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曲学史》求取 ⇩

导论1

一 “大曲学”与“小曲学”1

1.“大曲学”1

2.“小曲学”8

3.曲学与“文学”12

二 曲学史和曲学史研究的意义13

三 本书的学术原则与研究体例16

第一卷 元代曲学史25

第一章 元代曲体形式的变迁与曲学的产生27

第一节 元代曲体的变迁28

一 从“随心令”到“格律词”:民间歌词转化为文人歌词的一般轨迹28

二 元代北曲“律化”的历史轨迹32

第二节 元代曲学的产生35

一 元代北曲的广泛流行35

二 元代曲学产生的历史原因37

1.“天下通语”:元代曲学产生的物质基础37

2.“文律兼美”:元代曲学产生的现实需求38

3.元代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42

第二章 元代关于“曲”的观念45

第一节 元代有关“曲”的概念及曲体分类观46

一 “曲”:一个既“旧”且“新”的概念46

1.元代关于“曲”的概念群46

二 “乐府”与“传奇”54

1.乐府54

2.传奇59

三 “杂剧”与“南戏”61

1.杂剧61

2.南戏与南曲63

四 “小令”与“套数”65

1.小令65

2.套数66

第二节 曲体品性论68

一 士夫文人的曲体品性论68

二 平民文人的曲体品性观75

第三章 元代的“曲史论”与有关曲史的文献78

第一节 元曲缘起之诸说79

一 源金说79

二 文人发起说81

曲源民间:元代“曲学”无意中透露的信息84

第二节 两个视野的元曲史文献86

一 《录鬼簿》及其包涵的“曲史”意味86

1.《录鬼簿》的曲家排列及其“史”的意义88

2.《录鬼簿》的“元曲史”观90

二 《青楼集》:民间曲文化的珍贵资料92

1.《青楼集》中女伶的地域分布及其意味93

2.歌妓的演艺与元代曲文化的多样性96

3.歌妓与曲的传播98

三 元代的曲作选集100

1.《乐府新编阳春白雪》与《朝野新声太平乐府》100

2.《元刊杂剧三十种》106

第四章 元代的曲唱论109

第一节 《唱论》所论之“唱”的性质110

一 “唱”的分类与“清唱111

1.《唱论》的“唱”:戏曲耶?散曲耶?111

2.《唱论》对“唱”的分类及其在歌辞学中的意义112

二 《唱论》的“文”雅观与清唱理论117

1.“成文章曰乐府”:基于“词唱”-“清唱”的“文”雅观117

2.“字真、句笃、依腔、贴调”:清唱理论的框架121

三 《唱论》的“歌之所忌”及其意味126

1.“子弟不唱作家歌,浪子不唱及时曲”127

2.“南人不唱,北人不歌”131

第五章 元代的曲体形式论136

第一节 《中原音韵》的北曲格律论137

一 《中原音韵》归纳的北曲音韵体系138

二 北曲“乐府”格律论145

1.曲调的整理145

2.北曲格律论148

第二节 “乐府”语文规范论165

一 《中原音韵》提出的北曲“乐府”语文规范165

1.造语166

2.关于“衬字”172

3.用事与对偶175

二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乐府”语文规范的总体纲领177

1.“文而不文,俗而不俗”:《中原音韵》的思想灵魂177

2.平民意识:《中原音韵》的时代色彩179

第六章 元代的曲体创作论与曲体文学风格观182

第一节 北曲“乐府”创作论183

一“明腔、识谱、审音”:立足于“乐”的曲体创作论183

二 “凤头、猪肚、豹尾”与“语意俱高”:立足于“文”的曲体创作论188

1.“凤头、猪肚、豹尾”188

2.“语意俱高为上”192

第二节 元人的曲家评与风格观194

一 元人的曲家评195

1.贯云石的曲家评195

2.《录鬼簿》的曲家评200

3.杨维桢的曲家评202

二 元人的散曲文学风格观204

1.元人散曲文学风格观概念群的历史印记205

2.元人散曲文学风格观的时代意味206

第三节 元人的“戏剧”观208

一 “关目”概念的意味209

二 元人的“传奇”品性说211

三 关于“九美”说214

本卷结语215

第二卷 明代曲学史217

第一章 明代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历史使命219

第一节 明代南北曲的起落220

一 明代北曲的衰落220

二 明中叶后南曲的兴盛223

第二节明中叶后文化中心的南移与吴越曲学家群227

一 明中叶后文化中心的南移227

二 吴越曲学家群232

第二章 明初朱权曲学——元代曲学的延伸240

第一节 朱权的曲体学与曲史观241

一 元代曲学的综合和延伸:朱权曲学的总体性质241

二 朱权的曲体格律论244

1.曲韵244

2.曲谱学247

三 朱权的曲史观250

第二节 朱权的杂剧论和“乐府”论252

一 杂剧论252

1.杂剧源流说252

2.“杂剧十二科”:杂剧内容的分类256

二 乐府论259

1.“新定乐府体一十五家”259

2.“古今群英乐府格式”261

第三章 明代的曲体发生论与曲体分类观267

第一节声歌发生论与曲体“声”本观268

一 声歌发生论与“声”、“辞”关系说268

二 曲体“声”、“词”本位论273

第二节 南北曲体发生论276

一 北曲发生论277

二 南曲发生论281

三 南北曲体差异论288

第三节 明人的曲体分类观292

一 明人对曲体的分类292

二 “曲”、“剧”本位观与词曲同类意识295

1.“曲本位”的戏曲观与“剧本位”的戏曲观295

2.词、曲同类观298

第四章 明代的曲唱论302

第一节 魏良辅的曲唱论303

一 魏氏唱论与“磨调”303

二 魏氏昆腔改革的意义及其对曲学的影响305

第二节 沈宠绥的曲唱论310

一 《弦索辨讹》310

二 《度曲须知》314

第五章 南曲曲体形式论325

第一节 王氏《曲律》与南曲形制论325

一 王骥德《曲律》概览325

二 王氏《曲律》的南曲体制论330

1.调名330

2.集曲334

3.联章338

三 王氏《曲律》的南曲格律论339

1.南曲声律论340

2.南曲韵律论349

四 “曲谱”及其意义355

第二节 南曲语文规范论358

一 “字法”与“衬字”358

二 对偶、用事、俳谐、巧体361

第六章 明代的曲体文学论364

第一节 曲体文学本性论365

一 “志象”说与“情本”论——两种不同的曲体文学本性观366

曲体文学尊卑观与“游戏”说和“真情”论372

第二节曲体文学的基本风格论与创作论379

一 曲文学的审美特征379

1.曲体文学之“四长”、“六贵”379

2.词、曲文学风格的差异论382

二 南曲的“婉丽”与“本色”385

1.南曲文学“婉丽”观385

2.“本色”论391

3.“天籁”、“地籁”、“人籁”396

三 曲体文学创作论399

1.小令400

2.套数400

3.“咏物”和“俳谐”404

第三节明人阐述的曲体文学史与曲家评407

一 明人阐述的曲文学史408

二 明代的曲家、曲作评417

1.关于“元曲四大家”418

2.明人的张、乔评424

3.明人的沈、汤评429

第七章 明代的戏剧学441

第一节 明代的戏剧形态发生论445

一 以“搬演”为基点的戏剧形态发生流变论447

以“文本”为坐标的戏剧形态发生论452

第二节 明代的戏剧体制论461

一 戏剧脚色体制源流考462

二 戏剧文本体制论467

1.《曲律》对戏剧文学体制的基本认识468

2.曲、白、科:《曲律》对戏剧文学形式三要素的阐释471

第三节 明代的戏剧文学本质论474

一“驾虚”与“就实”——两种本同末异的戏剧文学本质观475

二 “风化体”与“情本论”481

1.风化体481

2.情本论486

第四节明代的戏剧文学审美观与创作论494

一 南戏“十要”:戏剧文学的审美纲领与创作纲领495

二 传“奇”与“动人”498

三 “关目”、“头脑”与“结构”503

四 面目、神采、性格511

五 “才情”与“当行”518

第五节 明代的剧作评524

一 《拜月》、《西厢》、《琵琶》比较论525

二 晚明的戏剧文学评点532

第六节明代的戏剧文献整理543

一 臧懋循的《元曲选》544

二 王骥德的《新校注古本西厢记》548

本卷结语552

第三卷 清代曲学史555

第一章 清代曲文化态势与清代曲学的走向557

第一节 清代的“文治”与学术的氛围558

一 “尊儒”与“复古”——清代“文治”的基本纲领558

二 清代官方对曲学的干预563

第二节 清代曲文化态势的变迁567

一 清代文人戏剧文学模态的更变567

二 昆曲的衰落与“花部”的兴起572

三 清代曲学的走向576

第二章 李渔的戏剧学:晚明戏剧学的集成与深化579

第一节 李渔戏剧学的总体性质与学术框架580

一 李渔的戏剧本质观580

二 李渔戏剧学理论的总体框架585

第二节 李渔的戏剧文学结构论589

一 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589

二 脱窠臼、戒荒唐、审虚实594

三 “格局”:剧本的一般结构程式598

第三节 戏曲文学的语文模态与审美特征604

一 “浅显”:戏曲文学的基本语文模态604

二 “俗而不俗”:曲体文学的审美特征606

1.“词采”的“机趣”608

2.宾白的价值与审美要求610

三 戏曲文学的语文模态与人物形象的关系614

第三章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古代戏曲批评的深化与新变619

第一节 金批《西厢》的理论性质620

一 “文人把玩之《西厢》”620

二 “知文”:超越历史的理解与对话626

第二节 文心、文理、文法:金氏的三维理论构架630

一 金氏阐发的“文心”631

1.“我之欲写”与“以鸿钧为心”631

2.“善游”与“别才”、“别眼”635

3.“无”的意味638

二 金氏阐明的“文理”645

1.“换笔”与“妙文”645

2.“曲折”与“极微”651

三 金氏所述的“文法”654

第三节 《西厢记》戏剧文学论659

一 《西厢记》非“淫书”660

二 《西厢记》结构组织与人物形象分析662

1.金氏的《西厢记》总体结构观662

2.《西厢记》结构组织与人物形象667

第四章 清代曲学的“复古”与历史学曲学的萌生674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复古”674

一 戏剧文学“风化”观的泛滥674

二 清代曲学“复古”意识中的“新意”678

1.传奇创作中的“历史剧”意识678

2.词、曲比较论与散曲文学“尚雅”观684

第二节 历史学曲学研究的萌生692

一 清代文献学的曲学693

二 历史学的曲学研究694

1.《雨村曲话》与《雨村剧话》694

2.焦循的《剧说》与《花部农谭》697

3.叶燮姝《今乐考证》700

第五章 王国维、吴梅的曲学研究:古代曲学的终结与现代曲学的起步704

第一节 吴梅曲学:古代曲学的殿军705

一 吴梅曲学的学术指向与基本框架705

二 吴梅曲学的性质与意义707

第二节王国维:现代历史学曲学的开山710

一 王国维考述的戏剧形态史及其逻辑构架712

二 王国维的元剧研究723

1.元剧之渊源723

2.元剧之时地725

3.元剧之文章728

最后的结语737

后记740

征引参考书目举要745

1997《中国古代曲学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昌集著 1997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