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学衡派” 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

目录1

自序1

第一章 “学衡派”的人文景观——倾斜的学术天平1

一 激进与保守的内在紧张1

二 《学衡》杂志的基本过程与宗旨7

三 留美学子与前《学衡》15

四 刘伯明·东南大学·《学衡》17

五 吴宓·清华学校(大学)·《学衡》23

六 中华书局·《学衡》31

七 白璧德·人文主义·《学衡》36

八 《学衡》作者群43

九 《学衡》主要作者的个体命运52

十 《学衡》对新文学革命的批判与清算62

十一 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取向76

第二章 梅光迪的文化观念和文学态度——早期书信解读83

一 壮志未酬身先卒83

二 尊孔与为祖国辩护86

三 立志修身之道与社会关怀93

四 悲观情绪与心理变态是走向保守的内在因素99

五 与胡适讨论文学革命108

六 把胡适“逼上梁山”114

七 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认同125

八 加盟《学衡》与反对新文化运动133

第三章 植物学家胡先骕的人文情怀——早期诗文解读147

引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双重追求147

上篇: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153

一 批评《尝试集》153

二 首先引介白璧德思想到中国158

三 批评家的责任162

四 批评实践的两个极向166

五 文学的标准问题170

六 保守、偏至的历史起点183

七 三民主义文学的倡导188

八 旧体诗词的创作192

下篇:教育改革与思想文化的重建195

一 留学生问题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195

二 师范、党治、教会与中国教育202

三 赣省教育、博士考试及大学生人生观206

四 改造与重建211

第四章 吴宓的志业理想与人生悲剧——前期日记解读222

一 父子冲突与诗人理想223

上篇:志业与职业223

二 有志于报业227

三 对新文学革命的极端仇视231

四 文学与报业的双重企求237

下篇:人文主义理想与浪漫情怀241

一 意乱情迷241

二 内在冲突243

三 爱情理想的虚无246

四 虚伪的人文主义者252

五 感情生活上的浪漫主义者256

六 难以界说的新旧差异263

第五章 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极端取向——自杀的文化意义271

一 梁济自沉272

二 王国维投湖278

1999《回眸“学衡派” 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沈卫威著 1999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现代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1958 PDF版)
现代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
195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表现主义的文学(1928 PDF版)
表现主义的文学
1928
论现代派文学(1986 PDF版)
论现代派文学
1986
保守回帰(1981.06 PDF版)
保守回帰
1981.06 新評論
科学回眸( PDF版)
科学回眸
长春市:吉林音像出版社;长春市:吉林大学出版社
科学回眸( PDF版)
科学回眸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奥运回眸( PDF版)
奥运回眸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项保证(1984 PDF版)
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项保证
1984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命运(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命运
1997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现代资本主义的命运(1991 PDF版)
现代资本主义的命运
1991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文学的回眸与思考(1999 PDF版)
文学的回眸与思考
1999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保守主义(1986 PDF版)
保守主义
1986 北京:商务印书馆
保守主义(1998 PDF版)
保守主义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1995 PDF版)
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1995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1992 PDF版)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
199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