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成因与排油物理模拟 方法、机理及应用》求取 ⇩

目录1

上篇 石油和天然气成因模拟1

第一章 模拟方法综述1

第一节 基本原理1

第二节 模拟试验方法3

一、试验方法与仪器3

二、模拟试验条件的选择7

三、模拟样品处理9

第二章 石油的生物成因模拟及应用13

第一节 概述13

一、热模拟产物烃的产率和族组成14

第二节 生物热模拟的烃产率及性质14

二、热模拟产物烷烃的色谱特征16

三、碳同位素分馏特征18

四、甾烷类生物标志物特征18

五、萜烷类生物标志物特征21

第三节 生物热模拟的气体产率和组成24

第四节 颗石藻的成烃模拟实验24

一、烃产率及族组成的热演化25

二、热模拟产物氯仿抽提不溶物的元素组成26

三、烷烃和烯烃的特征27

四、甾、萜烷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油源对比31

第五节 葡萄藻的成烃模拟试验32

一、烯烃和烷烃的特征33

二、甾、萜烷生物标志物特征34

第六节 石油生物成因模拟试验的应用35

一、判识有机质类型、原油类型及油源对比35

二、未成熟—低成熟石油成烃模式36

第三章 油源岩热演化模拟39

第一节 试验方法与样品选择39

一、模拟试验方法39

二、模拟样品的选择39

三、自然演化剖面样品的选择41

第二节 有机质的演化41

一、氯仿“A”的演化43

二、族组成的演化45

三、碳同位素的演化46

四、非烃的演化47

五、干酪根的演化47

六、卟啉的演化48

七、甾烷的演化50

第三节 模拟样品演化阶段的划分50

一、预生油带(?m<0.44%)51

二、生油带(?m=0.44%~1.25%)51

三、凝析油湿气带(?m=1.25%~2.00%)52

第四节 用有机相生油模型计算生油量52

一、建立有机相生油模型的主要理论根据52

二、有机相生油模型的基本概念52

第一节 主要热模拟基础参数55

第四章 成烃模拟及应用55

第二节 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碳氢含量的变化69

一、有机质的残碳率69

二、干酪根的降解残碳率71

三、H/C-Ro关系式72

第三节 有机质生烃气量理论计算方法73

一、基本原理73

二、有效氢的求解74

三、用有效氢在产物中的分配求生烃气量75

四、公式中所需参数的求法78

五、对公式的剖析及Q2残总的地质意义80

一、有机热化学生气带84

第四节 天然气地质成因分带——以济阳坳陷为例84

六、对计算方法的评述84

二、半无机高温合成生气带85

第五节 烃气与液相石油生成量图版87

第六节 油气生成的定量计算92

一、油气生成定量计算公式92

二、使用公式的有关规定95

三、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95

第七节 模拟气与天然气的差别及修正95

一、天然气在运移过程中组分及甲烷碳同位素值的变化95

二、对模拟气组分与δ13C1值的修正96

第八节 用模拟气组分确定气源岩类型和成熟度99

一、贡献系数W、X、Y、Z的求法101

第五章 烃源岩快速评价101

第一节 干酪根组分计算法101

二、计算方法102

三、误差分析103

第二节 快速模拟试验方法103

一、试验方法104

二、试验样品的选择105

三、试验结果105

第三节 煤型气图版的编制112

一、编制煤型气图版的必要性与有关规定112

二、编制煤型气图版的资料来源与方法113

第四节 烃源岩快速评价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实例115

一、烃源岩快速评价技术的特点115

三、煤型气图版的使用方法115

四、煤型气烃气终极生成量的干酪根组分计算公式115

二、用烃源岩快速评价技术进行气源对比实例116

第六章 非烃气的成因模拟和预测124

第一节 硫化氢的成因和预测124

一、成因124

二、控制运移、聚集的主要因素和预测方法128

三、不同成因类型的实例129

四、结论131

一、模拟试验资料132

第二节 氮气的成因132

三、不同含氮母质的热化学特性133

二、生物体中氮的含量133

第三节 CO2气的成因及岩石无机CO2转化率136

一、概述136

二、各种成因CO2的特征136

三、岩石无机CO2转化率140

四、结论144

下篇 源岩排油机理与模拟145

第七章 源岩排油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145

第一节 源岩排油的研究现状145

一、“压实-排液”模型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47

第二节 源岩排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47

二、排油机理的研究领域尚需开拓扩展148

三、对源岩排油的某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尚需深化149

第八章 源岩孔隙构成、演化及其对排油的影响150

第一节 陆相盆地油源岩矿物组成特征150

第二节 源岩孔隙的形态特征与大小154

第三节 源岩孔隙在成岩过程中的演化156

一、成岩作用对源岩孔隙的影响156

二、自然应力对源岩孔隙演化的影响157

第四节 源岩孔隙对排油的影响160

一、石油各组分分子的大小160

三、石油从源岩孔隙排出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161

二、源岩孔宽、孔喉及其与石油不同组分分子直径的比较161

第九章 源岩排油的动力与阻力164

第一节 自然地应力场164

一、静岩自重应力164

二、构造应力166

三、温度应力166

四、应力叠加166

第二节 流体压力168

一、静水压力168

三、气体增压169

四、孔隙流体压力的构成169

二、水热增压169

第三节 源岩连通孔隙的毛细管压力170

第四节 烃在水中溶解的浓度差171

第五节 源岩的吸附力172

一、有机质在沉积岩中的存在状态174

二、吸着作用的机制175

三、粘土矿物对石油的吸附175

第十章 “死油”量与运移门限值177

第一节 对烃源岩中存在“死油”的论证177

一、烃源岩中石油排出能力的差别177

二、烃源岩中的“死油”178

第二节 源岩中残留“死油”量的估算182

一、源岩无机矿物中“死油”潜量的估算182

二、干酪根自身“死油”潜量的估算184

三、“死油”量的实用值186

第三节 有效油源岩和有效运移门限值192

第十一章 石油初次运移的方向195

第一节 石油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的关系195

第二节 石油初次运移方向的有关概念196

第三节 石油初次运移的方向197

一、构造活动平稳期石油初次运移的方向197

二、构造活动期石油初次运移的方向201

第四节 区域构造环境对石油初次运移方向的影响206

第一节 沉积压实的阶段划分209

第十二章 液相石油随涌流运移209

一、我国陆相沉积盆地沉积压实阶段划分210

二、流体间歇压裂的证据211

第二节 流体间歇压裂的动力与特征216

一、连通孔隙的排液过程与特征216

二、水力压裂排液过程与特征216

三、气液压裂过程与特征217

四、涌流中的含油特征218

第三节 涌流运移的地质概念模型223

第四节 涌流运移的数学模型223

三、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225

一、石油的生成过程是分子运移过程225

二、分子运移的地质证据225

第十三章 液相石油的分子运移225

第一节 对分子运移可能性的论证225

四、确定扩散系数的主要因素是地温227

五、粘土矿物对石油初次运移的制约作用227

第二节 影响分子运移的因素228

一、温度228

二、压力228

三、相态与分子量大小228

四、源岩孔隙228

五、高压涌流的推动作用229

六、比界面积Kb与供油面积Sg229

第三节 求扩散系数230

七、储集层或运载层的影响230

一、无限稀释时二元液体的扩散系数231

二、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求油的扩散系数232

第四节 分子运移模型233

一、石油进入砂岩透镜体的机制233

二、液相石油分子运移的地质概念模型234

三、液相石油分子运移的数学模型235

第五节 问题讨论240

一、供油面积Sg的难确定性241

二、Kz的确定尚需完善和修正241

三、使用范围241

参考文献242

1996《石油成因与排油物理模拟 方法、机理及应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新洲等著 1996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