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辅导》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3

第二部 分哲学名词简释4

哲学4

世界观4

方法论4

人生观4

哲学的党性原则4

马克思主义5

列宁主义5

毛泽东思想5

马克思主义哲学5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6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6

五行7

经院哲学7

绝对观念8

德国古典哲学8

培根9

黑格尔9

费尔巴哈10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11

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11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是什么?12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3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创立发展的?14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和何?16

6.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17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知识介绍18

细胞学说18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9

生物进化论19

控制论20

信息论20

基本粒子及其层子模型21

人工合成胰岛素22

李四光22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23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4

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25

第二国际机会主义25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27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28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28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28

第二节 物质的存在形式29

第三节 意识及其能动作用30

第二部分 哲学名词简释30

唯物主义30

朴素唯物主义31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2

庸俗唯物主义32

辩证唯物主义32

唯心主义33

主观唯心主义33

客观唯心主义33

唯意志论34

唯我论34

物质34

本原34

一元论35

二元论35

宿命论35

运动35

静止35

相对主义35

诡辩论36

空间和时间36

有限与无限36

规律37

意识37

思维形式37

自觉的能动性37

泰勒斯37

德谟克利特38

贝克莱38

笛卡儿39

康德40

克拉底鲁40

拉美特利41

陆象山41

王阳明42

朱熹42

庄子43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44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有何重要意义?44

2.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5

3.怎样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46

4.什么是时间和空间?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有何意义?47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怎样?掌握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48

6.精神、意识、思维、思想、认识、主观之间有何异同?49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知识介绍50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50

近代原子论51

电子的发现52

实物和场53

类星体53

脉冲星54

红外源54

等离子态和超固态55

反粒子和反物质55

真空56

星云假说56

3°K微波背景辐射57

脱氧核糖核酸58

宏观和微观58

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58

唯能论60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绝对零度60

宇宙热寂论61

哥白尼和日心说62

布鲁诺63

伽利略63

四维世界64

原子秒64

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和黎曼几何学65

牛顿及其绝对时空观65

地球与太阳66

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总星系67

大爆炸宇宙学68

夸克幽禁假说68

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69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70

人脑70

电脑71

罗马教皇和宗教法庭71

吴魏赤壁之战71

奥斯特里茨战役72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72

第三章 对立统一规律74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74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75

第二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76

第三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77

第四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78

第二部分 哲学名词简释79

辩证法79

朴素辩证法79

唯心辩证法79

唯物辩证法79

形而上学80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80

联系80

发展81

根据和条件81

唯条件论81

两种发展观81

本质联系82

非本质联系82

进化论82

庸俗进化论82

内因和外因83

概念83

范畴83

对立统一规律83

矛盾84

矛盾的同一性84

矛盾的斗争性84

转化84

平衡与不平衡84

均衡论85

矛盾的普遍性85

矛盾的特殊性85

一分为二85

一点论85

个别和一般85

共性和个性86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86

基本矛盾86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87

重点论87

两点论87

折衷主义87

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88

董仲舒88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89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89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90

3.联系、运动、变化、发展、过程有什么异同?91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怎样?学习它有何实践指导意义?92

5.运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关系。93

6.什么是主要矛盾?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94

7.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95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知识介绍96

系统论96

林耐及其“宇宙不变论”97

同化和异化97

遗传和变异97

第一推动力98

数学中的矛盾98

机械运动中的矛盾99

物理运动中的矛盾99

化学运动中的矛盾99

生物运动中的矛盾100

社会运动中的矛盾100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101

第四章 质量互变规律102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102

第一节 质、量、度102

第二节 质变和量变103

第二部分 哲学名词简释104

104

属性104

105

105

规定性105

关节点106

量变106

质变106

飞跃106

质量互变规律107

部分质变107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108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108

1.如何理解“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度”有何实践意义?108

2.怎样理解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掌握质量互变规律有何指导意义?109

3.怎样理解质量互变形式的多样性?110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知识介绍111

居维叶及其激变论111

基本粒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112

右倾机会主义112

左倾机会主义113

改良主义114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114

第五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116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116

第一节 辩证的否定116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117

第二部分 哲学名词简释118

肯定与否定118

辩证的否定118

扬弃118

否定之否定118

循环论119

间断性和非间断性119

新生事物119

旧事物120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120

1.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了解它有什么实践意义?120

2.怎样理解事物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掌握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指导意义?120

3.掌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有什么意义?122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知识介绍123

拉瓦锡及其氧化说123

斯达尔及其燃素说124

光的微粒说124

光的波动说125

光量子说125

化学元素周期律126

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126

拉斐尔127

孔夫子128

孙中山129

岳飞及其《满江红》129

文天祥及其《过零丁洋》130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131

第六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32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132

第一节 现象和本质133

第二节 形式和内容133

第三节 原因和结果134

第四节 偶然性和必然性135

第五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135

第二部分 哲学名词简释136

现象和本质136

假象137

错觉137

形式和内容137

形式主义138

原因和结果138

必然性和偶然性139

必然和自由140

决定论140

非决定论140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141

目的论141

蒙昧主义141

可能性和现实性142

不可能性142

现实可能性142

抽象可能性142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142

1.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如何通过现象把握本质?142

2.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二者关系?144

3.如何理解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学习这一原理对我们的学习、工作有何指导意义?145

4.怎样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掌握必然性,注意偶然性对于科学研究有何指导意义?146

5.如何运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148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知识介绍150

数学上的函数关系150

测不准关系151

海洋潮汐151

永动机152

弗莱明152

赫歇尔153

或然率153

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154

佛教及其因果报应154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156

第七章 认识和实践157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15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158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158

第三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159

第四节 真理160

第五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161

第二部分 哲学名词简释162

认识162

认识论162

认识路线162

唯物主义认识论162

唯心主义认识论163

反映论163

可知论163

不可知论16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64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164

实践165

科学实验165

主体与客体166

科学预见166

感性认识167

理性认识167

感觉167

知觉167

表象168

概念168

判断168

推理168

唯理论168

经验论169

教条主义169

经验主义169

辩证逻辑170

归纳和演绎170

分析和综合170

具体和抽象171

真理和谬误172

客观真理172

具体真理17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73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174

绝对主义174

相对主义174

思想路线175

思想体系176

实事求是176

主观主义176

调查研究176

柏拉图177

荀况178

休谟179

鲁一士179

胡适181

马赫181

波格丹诺夫182

扬雄183

詹姆士184

伊壁鸠鲁185

王充185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186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同旧哲学的认识论有什么区别?186

2.认识来源于实践,为什么还要强调认真读书?187

3.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各自经过哪些具体阶段和环节?188

4.怎样理解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及其它们在认识中的作用?190

5.怎样理解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及其它们在认识中的作用191

6.怎样理解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192

7.如何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及其辩证关系194

8.如何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6

9.怎样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198

10.为什么说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199

1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200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科学知识201

康德的“自在之物”201

阿基米德和浮力定律202

鲁班和锯的发明202

竺可桢及其物候学理论203

第谷与开卜勒204

开卜勒204

海王星的发现204

欧几里德几何学205

能量守恒定律205

生物遗传基因学说206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206

E=mc2公式207

古典力学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关系207

宇称守恒定律和宇称不守恒假说208

陆游209

《墨经》210

托勒密的地心说210

法拉第211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212

第八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13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213

第一节 社会存在及其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214

第二节 社会意识及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215

第三节 社会意识诸形式215

第二部分 哲学名词简释217

社会存在217

社会意识217

社会217

历史观217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17

历史唯物主义218

历史唯心主义218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218

地理环境218

人口因素219

地理环境决定论219

生产方式219

个人意识219

群体意识219

社会心理219

社会意识形式220

艺术220

道德220

原始社会道德220

奴隶主阶级道德221

奴隶阶级道德221

地主阶级道德221

三纲五常222

农民阶级道德222

资产阶级道德222

共产主义道德223

人道主义223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224

宗教225

政治和法律思想225

科学225

自然科学226

社会科学227

爱尔维修227

孟德斯鸠228

斯宾塞228

马尔萨斯229

新马尔萨斯主义229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229

1.唯物史观的创立有什么重大意义?229

2.为什么说社会发展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230

3.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什么?231

4.怎样认识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特点和作用?232

5.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233

6.应该怎样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234

7.如何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剖析“人都是自私的”错误观点?235

8.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资本主义人道主义有何本质区别?它和共产主义道德关系怎样?236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知识介绍238

管仲238

鲍敬言及其“无君论”239

王小波239

方腊239

钟相240

欧洲文艺复兴240

禁欲主义241

天赋人权论242

美国《独立宣言》242

法国的《人权和公民宣言》243

第三次工业革命243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244

第九章 社会基本矛盾246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246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47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47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248

第二部分 哲学名词简释249

社会基本矛盾249

生产力249

生产关系249

社会关系250

经济基础250

上层建筑250

社会形态250

社会制度250

原始公社制度250

奴隶社会制度251

封建社会制度251

资本主义制度251

社会主义制度251

共产主义社会252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252

1.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52

2.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53

3.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54

4.怎样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54

5.怎样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55

6.怎样通过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矛盾的特点认识国家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256

7.如何运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历史趋势?257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知识介绍257

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257

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258

信息科学258

材料科学258

运筹学259

系统工程259

生物工程259

当代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259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260

第十章 阶级、国家、革命261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261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262

第二节 国家263

第三节 社会革命264

第二部分 哲学名词简释264

阶级264

阶层265

奴隶阶级265

奴隶主阶级265

地主阶级265

农民阶级266

无产阶级266

资产阶级266

社会结构267

阶级斗争267

资产阶级人性论268

自由、平等、博爱268

国家268

国家的职能268

无产阶级专政269

国体269

政体269

民主269

资产阶级民主270

社会主义民主270

社会主义法制270

社会革命271

无产阶级革命271

卢梭271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272

1.什么是阶级和阶级斗争?怎样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和阶级斗争?272

2.为什么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73

3.怎样运用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理说明加强我军“三化”建设的重大意义?274

4.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的统一?联系我国实际说明如何理解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意义?275

5.如何运用社会革命的原理说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276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知识介绍277

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277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278

第十一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80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280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81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81

第二部分 哲学名词简释282

人民群众282

群众观点282

群众路线283

宿命论283

命令主义283

尾巴主义283

杰出人物283

无产阶级领袖283

个人崇拜284

梁启超284

尼采284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284

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84

2.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285

3.热爱领袖、维护领袖的权威和个人崇拜的界限何在?为什么既要反对个人崇拜又要反对否定任何权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287

4.怎样综合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288

5.怎样正确认识人的价值?289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知识介绍290

氾胜之和《氾胜之书》290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291

孙思邈和《千金要方》、《千金翼方》291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292

罗贯中及其《三国演义》产生过程292

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的产生过程293

毕昇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94

黄道婆和纺织技术的革新294

欧仁·鲍狄埃和《国际歌》295

秦始皇295

汉武帝296

唐太宗297

拿破仑一世298

华盛顿298

林肯299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300

第十二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301

第一部分 内容提示301

第一节 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302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02

第二部分 哲学名词简释303

社会进步303

文明303

物质文明304

精神文明304

人性304

历史循环论304

历史倒退论304

历史悲观主义304

必然王国304

自由王国305

第三部分 问题解答305

1.如何理解社会进步、文明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关系?305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306

3.“共产主义渺茫”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307

第四部分 自然、社会知识介绍308

空想社会主义308

科学社会主义309

汤因比310

第五部分 阅读书目311

附录一、哲学原理逻辑体系图表312

表一:哲学绪论逻辑体系图表312

表二:唯物论逻辑体系图表313

表三:唯物辩证法逻辑体系图表314

表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体系图表315

表五:唯物历观逻辑体系图表316

附录二、怎样解答哲学试题317

1986《哲学原理辅导》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长春地区军队院校教学协作中心政治教育协作区 1986 长春地区军队院校教学协作中心政治教育协作区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