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试用教材 作物栽培学 南方本 上》求取 ⇩

目录1

绪论1

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1

二、作物的概念和分类2

三、我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3

四、作物产量和生产潜力6

五、我国农作物生产区划及世界农作物生产简况10

二、水稻的生产概况18

一、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8

第一节 概述18

第一章 水稻18

第一篇 粮食作物18

三、我国水稻分布与区划21

第二节 稻种的起源、类型及演变23

一、栽培稻种的起源23

二、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和类型24

三、栽培品种的形成及其发展30

第三节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31

一、水稻的一生和产量的形成31

二、水稻发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33

三、种子的发芽和出苗39

四、叶的生长42

五、分蘖47

六、茎的生长50

七、根的生长54

八、稻穗的发育59

九、开花受精与结实67

第四节 水稻高产的土、肥、水条件70

一、水稻高产的土壤70

二、水稻的需肥特性和施肥原则73

三、水稻的需水特性和灌溉原则78

第五节 水稻的栽培技术82

一、育秧82

二、合理密植和移栽101

三、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105

四、拔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114

五、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126

六、连作晚稻的栽培特点132

七、单季晚稻的栽培特点135

一、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的繁殖技术139

第六节 杂交水稻的制种和栽培139

二、杂交水稻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148

第二章 小麦(附大麦、小黑麦)173

第一节 概述173

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173

二、世界小麦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173

三、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技术的改革174

四、我国小麦分区176

一、小麦种的起源及其演变180

第二节 小麦的种和变种180

二、我国小麦的变种184

第三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186

一、小麦的阶段发育186

二、发芽和出苗188

三、根的生长191

四、叶的生长192

五、分蘖的生长196

六、茎的生长199

七、穗的分化和发育202

八、抽穗开花结实208

九、小麦的生长期214

第四节 小麦栽培技术214

一、创造小麦高产稳产的土、肥、水条件214

二、选用良种222

三、合理密植223

四、播种225

五、出苗分蘖期田间管理227

六、拔节孕穗期田间管理231

七、抽穗成熟期田间管理234

八、收获与贮藏235

九、晚播麦、移栽麦、夏秋播麦栽培要点236

第五节 大麦239

一、概述239

二、大麦的分类239

三、大麦的生长发育特点240

四、栽培要点244

第六节 小黑麦245

一、概述245

二、小黑麦的特性及其适应地区245

三、栽培要点247

第一节 概述248

一、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248

第三章 玉米248

二、我国玉米栽培简史及分布249

三、玉米的生产概况250

第二节 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251

一、玉米的类型251

二、玉米的生长发育251

三、玉米的生育期及其对温光的反应269

二、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与整地272

第三节 玉米栽培技术272

一、玉米的轮、间、套作272

三、玉米的施肥274

四、玉米的播种278

五、合理密植284

六、田间管理289

第四章 大豆297

第一节 概述297

一、发展大豆生产的重要意义297

二、生产概况298

三、大豆的起源及分布299

第二节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299

一、大豆的分类299

二、生长发育过程299

三、器官建成302

四、产量形成309

第三节 大豆栽培技术312

一、适时播种,合理密植312

二、大豆施肥313

三、灌溉排水318

四、田间管理的其他措施320

五、大豆留种、收获与贮藏321

第五章 甘薯323

第一节 概述323

一、甘薯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323

二、分布与生产概况324

第二节 甘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325

一、形态特征325

二、生育过程326

三、块根的形成与膨大327

四、甘薯地上部茎叶生长与地下部块根产量的关系331

五、甘薯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34

第三节 甘薯的繁殖特性与育苗337

一、甘薯的繁殖特性337

二、薯块育苗337

三、薯蔓育苗343

第四节 甘薯大田栽培344

一、选用良种344

二、深耕和垅作345

三、施肥346

四、合理密植347

五、栽插349

六、田间管理351

第五节 收获与贮藏354

一、收获354

二、贮藏354

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361

二、马铃薯的分布和发展361

第一节 概述361

第六章 马铃薯361

三、我国马铃薯的栽培区划362

第二节 马铃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364

一、马铃薯的分类364

二、马铃薯的形态特征364

三、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367

四、马铃薯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70

五、马铃薯的退化及其防止373

一、轮作与间、套种376

第三节 马铃薯栽培技术376

二、整地及施基肥377

三、种植378

四、田间管理381

五、收获383

六、秋马铃薯栽培特点383

七、马铃薯实生苗的繁殖和利用385

第四节 马铃薯的贮藏387

一、块茎在贮藏期中的生理、生化过程387

二、块茎安全贮藏的基本条件及其控制387

三、贮藏方法388

四、抑制块茎早期萌芽388

1979《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试用教材 作物栽培学 南方本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南京农学院,江苏农学院主编;华中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华南农 197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