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会意字研究》

一.概说1

1.题旨1

1.1《说文解字》的篆文体系1

1

1.2“结构—功能”分析方法4

1.3《说文》会意字的研究价值5

2.1严格定义会意字9

2.1.1“六书”说9

2.原则9

2.1.2成字部件与非字部件12

2.1.3独体字与合体字15

2.1.4会意字的标准17

2.1.5关于“变例”19

2.1.6关于“兼声”25

2.1.7关于其他非会意字34

2.1.8误训字的主要特点41

2.1.9会意字定义小结59

2.2明确切分下限60

2.3平面系联《说文》64

3.1收字68

3.程序68

3.2制卡69

3.3鉴别72

3.4确立参数项81

二.考析83

1.《说文》会意字数量考83

1.1 会意字总表83

1.2.1 兼声字字表113

1.2 取舍概况113

1.2.2 变形字字表124

1.2.3 由一个成字部件与其他非字部件所构字字表126

1.2.4 其他误训字字表129

1.3 古文字材料与书证148

2.《说文》会意字层次考148

2.1 单层会意字148

2.2 多重会意字149

3.1.1 独体构件与合体构件152

3.1.2 部首构件与非部首构件152

3.1 构件数量152

3.《说文》会意字构件考152

3.1.3 异常构件153

3.2 构件频度155

3.3 构件义素158

4.《说文》会意字结构考160

4.1 同体复重会意字161

4.1.1 表示复数161

4.1.2 表示强化162

4.1.3 表示派生新义162

4.1.4 关系位163

4.2 异体结合会意字164

4.2.1 并列结构165

4.2.2 陈述结构165

4.2.3 支配结构166

4.2.4 偏正结构166

4.2.5 施受结构166

5.有关部首考169

5.1 各部会意字比例169

5.2 部首的“分形”与“共形”186

5.3.1 互补分布189

5.3 部首的分布189

5.3.2 对比分布193

5.3.3 自由交替193

6.会意字词性考194

三.结论196

1.会意字的系统性196

1.1 会意字的区别性特征196

1.2 会意字的内部规律196

1.3 “六书”说的可行性198

2.1 部首的周遍性200

2.从会意字看《说文》形义体系200

2.2 部首的网络性201

2.3 部首的本义性202

2.4 形与义的辩证关系204

3.从会意字看汉字体系演化趋势206

3.1 会意造字法溯源206

3.2 会意造字法的局限性208

3.3 汉字体系的形声化208

4.结束语209

后记215

1996《说文会意字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石定果著 1996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说文解字研究法(1970 PDF版)
说文解字研究法
1970 华联出版社
文盲字汇研究(1947 PDF版)
文盲字汇研究
1947
甲骨文字研究(1952.09 PDF版)
甲骨文字研究
1952.09 人民出版社
甲骨文字研究(1952 PDF版)
甲骨文字研究
1952 人民出版社
水族文字研究( PDF版)
水族文字研究
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  现当代卷( PDF版)
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 现当代卷
语言文字研究( PDF版)
语言文字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
说文解字研究法( PDF版)
说文解字研究法
文学研究会小说选(1991 PDF版)
文学研究会小说选
1991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许慎与《说文解字》研究(1988 PDF版)
许慎与《说文解字》研究
198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小说文体研究(1988 PDF版)
小说文体研究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文字研究(1999 PDF版)
中国文字研究
1999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说文》汉字体系研究法(1999 PDF版)
《说文》汉字体系研究法
1999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  陶瓷卷(1995 PDF版)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 陶瓷卷
1995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象形会意字(1952 PDF版)
象形会意字
1952 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