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艺术学》
作者 | 黄鸣奋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学林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50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616530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1316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绪论1
一 电脑艺术学的背景1
二 电脑艺术学的基础4
三 电脑艺术学的方法11
第一章 换笔:电脑与艺术主体16
第一节 电脑与艺术主体的认知16
一 作为认知手段的电脑16
二 作为认知对象的电脑24
三 作为认知主体的电脑28
第二节 电脑与艺术主体的情感35
一 艺术主体的需要35
二 电脑自身的特性40
三 相互作用的方式46
第三节 电脑与艺术主体的行为52
一 换笔的艺术内涵53
二 换笔的文化内涵55
三 换笔的历史内涵59
第二章 机读:电脑与艺术手段63
一 电脑时代的单媒艺术65
第一节 电脑与艺术媒介65
二 电脑时代的综合艺术75
三 电脑时代的艺术群落82
第二节 电脑与艺术本体87
一 多媒体88
二 超文本97
三 超媒体110
第三节 电脑与艺术工具123
一 电脑硬件123
二 电脑软件141
三 电脑网络154
第三章 数码:电脑与艺术方式165
第一节 电脑与艺术创作方式165
一 数码:从算法到艺术165
二 模仿:从语言到程序179
三 新的变革188
第二节 电脑与艺术鉴赏方式198
一 艺术鉴赏的定量化198
二 艺术鉴赏的交互化210
三 艺术鉴赏的代理化226
第三节 电脑与艺术传播方式233
一 数字化传播的兴起234
二 数字化技术对艺术传播方式的影响240
三 数字化传播的关键环节251
第四章 机器人:电脑与艺术对象259
第一节 幻想与现实:机器人的发展260
一 传说中的机器人260
二 机械玩偶263
三 现实的机器人266
第二节 机器人的地位277
一 机器人题材的科幻作品的兴起277
二 机器人宪章283
三 机器人的进化296
第三节 机器人的自我意识310
一 机器人自我意识的形成311
二 机器人自我意识的表现314
三 机器人自我意识的引导319
附录:《机器人宣言》326
第五章 后人:电脑与艺术内容328
第一节 科幻作品对于人格电脑化的揭示329
一 人格电脑化的由来329
二 人格电脑化的表现333
三 人格电脑化的反思358
一 人伦多元化的由来370
第二节 科幻作品对人伦多元化的预示370
二 电脑在人伦多元化中的作用377
三 人伦多元化对传统观念的冲击387
第三节 科幻作品对生存宇宙化的探索395
一 超空间旅行395
二 超时间旅行411
三 延生实验422
第六章 信息社会:电脑与艺术环境431
第一节 虚拟世界431
一 虚拟世界的演变432
二 电脑虚拟世界对艺术的影响437
三 科幻作品对电脑发展趋势的预测453
第二节 机媒交往464
一 人类交往形式的变迁465
二 机媒交往对艺术的影响476
三 科幻作品对机媒交往发展趋势的预测496
第三节 电脑时代508
一 电脑时代的环境变化509
二 电脑时代的艺术变迁521
三 电脑时代的理论变革541
后记547
1998《电脑艺术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鸣奋著 1998 上海:学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微机操作技术基础
- 1993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 从购电脑到学电脑
- 1997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电脑与多媒体电脑装配技术
- 1995 成都:成都出版社
-
- 现代汉语反义词辞典
- 1995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IBM PC电脑绘图艺术
- 1988 波前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 电视艺术学
- 1998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电影艺术诗学
- 1963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电脑?电脑!
- 1988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电脑美术
- 1998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电脑创艺-BASIC艺术图案程序设计
- 1991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学用电脑
- 1999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 电视艺术美学
- 1998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学电脑
- 199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