证券经济学 金雪军281

关于发展中国证券市场的几个问题 刘光第285

规范我国股市的若干设想 何德旭 程博明288

我国证券市场的建设大计 吴敬琏291

中国股市若干问题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廖文300

三、财政、税收体制改革305

一年来关于财政金融若干问题的讨论 邢俊芳305

关于税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詹武 宫齐芳 陈德炎308

财政管理亟待进一步改革 乔培新311

发挥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国家财政中的重要作用 许文清 王如骐 焦玉良312

企业集资热潮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刘文 高岩 唐柏飞 殷善文314

论统计体制改革 石良平316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划分 宋梓铭320

四、金融体制改革327

积极而又稳妥地改革银行体制 (中国金融)评论327

厦门经济特区金融体制改革的探讨 郑金沐329

多元化金融体系: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杨培新 王广谦 王大树)331

金卡工程——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方向 孙森333

广东金融国际化的举措 石祥记335

对江西省引进境外银行的研究 《金融与经济》编辑部课题组337

探索银行信贷体制改革的新路子 王琢 廖曙辉341

专业银行最优化理论探索 潘国陵343

论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职能的转换 石祥记347

顺应两个转变 中央银行应加强宏观调控 王岚生350

金融体制改革:近期措施与目标模式 范红波353

商业银行必须增强效益观念 林丛356

“九五”时期金融改革的重点:推进专业银行商业化 周升业357

论企业不良债务的解脱与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全 詹向阳359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的理论与实践 张颍365

投资银行在企业债券承销中的作用 黄仁杰372

论我国转轨时期商业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 王晓芳375

论进一步开放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市场 罗清和378

上海金融业营销现状剖析 陶婷芳 施祖辉385

我国利用国外贷款的宏观管理 刘旭红389

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的根本条件之我见 徐小松391

论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的发展 方奕涛 池莹394

控制货币是实现宏观控制的关键——兼谈金融改革 罗精奋397

当前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 梁华399

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汪同三 张昕竹404

关于抑制通货膨胀的探讨 李功豪408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问题 黄达412

保持经济适度持续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合理均衡——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研究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通货膨胀问题》课题组415

亚洲新兴市场金融风暴的原因及教训 雷达 王广中422

“金融泡沫”的实质及其适度 李方425

从世界范围看人口与发展问题 侯文若431

五、借鉴与比较431

论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张亚梅 杨春学435

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运营状况预警制度及其启示 邵稳重 毛晖438

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特征、成因及借鉴 陈益民441

日、美两国宏观调控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 苗丽静445

论中国的综合商社之路 章昌裕448

流通、分配、城市、政府等体制改革453

一、价格、流通、商业体制改革453

当前商品流通渠道中出现的新问题 陈永植453

自觉地运用价格杠杆 庞永洁456

试论纯粹商业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程贤章459

从邮政的现状看价格改革的必要性 卢桂翠462

建立中国期货市场的政策研究 常清463

大胆的尝试 深刻的变革——广东省放开粮食经营的实践 董富胜467

价格改革的研究亟待深化 常清470

价格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任玉平473

简论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消费的调节作用 彭朝贵476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构建粮食流通新体制 董富胜479

解决汕头市粮食问题的战略对策 陈宁482

图书定价的原则与策略 陈宝群485

实施粮食两线运行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 董富胜489

粮食价格“并轨”问题研究 冶瑞祥492

我国零售业之走势 周维权495

论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 陈文玲497

试论贸易中心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王大伟 袁超500

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从事市场调节的范围、对象、特点和做法 刘耀轩502

改善工商关系的一点思考 卓安军504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崛起的一代新商人——对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和绍兴轻纺市场的调查 吴晓辉506

在市场经济建设中要重视和正确对待连锁商店的建设 林文益508

物流与商流分离组成独立产业提高经济效益 关觉510

“结合”应注意几个平衡 王克勤 董建中 李志权513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兼评商品经济研究中的形而上学和折衷倾向 胡瑞梁514

建立商品流通信息服务中心 吴国昌522

论连锁经营的系统效应 欧阳晓慧525

学习市场营销理论 加强企业营销工作 李强527

货仓式销售:营销新模式 蒋才虎529

商业小型企业深化改革的有益探索——重庆市商业小型企业“公有民营”改革情况调查 张耀府531

盈亏分析法在饮食业的应用 王风鸣 周来升534

搞活大中型商业企业的几点思考 马晓华539

关于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模式改革的思考 宋海燕 杨南芳542

谈我国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 祝合良545

二、社会保障、住房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551

关于社会保险理论的几个问题 庄静551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关系的辩证 王有勤554

社会保险制度与人才市场 崔影慧557

宏观经济环境对公费医疗的影响——我国未来人口变动对医疗社会保障的影响 丁大建559

对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的几点看法 时正新563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评析与展望 袁守启565

制定科学的、符合煤炭企业实际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关于《煤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行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说明 王晓琪569

建立中国住宅合作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探讨 林涤非572

货币化:房改新焦点——我国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纵横谈 巩彭生574

论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品分配原则 张德普577

马克思按劳分配学说形成史中的两个问题 周成启580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冯兰瑞583

浅论按劳分配的产生及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吴思伟584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是商品吗? 雷以常587

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与按劳分配 陈秀华590

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 杨泽军594

推行计件工资制的几个问题 罗汉章597

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与按劳分配原则 张问敏 曹宪章599

劳动制度的改革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王廷岚603

市场机制是工资改革的关键因素 喻体宁605

建议在国营企业试行合成工资制——浅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问题 金连声606

论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不纯粹性 何宏金609

论市场经济的按“资”分配 张素芳612

对外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 方生619

三、对外开放及外贸体制改革619

再论对外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 方生620

谈谈坚持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几个认识问题 江春泽623

论技术引进的四个层次 中亨625

加入关贸总协定对我国轻工行业的影响 吕宁 肖红丽 孙小勇627

转变机制参与国际竞争 张位平631

应当重视中国西南地区在东南亚、南亚的形象定位与传播 秦启文632

海南岛经济区特点及其发展意见 钟功甫636

论我国南沿海地带示范先导区的设置 朱凤岐640

关于大连开发区再造新优势的务实性思考 李靖宇643

论香港经济发展的特点 管敬绪 方青 徐尚平646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 曾涤 王廉649

大连营造东北亚商都的定位分析 景禹 李全653

洋浦的启示——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的调查与思考 边立新657

浅析政策对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启示 江木才660

“三来一补”企业劳动关系及劳动争议初探 何隆生663

提倡在贸易中实行验货制度 黄镜钊665

80年代国际贸易特点及我国对策的探讨 李巨鹏666

对外商投资企业“零利润”现象的思考 孙惠爱670

论扩大我国的服务出口 卢进勇672

论外贸企业的制度创新与总体改革的协调推进 桑百川676

继续扩大对拉美市场出口 王治权678

拓展我国出口增长点初探 罗绍彦679

德惠创建东北亚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的定位分析 李靖宇 刘伟684

超前发展的合资企业与民族工业问题探讨 张燕喜 石霞688

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695

广州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重点 沈继承 蔡亲海 周殿如695

城市发展综合效益与城市发展规模——关于我国城市建设基本方针的探讨 崔敏698

论中心城市改革与发展战略 陶维全 廖元和701

城市化规律与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基本问题探讨 李笔戎704

城市综合开发与住宅社会学 方传铿 刘炳元708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城市化道路 钟荣魁711

对县级机构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吴天林714

从中国城市规划体系谈起 赵大壮717

试论专业经济部门的改革与中介组织的发展 张理泉721

“民工潮”的成因及对策 李春光724

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布局内容初探 倪兆球727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抉择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徐璋勇731

中国城市体系的工业职能结构 田文祝 周一星734

五、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法制建设741

全面深化改革,要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程序 蒋一苇741

论政府行政行为的规范化 童吉渝743

管理的二重性与改革的复杂性 沈焱747

“一手硬一手软”的症结及纠正措施 陈仕龙751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755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与协调 张炳九758

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西方经济学界的探讨 杜月升765

试谈废止干部职务终身制 彭湘福 郑仲兵769

再谈废止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郑仲兵 彭湘福772

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思考——关于劳动制度改革方向的几个问题 刘庆唐775

借鉴西方文官制度 改革我国干部制度 朱荣780

辽东半岛外向型专业人才培养新格局的思考 盛美礼784

试论劳动管理与劳动者需求的关系 王宝民786

商品经济与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王继军789

成绩显著 旅途多艰 深化改革 继续向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40年回顾 丁建权792

扎扎实实做好人事计划工作 张志坚794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途径——教育、劳动制度与人力资源开发 谈松华796

中德两国培训进修的比较与思考 滕四波801

儒家义利观与我国人才结构 曾瑞山803

上海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考察印象 廉津生805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 胡守律807

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人才群体发展特点分析及对策思路研究 陈井安809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法论思考 侯建良814

关于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的比较研究 何建华816

版权法中有关地图版权的一些问题 林晓慧820

可持续发展:如何投下一着好棋——关于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及立法的思考 丁品823

“中体西学”完善发展中国城市规划法 赵大壮 陈刚825

1999《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 宏观体制改革卷 宏观、流通、分配、城市、政府》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编辑委员会编 1999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