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下》
作者 | 舒新城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106 |
出版时间 | 198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707011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319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六章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体系的形成和演变(下)787
第九节女子教育789
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附女学堂试办略章)(1897)789
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1907)792
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折(附章程)(1907)802
第十节社会教育811
教育部公布半日学校规程(1914)811
教育部公布通俗教育研究会章程(1915)812
教育部公布通俗教育讲演所规程(1915)814
教育部公布通俗教育讲演规则(1915)816
教育部转发露天学校简章及规则(1916)817
第十一节满蒙藏族教育819
清帝谕八旗子弟注重学习骑射、清语(1843)819
陆军贵育学堂试办章程(节录)(1907)820
学部咨宪政编查馆准满蒙文高等学堂咨送章程文(附章程)(1908)822
教育部公布蒙藏学校章程(附补习专科和预备科章程)(1913)829
第十二节华侨教育832
学部奏拟请派员赴美筹办侨民兴学事宜折(1907)832
教育部公布侨民子弟回国就学规程(1914)833
教育部调查华侨学务事项(1915)834
黄炎培: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1917)850
第十三节勤工俭学和工学互助867
留英俭学会意趣书(1912)867
留法勤工俭学会(节录)(1917)869
留美中国学生工读会简章(1917)874
蔡元培:国外勤工俭学会与国内工学互助团(1920)876
工读互助团募款启事(1920)878
工读互助团简章(1920)879
革命长辈谈勤工俭学(节录)880
第七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几种教育思想883
第一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改良主义教育思想883
冯桂芬:改科举议(1861)883
冯桂芬:采西学议(1861)886
郑观应:考试(1884)889
郑观应:学校(1892)894
郑观应:西学(1892)896
康有为:大同书(《去家界为天民》部分节录)(1891)899
康有为等:公车上书(节录)(1895)908
谭嗣同:论变科举,兴学校(1894)911
谭嗣同:上欧阳瓣?师论兴算学书(节录)(1895)914
陈炽:学校(1896)921
梁启超:论科举(1896)922
梁启超:上南皮张尚书论改书院课程书(1896)925
梁启超:学校总论(1896)927
梁启超:与林迪臣太守论浙中学堂课程应提倡实学书(1897)935
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1902)937
梁启超: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1917)944
徐勤:中国除害议(1897)951
张之洞:劝学篇(节录)(1898)961
张謇:通州师范学校议(1902)974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节录)(1902)979
严复:救亡决论(1903)984
严复:西学通门径功用说994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1906)997
王国维:教育小言十二则(1906)999
第二节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1003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节录)(1894)1003
孙中山:民国教育家之任务(1912)1004
孙中山:女子教育之重要(1912)1006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及方法(节录)(1912)1007
孙中山:建国方略(1918)1008
孙中山:改造中国之第一步只有革命(1919)1012
邹容:革命之教育(1903)1015
陈天华:警世钟(节录)(1904)1017
陈天华:猛回头(节录)(1904)1019
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1020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7)1027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1917)1029
蔡元培: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1918)1034
蔡元培:劳工神圣(1918)1037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1918)1037
蔡元培:答林琴南书(节录)(1919)1040
蔡元培:在平民夜校开学日的演说(1920)1040
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1920)1042
范源廉:说新教育之弊(1914)1047
范源廉:今日世界大战中之我国教育(1914)1052
第三节封建复古的教育思想1057
袁世凯:注重德育整饬学风令(1913)1057
汤化龙:上大总统言教育书(1914)1058
教育部饬京内外各学校中小学修身及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务以孔子之言为指归文(1914)1059
林纾: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节录)(1919)1061
第八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1063
第一节帝国主义者在中国开办学校进行文化侵略1063
[日]哈拉达:论日本在华之教育势力(节录)(1905)1063
学部咨各省督抚为外人设学无庸立案文(1906)1065
[日]大阪《每日新闻》:论日本宜设大学于中国东北各省(1907)1065
甘作霖译:英德在中国兴学之比较(1914)1067
日人在南满之教育事业(1914)1070
陈俶达译:欧美人在中国之教育的设施(1921)1071
第二节帝国主义者利用庚子赔款进行文化侵略1092
岑春煊:奏请将晋省赔款五十万两交英人设学折(1902)1092
外务部、学部:会奏派遣学生赴美谨拟办法折(1909)1095
许先甲:遣派赔款留美学生办法管见(1914)1097
[美]宾德(Silas Bent):美国退还赔款记详(1918)1100
清华大学经济系二年级银行专修科团支部:美帝退还庚款的阴谋1104
1981《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舒新城编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留学教育
- 199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教育史
- 1985.03 教育開発研究所
-
- 中国近代教育史
- 1983.6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 652 近代中国教育史料
- 台湾:文海出版社
-
- 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
- 1983
-
-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下编
- 1978
-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
- 196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下
- 196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下
- 1981 台湾:文海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第3卷
-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第1卷
-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