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中文版 1995》求取 ⇩

1 理论核物理1

1.1 量子色动力学(QCD)求和规则中不同途径的等价性1

1.2 核子的张量耦合常数1

核物理1

1.3质子内的海夸克极化成分2

1.4 核物质中夸克凝聚2

1.5 夸克禁闭的红外有效理论(Ⅰ)——SU(2)模型3

1.6 夸克禁闭的红外有效理论(Ⅱ)——SU(3)模型3

1.7 核子-核子有效弹性散射截面3

1.10 介质中 Δ吸收截面理论研究4

1.11 包括 Δ-自由度的零温物质状态方程研究4

1.8 Δ的自冾相对论BUU方程4

1.9 介质中 Δ- Δ弹性散射截面研究4

1.12 有限温度对包括 Δ自由度的核物质态方程研究5

1.13 相对论性核碰撞中π源大小的研究5

1.14 (200AGeV)S+W中心碰撞下Ω-及-Ω-粒子的产生5

1.15 重离子碰撞中K和T产生的统一动力学模拟6

1.16 碎裂核的普遍性质6

1.18 非完全熔合碎裂模型与核液气相变7

1.19 弹剩余核衰变模式间竞争及其在ALADIN数据中呈现7

1.17 非完全熔合碎裂模型和ALADIN多重碎裂数据7

1.20 基于扩散模型处理裂变问题8

1.21 对跨跃温度附近具有类裂变位的非线性阴尼系统量子蜕变速率的研究8

1.22 裂变过程 动力学和统计自冾描述及不同方法和公式之间的分析与比较8

1.23 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响应函数的试探研究9

1.24 有限物理体系中趋平衡问题9

1.25 分子马达——噪声驱动定向运动的一个模型10

1.26 热核物质和热中子物质的性质10

1.27 核子-核子关联和相对论核多体理论10

1.29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研究丰质子核性质11

1.28 超核性质的相对论平均研究11

1.30 晕核14Be和32Ne的结构13

1.31 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中旋-轨道劈裂13

1.32 在某些丰中子核子的中子晕和自旋-轨道劈裂13

1.33 轻丰质子核18Ne,20Mg和22S4的相对论平均场研究14

1.34 在N=9同中子异位素中的单中子晕14

1.35 氧同位素的中子晕14

1.36 轻丰中子核的相对论平均场研究15

1.37 转动重核中的单粒子能谱及其统计性质15

1.38 角动量顺及其对壳修正、位能面的影响15

2.1 90Ru衰变γ-γ与γβ符合测量16

2.2 用重离子转移反应测量168Dy核的质量16

1.39 超形变全同带的增量顺排16

2 实验核物理16

2.3 83Y高自旋态g-因子测量17

2.4 金属氢化物的正电子湮没和扰动角关联研究18

2.5 P-1B核反应截面测量18

2.6 次级束流线的改进和7Be(d,n)8B反应角分布的测量19

2.7 19F+208Pb近垒及垒下准弹反应20

2.8 14.2MeV中子在几个轻核上产生的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测量23

2.9 5.4MeV中子诱发238U裂变瞬发中子能谱测量24

2.10 N1+5离子轰击CU和Zn靶Kα和KβX射线的能移和展宽24

3.2 原子核基态质量和特征常数子库的一个更新版本MCC1.125

3 核数据编评和计算25

3.1 CENDL-2.1数据库25

3.3 原子核能级密度参数库(CENPL-NLD)26

3.4 原子核分立能级和γ衰变分支比子库(CENPL-DLS/Ⅱ)26

3.5 A<50核区的巨偶极共振参数及巨偶极共振参数子库的更新版GDP1.127

3.6 A=197核结构和衰变数据评价的更新27

3.7 天然元素与其同位素数据自冾性调整方法与程序28

3.8 中能区H中子全截面的评价28

3.9 中子诱发核的氦的产生和活化截面评价29

3.10 从阈能到100MeV中子59Co(n,x)52 54 56Mn,59Fe监视反应截面29

3.12 从阈能到100MeV中子189Tm(n,x)168 167 166 165Tm监视反应截面的评价30

3.11 从阈能到100MeV中子90Zγ(n,x)88 89Zγ,88 87 86Y监视反应截面的评价30

3.13 AL,Cr,Mn,Nb,Fe和Cu等元素全套中子数据的最新评价31

3.14 量子多步核反应中散射态链和束缚态链之间的耦合31

3.15 光子穿透系数及同质异能态辐射获截面的研究32

3.16 中能核子-核子全截面、弹性和非弹性散射截面及弹性散射角分布的系统学33

3.17 在2——100MeV能区n+59Co反应的理论计算33

3.18 在100MeV以下能区90Zγ中子监测反应的计算34

3.19 n+169TM反应截面的计算34

3.20 70MeV质子在72Ge靶上放射性核素产生率的计算34

3.21 中子-γ耦合多群截面库的研制35

3.22 WIMS/D4 69 群截面库的研制35

4.1 电子束车照加工用薄膜剂量计36

3.23 CENDL-2和ENDF/B-6的热堆基准检验36

4 放射性计量标准的研究36

4.2 2*1.7MV串列加速器实验室概况37

4.3 化学法测电子束的水中吸收剂量38

4.4 HPFe低本底反康普顿γ谱仪的组建和调试39

4.5 85Sγ,65Zn和137Cs三种放射性标准溶液活度,测量与日本ETL比对39

4.6 移动式个人剂量计旋转校准照射系统40

4.7 热中子场的中子计量率空间分布和能谱测量40

5 实验方法和仪器41

5.1 氚气体靶装置的研制41

5.2 瞬态场-离子注入扰动角分布谱仪42

5.3 5mm*5mm小截面流光管的研制43

5.4 紧凑的纵向与横向兼容型AE-E望远镜44

5.5 利用判别分析方法对π-u粒子鉴别的研究45

5.6 一种新的处理符合实验数据的方法46

5.7 同位素锡靶的制备46

5.8 便携式一体化通用λγ多道谱仪47

5.9 RAM-2000辐射检测仪48

5.10 时间数字变换器的研制48

5.11 α扫描分析系统的研制49

强激光50

1天光一号加速器的改进和电子束引出实验50

2 双向泵浦电子束在激光腔中能量沉积相对分布测量52

3 KγF激光阵列探测器及其强度分布的测量53

4 快响应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54

5 MOPA光路系统研制进展55

6 MOPA功放级激光触发开关的新进展56

7 MOPA激光放大系统的同步关联57

8 MOPA前端技术方案及进展58

电物理60

1加速器工程60

1.1 HI-13串列加速器1995年状态报告60

1.2 串列加速器扩充束流管道用四极秀境研制64

1.3 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及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装置建成并投入运行65

1.4 回旋加速器D电路研究66

1.5 600KV ns脉冲中子发生器研制进展67

1.6 600KV,15mA直流高压电源压稳定系统70

2 束流动力学71

2.1 束流传输管道孔径变化引起的束团场能差71

2.2 远红外FEL振荡器光腔的最佳失谐和最佳输出耦合72

2.3 纵向高斯型密度分布下电荷束团的自场能与发射度增长72

2.4 CYCIAE型回旋加速器负离子剥离引出的光学行为研究73

2.5 用于束流传输线设计的专家系统OPTRAN(NER2.0)74

2.6 光阴极微波电子枪阴极附近束流动力学研究75

2.7 加速器一自由度非线性元件的Volterra积分方程理论75

3.1 应用驱动-反馈及变量反馈法实现超混沌同步76

2.8 求解加速器一自由度非线性元件束流传输算子的专家系统76

3 非线性动力学76

3.2 应用对称耦合方法实现77

3.3 噪声感应导致超混沌同步77

数学、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技术79

1数学79

1.1 具连续能量的迁移算子的实本征值79

1.2 Kato扰动定理的推广及其应用79

1.3 U-Scatar算子的Wermer定理79

1.5 非自伴算子的抽象边值问题的谱图80

1.6 KN超代数多重态80

1.4 单能中子迁移算子的复本征值80

2 计算机软件81

2.1 33个软件经测试验收入库81

2.2 TPF-E及FITLINK程序微机版的开发82

2.3 堆芯燃料管理计算程序CFMP的移植开发82

2.4 MELCOR事故后果评价程序MACCS的移植开发83

2.5 QAD-CG微机版开发83

2.6 LADTAP-Ⅱ微机版程序开发83

3.1 原子能院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和维护84

3 计算机技术84

2.8 核事故后果估算程序CRACGR绘图程序CPLOT的研制84

2.7 KENO程序绘图功能研制84

3.2 我院计算机网络联入Internet国际网85

3.3 串列实验室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建立85

3.4 串列实验室计算机数据分析及获取系统的改进86

3.5 交换式虚拟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86

3.6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的应用87

3.7 WCB-1温差报警仪88

3.8 ZL-Ⅲ数据磁带恢复系统89

反应堆科学与技术90

1中国实验快堆90

1.1 中国实验快堆90

1.2 快堆燃料组件局部流道阻塞模拟实验研究91

1.3 智能型快堆钠仪表92

1.4 CEFR堆内换科系统的设计研究92

1.5 中国实验快堆总体结构佳化设计93

1.6 旋塞定位计算及堆内换料过程的计算动画模拟93

1.7 CEFR燃料棒包壳的累咱俩损伤额94

1.8 CEFR控制棒导向管与内套相接触条件下温度和热应力分析95

1.9 CEFR燃料堆外运输贮存系统初步设计95

1.10 CEFR碳化硼屏蔽组件初步设计96

1.11 CEFR反射层组件结构设计97

1.13 快堆除钠清洗系统的概念设计98

1.12 中国实验快堆(CEFR)控制棒驱动机构初步设计任务书98

1.14 钠净化回路中过滤器的清洗99

1.15 CEFR气体取样和监测系统的初步设计99

1.16 钠气溶胶除去装置的设计100

1.17 CEFR钠火安全工程设计100

1.18 中规模钠净化装置工艺设计101

1.19 小型钠火安全实验装置102

1.20 一次钠分析监测系统的工艺设计103

1.21 水蒸气-氮气法清洗钠回路冷阱103

1.2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属钠中微量锂的十扰研究104

1.23 意大利拆迁回路管道、设备的清洗除钠105

1.24 快堆各系统自控室初步设计任务书第一稿编制完成106

1.26 ESPRESSO和CEDⅠ两套钠回路仪表系统电缆及电缆桥架敷设图设计107

1.25 ESPRESSO\CEDⅠ两条钠回路电气系统电缆及电缆桥架设计107

1.27 快堆用碳化硼材料的热膨胀测量108

1.28 MELT-Ⅲ程序在微机上的移植开发110

2 中国先进堆110

2.1 中国先进研究堆进展110

2.2 CARR工艺运输系统可行性研究111

2.3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控制棒传动机构概念设计111

3 反应堆燃料和材料研究111

3.1 锆-2包壳表面阳极氧化邓膜工艺研究111

3.2 Inconel-690合金均匀腐蚀性能试验研究112

3.4 PWR元件包壳高燃耗下水侧腐蚀堆外模拟实验113

3.3 燃料元件棒表面预生膜工艺改进研究——高温水和蒸汽预膜113

3.5 690合金在PWR-回路介质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试验114

3.6 高温高压抚琴水腐蚀试验装置115

3.7 反应堆保温材料腐蚀性能试验116

3.8 PWR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与管支撑板的缝隙浓集研究117

3.9 316Ti不锈钢在高温含氧仿氯介质中应力腐蚀行为的研究117

3.10 316型加钛不锈钢的疲劳性能研究118

3.11 用下落卡计法测量U-23at%Zγ合金的热焓118

3.12 重整UoπZγα23合金在300-1073K范围的热导率120

3.13 用DSC法测量UαπZγα23合金的比热容121

3.14 U-10%Zγ(m/m)合金相研究123

3.15 秦山30万千瓦核电站第一根辐照监督管断裂力学监督试样Jα曲线124

3.16 秦山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辐照监督试验——冲击部分125

3.17 秦山核电厂燃料小组件加深燃耗辐照考验126

3.18 秦山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化学清洗工程验证试验127

3.19 “728”元件加深燃耗回堆考验的水化学控制128

3.20 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化学清洗中型试验研究128

4 反应堆运行与维护129

4.1 重水研究堆(HWRR)1995年运行年度报告129

4.2 游泳池反应堆(SPR)1995年度运行概况130

4.3 原型微堆运行情况131

4.4 游泳池反应堆的辐射监测131

4.5 HWRR首批管燃料运输中的辐射监测132

4.6 重水研究堆首批UO2管燃料外运134

4.7 微堆超热仪器中子活化法134

4.8 加纳微型堆建成并投入运行135

4.9 核燃料贮存的临界安全就地测量135

4.10 原型微堆燃料衡算和ORLGEN2程序136

4.11 过程控制机应用于反应堆控制的初步研究136

5 反应堆安全研究137

5.1 核电厂应急运行规程指南研制137

5.2 小破口失水事故试验研究137

5.3 两相自然循环试验研究138

5.6 游泳池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安全整治139

5.4 重水研究堆安全整治工作进展概况139

5.5 大亚湾核电站初因事件分析139

5.7 911工程高温高压、低温低压考验回路最终安全分析报告141

6 反应堆物理141

6.1 循环对称非线性瞬态温度场的变分解法141

6.2 三维节块法程序中动态参数的计算141

6.3 固态零功率堆中子温度和超热指标的测量142

6.4 少数锕系元素(MA)在CEFR中媗变的可行性142

6.6 一维通用碰撞概率程序143

6.7 二维程序计算CEFR控制棒价值的又一方法143

6.5 反应性引入速率及钠空泡系数对中国实验块堆1#堆芯无紧急停堆超功率瞬变过程的影响143

6.8 三维X-Y-Z何多群有源扩散程序TDCQ·F144

6.9 WIMSD4/PC程序的发展和检验144

放射化学、三废处理、分析化学及核保障技术研究145

1放射化学145

1.1 甲基肼还原NP(Ⅵ)反应动力学研究145

1.2 偏二甲基肼还原六价镎的动力学研究146

1.3 铀、锆在液态镉中的分布状态147

1.4 DHDECMP/DEB从高放浓盐废液中去除锕系核素的研究147

1.5 CMP类新萃取剂从模拟HLLW中萃取去除An的研究148

1.6 锂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148

1.8 Am(Ⅲ)与腐殖酸络合行为的研究149

1.7 Am(Ⅲ)胶体行为研究149

2 三废处理150

2.1 高放废液合成岩石固化研究150

2.2 TBP/煤油热解焚烧装置设备材料的腐蚀研究151

2.3 核设施退役去污技术研究151

2.4 内耦全萃反交替分离装置的研制152

2.5 放射性化学泥浆提取设施的研制152

2.6 高放处置回填材料筛选研究153

3 分析化学153

3.1 水平ICP-AES法测定固化体浸泡液中的痕量元素153

3.2 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TXRF)测定核动力堆乏燃料元件不溶残渣化学成分154

3.3 铀元件溶解过程中监测RU蒸发行为的ICP-AES方法155

3.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核燃料后处理工艺溶液中铀(Ⅵ)155

3.5 核动力压水堆(PWR)燃料元件溶解液及碱吸收液中微量碘的TXRF测定156

3.6 DyzO3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的进展157

3.7 冠醚树分离锂同位素研究157

3.8 液闪谱仪α/β甄别功能开发研究工作的阶段总结157

4 核保障技术研究158

4.1 军用核材料管理制度、核查程序和核查技术158

4.2 核保障技术实验室实物保护技防模拟系统159

4.3 轻水堆核材料数据为计算机管理系统改进研究159

4.4 核材料快速检测技术开发159

4.5 无源符合中子法测量含钚核材料160

4.6 用于现场核查和监测的便携式γ谱仪的建立161

4.8 乏燃料组件测量的叉探测器161

4.9 有源符合中子法测量含铀核材料162

4.10 γ能谱法非破坏性测定PU同位素丰度(Ⅰ)163

4.11 小型分段 γ扫描现场测量装置的研制和应用163

放射性同位素165

1标记化使我和放免分析药盒的研制165

1.1 ⅢIn-平阳霉素的制备165

1.2 ⅢIn-羟基喹啉的制备165

1.3 促黄体生成素(LH)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166

1.4 酶免疫斑点法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67

1.5 T3,T4非特异影响探讨168

2 放射源的研制169

2.1 用于放射免疫治疗的超纯90Y研制169

2.2 天然靶制备157Sm照射条件的研究169

2.3 医用β源均匀性测量装置169

2.4 医用57CO泛面源光子通量分布测量装置170

2.5 剂量仪表刻度用β参考辐射源的研制171

2.6 57CO剂量校准参考源的研制171

2.7 57CO校准参考源(试管型)的研制172

2.8 长棒辐射源配长探测器型核子秤研究172

2.9 辐射源生产车间辐射安全的区级划分与安全管理173

3.1 裂变99MO料液中α杂质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174

3 质量控制174

3.2 分光光度法测定DTPA-HSA冻干品中亚锡含量175

3.3 125Ⅰ放射性核纯分析175

3.4 用于90Y-EDTMP放射化学纯度纸色层分析的一种新展开体系175

3.5 99TCm-(Sn)-DTPA注射液放射性化学纯度分析方法的研究176

3.6 发射光谱法测定57Co,201T1,67Ga,ⅢIn的化学杂质177

3.7 锌络合滴定法测定EDTMP的含量177

3.8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植物没中的10种组分177

3.9 90Sr/90Y前列腺增生治疗器源的安全性能分级检验178

3.10 201T1-T1C1注射液中铊载体含量的分光光度测定178

3.12 EDTMP的合成179

3.11 “方法学”在中子活化分析中的应用179

核技术应用180

1超精细相互作用180

1.1 中子和电子辐照掺杂硅的正电子湮没研究180

1.2 GaAs中子辐照效应研究180

1.3 AL2O3中空洞和正电子素形成研究181

2 加速器质谱计182

2.1 26ALR AMS测量182

2.2 79Se阗衰期的AMS测量183

2.3 加速器质谱计中的同位素交替注入和比值测量的系统的建立183

3.1 铀——研究太阳系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示踪剂184

3 核径迹探测器184

3.2 相对论重离子核反应中子产额与入射能量和靶核质量关系的研究185

3.3 44GeV12C+CU核反应释放中子的能谱测量186

3.4 国产与美国CR-39固体径迹探测探测中子灵敏度的研究187

3.5 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技术改进189

4 热中子散射189

4.1 用粉末中子衍射研究HO2Fe9Ga8-,AL2(X=2,4和6)的晶体结构和磁结构189

4.2 人血清白蛋白分子在不同锌离子浓度下的缔合效应191

4.3 纳米晶S4C陶瓷的中子衍射结构分析193

4.4 用中子小角散射研究陶瓷S1C的多孔性197

4.5 Nd2Fe14B材料中Ga优先占位的中子衍射研究199

4.6 一种去除小角散射中狭缝污染的矩阵方法200

4.7 新版粉末精修程序包Fullprof的移植201

4.8 GSAS程序包的移植和开发201

民品的开发和研究202

1ZS WT系列智能化多点温度测控仪的研制202

2 净化中心工艺厂房改建202

3 核孔滤膜药液过滤器研制、投产203

4 金属卤化物灯的研制和生产204

5 金属卤化物灯用发光药丸的的研制204

1 电离辐射与工业毒物监测205

1.1 个人监测205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205

1.2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207

1.3 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监测212

2 辐射环境影响研究214

2.1 核设施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研究214

2.2 核高州环境连续监测214

2.3 一个简单的集体剂量负担计算模式215

2.4 反应堆气态流出物中14C监测装置设计的实验依据217

2.5 环境水样中36Cl的测定218

2.6 核高州高架排放气态流出物的环境辐射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218

3.1 定向吸收剂量的测量220

3 辐射防护和辐射危害代价研究220

3.2 核高州退役的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222

3.3 大面积α屏栅电离室的改进及应用223

3.4 辐射危害代价研究224

4 核电站事故应急决策研究225

4.1 600MW核电站事故应急决策优化筛选系统研究225

附录226

11995年我院国际交往情况226

2 1995年我院举办的学术报告会228

3 1995年我院获奖项目230

4 1995年我院我院在中文书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著译目录234

5 1995年我院在外文书刊上发表的文章和著译目录250

199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中文版 1995》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祖训主编;《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编辑委员会编 1996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