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微生物学讲义 附表》求取 ⇩

甲、微生物学发展史2

乙、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2

1.显微镜术及光学原理2

第一章 绪论2

① 明视野显微镜及染色技术5

② 相差显微镜5

③ 萤光显微镜5

④ 电子显微镜5

2.微生物培养法5

(c)增殖培养基8

3、微生物保藏法8

④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8

(e)鉴别培养基8

(d)选择培养基8

(a)合成培养基及天然培养基8

(b)液体培养基及固体培养基8

③ 培养基的类型8

② 培养基的成份8

① 微生物的组成成份8

① 斜面低温法9

② 甘油冰冻法9

③ 冰冻干燥法9

4.灭菌法及消毒法9

③ 辐射法11

④ 化学药剂法11

② 过滤法11

甲、生物体的一般特性11

1.细胞性生物11

第二章 原生生物界11

(d)低温杀菌法11

(c)间歇蒸煮法11

(b)加压蒸气法11

(a)干热法11

① 加热法11

2.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12

3.非细胞性生物一病毒12

乙、原生生物的类别12

1.原核原生生物13

2.真核原生生物14

① 藻类18

② 原生动物类18

③ 真菌类18

第三章 细菌的结构及生长18

甲、细菌结构18

1.荚膜20

2.细胞壁20

3.细胞膜24

4.鞭毛27

5.?毛30

6.细胞内含物31

7.核糖体32

8.核质体33

乙、细菌生长35

1.生长测定法35

2.生长规律36

② 细胞数的测定36

① 细胞量的测定36

① 延滞期39

② 对数期39

③ 稳定期39

④ 衰亡期39

3.算术级数的生长39

4.连续培养39

5 同步生长42

① 营养基质浓度44

6.环境条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44

②水及游离子48

③温度49

④氢离子浓度52

⑤氧气52

⑥辐射53

(a)电离辐射56

(b)紫外辐射56

(c)可见光线56

第四章 代谢作用56

甲、生物能量学(分解产能及光合产能)56

1.热力学原理56

2.能量转移媒解(腺三磷及辅酶Ⅰ、Ⅱ)57

① 化能异养细菌59

3.能量产生之基本步骤59

(a)发酵生产能(糖酵解作用,即EMP途径)(b)呼吸性产能(三羧酸或柠檬酸循环作用)② 化能自养细菌63

③ 光能细菌63

(a)放氧性(植物型)光合作用65

(b)非放氧性(细菌型)光合作用65

乙、合成作用:65

1.合成作用的三个先决条件65

① 能量(腺三磷)66

② 还原剂(NADP·H2)66

(a)化能异养细菌67

(b)化能自养细菌67

(c)光能细菌67

③ 简单有机或无机物质67

① 核苷酸及脱氧核苷酸的合成过程69

2.前体物合成过程69

(e)硫69

(f)其他无机物69

(d)磷69

(c)氮69

(b)氢 氧69

(a)碳69

② 氨基酸的合成过程71

③ 卟啉、单糖及脂肪酸的合成过程72

3.聚合物(高分子)合成过程73

① 多糖类73

② 脂肪类74

(a)聚β—羟基丁酸76

(b)磷酸脂76

(c)异戊二烯76

③ 核酸类76

(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及合成过程76

(b)核糖核酸的结构及合成过程79

④ 蛋白质84

(a)蛋白质合成作用的起始阶段85

(b)蛋白质合成作用的延伸阶段86

(c)蛋白质合成作用的终止阶段89

4.分解作用与合成作用的相互关系90

(a)制造烯醇式草酰乙酸91

(b)制造烯醇式磷酸丙酮酸92

丙、调节作用93

1.酶合成的调节作用94

① 酶合成的诱导作用96

② 酶合成的阻遏作用97

2.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末端产品抑制作用)100

(a)分解物阻遏作用100

(b)末端产品阻遏作用100

3.核酸合成的调节作用105

① 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调节作用105

② 核糖核酸合成的调节作用108

第五章 病毒109

甲、引言109

2.病毒的化学成份110

1.病毒形态110

乙、病毒的一般性质110

3.病毒核酸的特性111

4.病毒的复制116

5.病毒分类118

丙、噬菌体118

1.噬菌体的种类及一般性质118

2.烈性噬菌体122

① 双链DNA烈性噬菌体122

(a)噬菌体T7123

(b)噬菌体T4126

② 单链DNA烈性噬菌体128

③ 单链RNA烈性噬菌体129

3.温和噬菌体130

① 入噬菌体130

② 其他温和噬菌体134

丁、动物病毒135

戊、植物病毒及类病毒(VIROID)137

第六章 遗传与突变139

甲、引言139

1.遗传物质——核酸139

① 肺炎双球菌实验139

② 噬菌体T2实验140

③杂种烟草花叶病毒实验140

2.突变140

1 正性变种及负性变种140

2 乳糖操纵子内各种基因的突变148

乙、突变的化学基础148

1.化学诱变剂149

① 碱基类似物149

① 短波辐射150

2.物理诱变剂150

③ 艾姆氏试验150

② 体外化学诱变剂150

(a)光复活作用153

(b)黑暗修复作用153

② 加热153

3.碱基的增补及删除作用(移码突变)153

4.抑制性突变154

① 基因内抑制性突变154

② 基因外抑制性突变155

丙、突变的本质156

1.自发性156

① 彷徨试验156

② 影印接种试验157

2.群体动态157

3.选择与适应160

丁、遗传互补作用160

2.基因内补作用161

1.基因外补作用161

戊.遗传重组162

1.细菌重组的一般特性及重组模型162

2.转化作用165

3.转导作用168

① 普遍性转导作用168

② 特异性转导作用169

4.接合作用171

5.接合作用及转导噬菌体在遗传工程学上的应用(分离乳糖操纵子实验)175

己、质粒176

庚、噬菌体遗传180

第七章 细菌分类182

甲、细菌分类原则182

1.种、属及双名法182

2.阶级分类法183

4.遗传分类法184

① DNA的碱基组份分析184

3.数值分类法(亚当氏分类法)184

② 核酸杂合法186

③ 血清反应法188

乙、细菌的主要类群189

1.光合菌189

① 蓝色光合菌190

② 紫色光合菌190

③ 绿色光合菌190

2.?细菌190

3.有鞘菌190

4.芽细菌及柄细菌191

5.螺旋体191

6.螺菌191

7.革兰氏阴性好气杆菌及球菌191

12.革兰氏阴性化能自养菌192

11.革兰氏阴性嫌气球菌192

10.革兰氏阴性球菌及短杆菌192

9.革兰氏阴性嫌气菌192

 8.革兰氏阴性兼性嫌气杆菌192

13.产甲烷菌193

14.革兰氏阳性球菌193

15.产内生孢子杆菌及球菌193

16.革兰氏阳性杆菌194

17.放线菌及附属菌类194

18.立克次氏体195

19.枝原体195

丙、鉴定细菌类别的几个基本步骤195

第八章 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作用197

甲、微生物种间的关系197

1.互生关系197

2.拮抗关系197

3.共生关系197

1.共生关系198

乙、微生物与植物及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98

4.寄生关系198

2.寄生关系199

丙、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原理199

1.侵袭力199

2.毒素199

① 外毒素200

② 内毒素200

丁、人体对微生物的防御机制200

1.非特异性防御机制201

① 炎症反应及吞噬作用203

② 非免疫性补体作用203

③ 干扰素作用203

2.特异性防御机制(免疫力)203

① 引言203

② 抗体的性质204

③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作用206

(c)免疫球旦白的抗体活性206

(b)免疫球旦白的构造206

(a)免疫球旦白的种类206

(a)沉淀反应208

(b)中和反应208

(c)凝集反应208

(d)吞噬细胞及补体结合反应208

④ 抗体的产生208

(a)与免疫有密切关系的两种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胸腺淋巴细胞)(b)浆细胞(c)初次反应及再次反应(回忆反应)(d)胸腺淋巴细胞⑤ 过敏现象(变态免疫反应)211

(a)速发型反应211

(b)缓发型反应211

⑥ 免疫的应用211

(a)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212

(b)治疗应用(人工、被动免疫)212

(c)诊断应用212

(d)在微生物分类上的应用212

戊、化学治疗法212

1980《基础微生物学讲义 附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加拿大)仇大健编著 1980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