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1997》求取 ⇩

1 理论核物理1

1.1 200GeV/U硫打原子核反应中奇异压低的约化和奇异反重子产生1

1.2 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奇异夸克压低的约化1

1.3 e e-湮灭和强子-强子碰撞中奇异压低行为1

核物理1

1.4重核中心碰撞中K+/π+比的增强2

1.5 相对论性核碰撞中的π介子产生2

1.6 组分夸克的自旋结构及核子自旋2

1.7 核子自旋疑难及其求解2

1.8 核子的张量荷3

1.9 Ar同位索链世偶极共振的相对论RPA研究3

1.10 包含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相对论RPA研究核的世共振3

1.11 相对论RPA近似下核物质的不可压缩性和有限核的呼吸模式4

1.12 密度有关的相对论Hartree-Fock理论研究Fock项和π对奇异核 性质的贡献4

1.13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N=9同中子异荷 素的能级翻转5

1.15 2sld壳质子晕的相对论平均场研究6

1.14 晕核结构6

1.16 用介质修正的介子交换相互作用研究形轻核性质7

1.17 A在12C的光生成7

1.18 政党形变全同带的性质研究7

1.19 三轴量子转子的初步研究8

1.20 167Lu原子核三轴超形变的理论研究8

1.21 147Gd巨超形变态性质的研究9

1.22 纯八极形变量子系统的集体谱9

1.23 原子核的世形变研究9

1.24 布朗马达的定向输运模型9

1.25 非自伴非紧的半可容抽象边值问题10

1.26 非自们抽象边会问题解的适定性10

1.27 最优控制理论在迁移理论中的应用10

2 实验核物理11

2.1 16O+152Sm、184W准弹性和弹性散射的位垒分布11

2.2 92Rh衰变的首次观测14

2.3 预平衡裂变对碎块自旋的影响15

2.4 18O+148Nd的准弹性碰撞研究和耦合道分析16

2.5 167Lu的三轴超形变研究17

2.6 近幻数中子核138Pr旋称反转的第一次观察19

2.7 84Rb奇-奇核结构研究21

2.8 奇质子核135Pm的高自旋结构22

2.9 126Ba高自旋负宇称态的集体行为25

2.10 126Ba转晕带的电磁跃迁概率25

2.11 147Nd衰变γ射线发射率的精确测量26

2.12 161Tb低能γ 射线发射率的精确测量26

2.13 飞行时间谱仪测量P-11B→3α反应截面27

2.14 P+T1和这+Mo截面测量28

2.15 快中子激发函数测量28

2.16 高电荷态原子光谱研究29

2.17 近似对称重离子-原子碰撞中KK空穴分配和双电子单光子跃迁能移30

3.1 239Pu(n,F)裂变产物Br Rb Gd等64种核素的产额评价31

2.18 类Ne、类N8、类Mg、类Al和类Sl BR离子的跃 迁没量31

3 核数据编评和计算31

3.2 中子诱发239Pu裂变产生Kr、Xe、Zr\Mo、Ce、Nd、Eu、Tb等18种裂变产物核素的产额评价32

3.3 235U标准裂变产物产额数据的评价32

3.4 238U裂变的参考裂变产额评价33

3.5 钨的光核反应截面数据评价33

3.6 151 153Eu(n,2n)(n,3n)(n,γ)和(n,x)反应活化截面的评价和计算34

3.7 A=196核结构和衰变数据评价34

3.8 141Pr全套中子核数据的计算35

3.9 147 148 149 150 151 152Sm全套中子核数据的计算35

3.10 169Tm全套中子核据的理论计算36

3.11 次临界装置的源中子放大倍数研究36

3.12 PHOENIX-P 42群库的更新和检验37

5.1 纵向型△E-E望而却步远镜系统38

5 实验方法和仪器38

4.1 热中子参考辐射场38

4 放射性计量标准的研究38

5.2 大体积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的制备工艺39

5.3 中子小角散射谱仪真空散射室及步进系统39

5.4 中子环形探测器的研制40

强激光与电物理41

1强激光41

1.1 百集耳级KrF激光角多路振放(MOPA)系统研制进展41

1.2 天光2A激光装置1997年的进展42

1.3 “天光一号”强流电子束加速器高压充电系统的改进和标定43

1.4 天光装置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调试44

1.5 “天光一号”激光器实验进展报告45

1.6 天光一号预放级电子束引出系统46

1.7 MOPA系统同步关联工作进展47

1.8 高破坏阈值Al2O3/S1O2/MgF2紫外光学膜镀膜研究48

1.10 预放大器Marx及PFL设计与调整49

1.9 预放级激光触发开关的设计与加工49

1.11 KrF激光MOPA光学角多路系统的研制进展50

1.12 KrF激光束强度分布测量51

1.13 KrF激光的空间滤波和传输51

2 电物理52

2.1 1997年HI-13串列加速器状况52

2.2 HI-13串列加速器低频切割系统的建立55

2.3 束腔共振场预聚束器58

2.4 均匀聚焦系统和周期性聚集系统中束晕形成的模拟研究58

2.5 直线加速器中电荷束团的耦合包络线方程58

2.6 混沌控制与同步的一种统一描述和实现方法59

2.7 非线性反馈法实现混沌、超混沌及时空混沌的控制与同步59

2.8 非线性控制与混沌控制论60

1 MC计算柱通量的指向概率方法61

2 自由电子激光(FEL)光腔调整与激光测量的计算机系统研制61

计算机技术应用61

3MCFR程序几何模块的研制与开发62

4 二维随机几何模型的蒙特卡罗研究62

5 随机摆放过程的计算机模拟62

6 虚拟仪器开发的新进展63

7 CAD中心在快堆设计中发挥作用64

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WEB服务器的建立与开发64

9 原子能院计算机网络安全隔离技术研究64

反应堆科学及技术65

1中国实验快堆(CEFR)65

1.1 中国实验快堆反应堆装置工况分析65

1.2 中国实验快堆芯稳态热工流体力学设计65

1.3 中国实验快堆热钠泏及主容器稳态热工设计计算66

1.4 浸入式钠-钠热交换器的安装位置对快堆钠池自然循环特性的影响66

1.6 CEFR一二回路钠流量调节系统初步设计67

1.5 超微雾化水清洗除钠装置的建立67

1.7 丁氧基乙醇回收工艺的研究68

1.8 氧化铀堆芯的主要中子学特性69

2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70

2.1 CARR堆本体结构方案的优化70

2.2 CARR堆芯容器可行性研究及改进70

2.3 CARR堆芯优化计算研究70

2.6 CARR瓜堆冷却剂系统优化设计71

2.5 CARR重水箱设计方案的改进71

2.4 CARR调节棒、补偿棒驱动机构的设计研究71

2.7 CARR爆炸性气体载体系统方案比较72

2.8 CARR电气、控制、仪表设计进展72

3 反应堆物理和热工水力73

3.1 加速器驱动游泳池反应堆堆芯分析73

3.2 重水零功率堆热中子谱测量73

3.3 洁净核能系统次临界零功率反应堆实验73

3.5 重水零功率反应堆无限增殖系数测定74

3.4 上海微型瓜堆超热中子辐照装置的安装和反应性调整74

3.6 中国先进研究堆热工水力设计计算程序的开发75

3.7 CARR热工水力性能改进76

3.8 SF6气体强迫循环热工水力回路76

3.9 RELAP5/MOD2/RMA程序的开发应用77

3.10 RELAP5/MOD2/RMA传热模型研究与改进77

4 反应堆材料及燃料研究77

4.1 秦山核电站大气环境下某些结构材料的腐蚀行为77

4.2 LT21铝合金堆内挂片腐蚀研究78

4.3 碘腐蚀试件早期破损原因 探讨79

4.4 中国先进研究堆燃料元件铝合金包壳中温动水腐蚀试验研究82

4.5 点腐蚀的电化学噪声在线监测83

4.6 核电厂腐蚀控制技术——核电厂蒸汽发生器化学清洗工程试验84

4.7 用于铝合金包壳材料耐水冲刷腐蚀考验的动水小回路85

4.8 101重水反应堆及49-2游泳池反应堆寿期认证——49-2堆池壁、水平孔道和101堆内壳材料腐蚀寿命评估86

4.9 不同处理工艺下国产含T1 316不锈钢蠕变断裂性能及断口微观分析86

4.10 块堆控制棒B4C/Na/SS相容性研究87

4.11 钠回路管道缺陷分析88

4.12 氚在具有S1O2和T1N+T1C+T1N表面涂层的316L中的渗 透行为研究90

4.13 316L不锈钢表面涂层的防氚渗透机理初探91

4.14 对秦山核电厂燃料棒PCMI效应和包壳疲劳分析93

4.15 燃料元件堆内瞬态行为试验研究93

4.16 概率断裂力学及其在核压力容器中的应用94

4.17 快堆用碳化硼材料的比热测量95

4.18 3*3燃料组件再次回堆考验96

4.19 反应堆堆芯燃料管理计算软件包PSUI-LEOPARD/NGMD的研制96

5 反应堆运行及维护97

5.1 中国先进研究堆进展97

5.2 游泳池反应堆1997年年度运行报告97

5.3 重水研究堆997年年度报告98

5.4 1997年度原型微堆运行总结100

6.1 广东大亚湾及岭澳核电站1级PSA101

6 核安全101

6.3 U型管内蒸汽冷凝回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102

6.2 反应堆一次循环水泵故障诊断报告102

6.4 OASIS程序的接收和应用103

7 其它104

7.1 末知氚源的氚分压测量方法104

7.2 氢水催化交换试验小回路的建造和催化剂性能的研究104

7.3 电感式单点钠液位计的研制105

7.4 数字周期计的研究106

7.5 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制作抢答器106

放射化学、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及核保障技术研究108

1放射化学108

1.1 N,N-f二乙基羟胺与亚硝酸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108

1.2 N,N-二乙基羟胺与钒(V)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108

1.3 HNO2和Fe(Ⅲ)对Np(Ⅵ)与N,N-二乙基羟胺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108

1.5 酰胺荚醚萃取剂处理高放废液研究109

1.4 用正丁醛作还原剂从铀和钚中分离镎的研究109

1.6 螯合萃取剂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硫化吡唑酮(HBMPPT)的合成及表征111

2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113

2.1 237NP(Ⅵ)与无机阴离子的络合行为研究及其热力学常数测定113

2.2 237NP(Ⅳ)F-、C1-、SO2-络合行为研究及其热力学常数测定114

2.3 237NP(Ⅴ)与无机阴离子的络合行为研究及其热力学常数测定116

2.4 237NP在膨润土中的吸附研究117

2.5 99Tc在膨润土中的迁移行为研究118

3 核保障技术研究120

3.1 断层γ扫描装置(TGS)物理设计120

3.2 乏燃料组件测量120

3.3 出入口核材料放射性监测技术研究工作进展121

3.4 有源井型中子符合计数仪的应用研究121

3.5 核查封记技术研究121

3.7 核电厂核材料衡算与控制视察程序122

3.6 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材料管制视察规定》122

3.8 核燃料元件制造厂核材料衡算与控制视察程序123

1 放免分析盒研制124

2.1 18FDG注射液放射化学纯度测定124

2.2 99Tcm-DTPA注射液的原料药含量测定125

2.3 153Sm-EDTMP中总钐含量测定研究125

2.4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Re(V)-DMSA125

3 放射源研制及测量装置126

3.1 57Co点源研制126

3.2 电沉积法制备铁靶126

3.3 富集镉回收126

3.4 居里级工业放射源活度测量装置设计127

3.5 241Am火警源α能谱分析127

3.6 241Amα能谱测量的真空样品室128

1 重离子诱发的人类上皮细胞辐射损伤研究129

核技术应用129

2Q3D谱仪作材料的高深度分辨的分析130

3 GAAS中子辐照效应研究131

4 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中子能量响应函数的刻度131

5 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探测高能重离子的研究132

6 核径迹衰退的烟雾运流模型研究133

7 用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方法研究钼基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活性相133

8 83Y和84Zr高自旋态g因子测量134

9 质子轰击厚靶和U/Pb靶中子产额能谱和空间分布的研究134

10 入射离子特征X射线测量研究135

11 粉末衍射两步法软件的开发136

12 用粉末中子衍射研究亚稳态化合物Nd,(FeD85CoD15)23B3的磁结构136

13 NdFe10 5MO1 4T0 1(T-Zr,Nd和B)中子衍射研究137

14 Nd5Fe17的结构和磁性138

15 粉末中子衍射对Pr(Fe,Mo)12及其氮化物晶体结构和磁结构的研究140

17 用中子粉末衍射研究纳米铁基软磁合金Fe73 5Cu1Nb3S1 13 5B9的结构141

16 粉末中子衍射对Y(Fe,Mo)12及其氢化物的晶体结构和磁结构的研究141

18 粉末衍射峰形拟合程序(PROF)142

19 小角散射中超微颗粒系的粒间相干模型142

20 古钱币的中子活化分析研究143

21 氧化物的氢气还原143

22 某些国际生物标准物质中选择元素的认证144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145

1电离辐射与工业毒物监测145

1.1 个人监测145

1.2 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148

1.3 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监测153

2 流出物监测技术155

2.1 气态流出物中131Ⅰ的连续监测装置155

2.2 110Agm掺标物质的制备、效率测定及测量的比对155

3.1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限值优化研究156

3 辐射环境影响研究及环境影响评价156

3.2 核设施退役环境安全及相关技术对策研究158

3.3 长寿命核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158

3.4 某铀分离厂环境辐射影响评价159

3.5 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22监测断面放射性水平调查160

4 公众健康危害评价161

4.1 化学致癌物致癌强度因子与化学非致癌污染物参考剂量编评161

其它162

1氧化锆管生产主要工艺参数优化组合控制162

2 ZrO2氧传感器的显微结构、力学及电化学性能研究163

附录164

11997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际交流情况164

2 1997年我院举办的学术报告会167

3 1997年我院获奖项目169

4 1997年我院在中文书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著译目录173

5 1997年我院在外文书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著译目录189

1998《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1997》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樊明武主编;《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编辑委员会编 1998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