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派 文章法的总结与超越》求取 ⇩

目录引言1

深埋于历史尘土中的桐城文派 桐城文派的源流与分期 旧传统维护者的悲剧及对此再认识的必要第一章 在载道与崇文的两难选择中12

散文理论的艰难起步 尚用观念下的汉人创作与理论 六朝唯美的创作与形式主义文论 复古的唐宋文论形式主义再次高扬的明代文论第二章 桐城第一法——方苞(上)24

“言有物”的实质与时代成因 “言有物”的途径:人格与文章的统一 桐城文派:在道德自律下形成的职业文人团体 做人先于为文的利弊第三章 桐城第一法——方苞(下)40

以记叙文为对象的“言有序” 人事相称、常事不书等史学原则的文学化 唐宋派脉理精神理论的发展 雅洁风格第四章 “叛逆者”的开拓之功——刘大櫆57

不合标准的接班人对桐城家法的形式主义改造 神气与“活法” 在古代诗论与文论交叉点上产生的“因声求气”说 以诗论说文的先行者之误第五章 道与艺合 天与人一——姚鼐74

时代造就的理论建树 折衷文道的道与艺合 出儒入庄的天与人一 文学散文与非文学散文本质区别的发现 由方苞的简淡与刘大櫆的任情融会而成的“神韵”第六章 全盛时代及其危机——姚门弟子94

兼容并蓄的姚鼐与各有所长的弟子 切磋竞争之风带来的创作兴盛 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梅曾亮 细节描写与真实感情 力不从心的“文章因时”第七章 从桐城到湘乡——曾国藩112

雄肆之风 合“有所法”与“有所变”于一身的曾国藩 纪实散文的先驱者 深识高见与爽直明快 咫尺万里的结构法 诙诡之趣第八章 马背上的文士们——曾门弟子132

薛福成的《叙曾文正公幕府宾僚》 变法图强的主旋律 雅健敛才主张中流露出来的伤感 曾国藩闲适之趣的实现 立功立言两彷徨第九章 桐城末路人——林纾152

萎缩中的桐城文派 曲折的一生与鲠直多愁的性格 赤诚的爱国热忱 儿女真情的大胆描写 含蓄缠绵的抒情方式 末路之叹导演下的时代悲剧余论172

晚辈学人对桐城文派的缅怀 桐城文人的努力规定了现代文学散文的发展方向 历史与借鉴附录 桐城文派年表182

1989《桐城文派 文章法的总结与超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天杰著 1989 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