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949-1952 农村经济体制卷》求取 ⇩

第一部分 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3

一、新区土地改革的客观依据——旧中国农村的经济关系3

(一)土地占有关系3

总序6

凡例6

前言6

目录6

(二)租佃关系10

(三)雇佣关系21

(四)高利贷剥削25

(五)捐税剥削30

(六)封建土地制度必须改革34

(一)《土地改革法》颁布前华北、河南部分地区的土地改革36

1.华北部分地区的土地改革3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制定和颁布36

2.河南部分地区的土地改革47

3.为新区土改提供了经验56

(二)《土地改革法》的酝酿经过64

1.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征询各地对制定新土地政策的意见64

2.各地对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征询意见的讨论和答67

67

3.改变富农政策的典型调查74

(三)《土地改革法》的内容和说明77

(四)各阶层对《土地改革法》的反映99

1.已土改区各阶层的反映99

2.未土改区各阶层的反映103

(五)《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的发布109

三、新区土地改革的准备阶段——清匪反霸和减租退押斗争130

(一)清匪反霸斗争130

1.新解放区土匪恶霸活动猖獗130

2.清匪反霸的基本政策134

3.设立人民法庭141

(三)减租退押斗争146

1.减租退押的基本政策146

2.减租退押的经过160

3.减租退押与保护私营工商业169

4.农村债务纠纷的处理174

(三)清匪反霸和减租退押斗争的收效179

1.政治上的收效179

2.军事上的收效180

3.经济上的收效183

四、新区土地改革运动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开展187

(一)土地改革运动的组织与领导187

1.成立土改委员会187

2.组织土改工作队193

3.建立与健全农民协会195

4.领导干部深入土改第一线203

(二)《土地改革法》的具体实施206

1.大区土地改革实施办法的发布206

2.土地改革全面开始前的典型试验214

(三)各大区土地改革的开展概况218

1.土地改革的方法与步骤218

2.一般地区的土地改革224

3.经过土地革命的老苏区的土地改革232

4.实行过土地改革的解放区和恢复区的调整土地236

(四)土地改革中的违法与反违法斗争243

1.地主在土地改革中的各种违法活动243

2.对严重违法地主绳之以法244

(五)土地改革政策在实践中逐步完善253

1.没收分配政策的完善253

2.划分农村阶级成份政策的完善259

1.各族农民迫切要求实行土地改革273

五、新区农村若干特殊土地问题的解决273

(一)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问题273

2.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的指导思想274

3.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土地改革276

4.内蒙古西部蒙古族地区的土地改革280

5.云南、贵州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284

6.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的主要经验289

(二)城市郊区土地问题291

1.城市郊区土地关系的特点291

2.城市郊区土地改革的政策297

3.城市郊区土改中碰到的问题及其解决304

4.土改后城市郊区农村的变化310

(三)侨乡土地问题313

1.侨乡的经济和土地状况313

2.对华侨土地财产的处理办法318

3.审慎处理侨眷的阶级成份323

4.土改后侨乡的新气象328

(四)宗教土地问题330

1.寺庙土地330

2.教堂土地335

(五)盐区、渔区土地问题336

1.盐区土地336

2.渔区土地345

(六)山林问题351

1.山林的分布与占有状况351

2.山林的没收、征收与分配357

3.纠正山林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363

4.山林改革与育林、护林相结合365

六、土改复查,确定地权369

(一)土改复查的必要性369

1.土地改革运动发展的不平衡369

2.土地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遗留问题373

1.打退地主阶级的反攻倒算379

(二)土改复查的内容和方法379

2.整顿农村基层组织381

3.纠正漏划和错划的阶级成份390

4.处理果实分配不公392

5.土改复查后三类乡的变化393

(三)确定地权,巩固土改成果394

1.颁发土地证394

2.举办土改展览会399

3.加强对地主的管制和改造401

七、土地改革的伟大胜利403

(一)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403

1.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403

2.各阶级土地占有关系发生根本变化410

1.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414

(二)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414

2.农民生活明显改善418

3.农民购买力逐步提高419

(三)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422

1.农村群众性组织迅速发展壮大422

2.农村人民民主政权日益巩固424

3.大批农村青年踊跃报名参军425

(四)掀起了学习文化的热潮,促进了农村的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426

1.农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426

2.农村文艺团体纷纷建立428

3.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429

八、土地改革的基本经验431

(一)关于有领导地放手发动群众的问题431

1.坚定地依靠贫雇农和团结中农431

2.个别发动与集体发动相结合435

3.防止和克服发动群众中的错误倾向438

1.富农在经济上受到保护447

(二)关于保存富农经济的问题447

2.富农在政治上得到中立448

3.保存富农经济的历史作用450

(三)关于土改与生产相结合的问题453

1.正确处理土改与生产的关系453

2.颁布与实施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454

3.土改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463

(四)关于加强城市中土地改革的意义和政策的宣传问题467

第二部分 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475

一、土改后农村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475

(一)农民经济地位上升,农村呈现中农化趋向475

1.老解放区情况475

2.新解放区情况478

1.部分农民耕牛、农具、种子等匮乏480

(二)部分农民在生产上和生活上仍有困难480

2.部分农民生活困难482

(三)农村中新的买卖土地、租佃、雇佣和借贷关系的发生485

1.买卖土地关系485

2.租佃关系489

3.雇佣关系491

4.借贷关系494

二、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方针和规划499

(一)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有关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指示和决议499

(二)中央领导人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论述511

三、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513

(一)我国农村原有的劳动互助组织513

(二)农业互助组的兴起520

1.老区互助组的巩固和提高520

2.新区互助组的建立530

3.几个典型的互助组536

(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552

1.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经过和经验552

2.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和种类560

3.几个有代表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562

(四)三年恢复时期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概况579

1.东北区579

2.华北区582

3.华东区584

4.中南区586

5.西北区588

6.西南区591

7.三年恢复时期全国和各省市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统计594

四、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组织与领导工作598

(一)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领导机构的设立598

(二)关于地主、富农、小土地出租者等加入互助合作组织的规定601

(三)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609

(四)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出现的争论和主要偏向614

1.一场否定与肯定农民土地私有制的争论614

2.运动中急躁冒进偏向的发生与纠正618

(五)国家对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经济扶持631

1.工业扶持631

2.商业扶持633

3.财政扶持639

4.金融扶持642

五、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三大原则及其实施647

(一)组织上实行自愿原则647

1.入社(组)与出社(组)自由647

2.典型示范,充分酝酿649

(二)经营上实行互利原则652

1.土地入股和生产投资652

2.评工记分658

3.男女同工同酬662

4.分红原则665

5.公积金、公益金的征集和使用669

(三)管理上实行民主原则674

1.民主管理的意义和内容674

2.民主管理的制度和成就679

六、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劳动和财务管理683

(一)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劳动管理683

1.劳动管理制度的确定683

2.农业生产计划的制定690

3.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途径695

(二)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财务管理703

1.财务预算的编制703

2.会计制度的建立705

3.物资保管工作的加强716

七、“组织起来”优越性的初步显示718

(一)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718

(二)有利于统一使用劳动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722

(三)有利于集中资金、人力和畜力,克服个体农民723

扩大再生产的困难723

(四)有利于农副结合,增加农民收入726

(五)有利于农民学习政治和文化,培养农民的集体主义思想728

第三部分 国营农场的创办735

一、国营农场的方针任务和组织领导735

(一)国营农场的方针任务735

(二)国营农场的组织领导738

1.国营农场的建场条件738

2.国营农场的组织机构739

(一)国营农场的建立745

1.东北区745

二、国营农场的建立和发展745

2.华北区747

3.中南区756

4.华东区758

5.西北区761

6.中央农业部直属农场766

(二)国营农场三年发展概况770

1.三年发展综述770

2.三年发展统计773

(三)几个办得较好的国营农场773

三、国营农场的生产经营管理785

(一)生产管理785

(二)技术管理792

(三)民主管理795

(四)工资管理及奖惩制度799

1.经营管理不善805

(五)国营农场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805

2.生产缺乏计划性810

3.基本建设带有盲目性812

4.组织机构不健全816

四、国营农场的财务会计制度816

(一)财务制度816

(二)会计统计制度819

(三)出纳制度824

五、国营农场的政治思想工作826

(一)国营农场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教育826

(二)国营农场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830

六、国营农场的示范作用834

(一)向农民传授耕作技术834

(二)帮助农民推广优良品种和防止病虫害838

(三)促进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841

附录:本卷所用部分资料书目索引846

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949-1952 农村经济体制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 1992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