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超常的艺术》

序………………………………………………鲍昌前言1

一、超常:杂技审美的特殊范畴5

(一)奇巧——迷狂颠倒的超常形态6

(二)惊险——撼人心魄的动态平衡15

1.环境的“险”15

2.道具的“险”19

3.技巧结构的“险”22

(三)高难——挣脱束缚的超越追求26

1.难在质的“真”27

2.难在量的“深”30

二、超常:一般范畴的杂技化38

(一)幽默与滑稽——谐谑乐观的艺术性格39

1.机敏含蓄的“滋味”——幽默40

2.奇特诙谐的“变奏”——滑稽50

(二)壮美与优美——粗犷豪放的内在气质63

1.精神优势的崇高感——壮美64

2.轻盈和谐的流畅感——优美68

三、溯源:追寻杂技美的基因74

(一)杂技起源于游戏吗?75

(二)巫术与杂技关系密切79

(三)劳动技能向技艺升华84

(四)混沌不分的人体文化90

(五)杂技艺术的形成96

四、杂技美创造规律探寻107

(一)独特的创美规律107

1.杂技的“动静同一”108

2.杂技的“物我为一”120

3.杂技的“形神兼备”128

1.技艺能等同艺术吗?136

(二)杂技美的有机整体性136

2.有机整体性——1+2>3141

3.总体构思——杂技整体美的魔杖145

4.结构——由此及彼的桥梁154

五、杂技艺术的形式美159

(一)形式、形式美与形式感160

(二)杂技形式美法则之一:变化中统一168

1.整齐条理170

2.同一要素的连续反复171

3.均衡对称172

4.比例匀称175

5.节奏韵律176

6.动态平衡177

(三)杂技形式美法则之二:统一中变化183

1.打破和谐——在矛盾对立中强化刺激因186

2.险上加险——不稳定中再导入动荡189

3.定向的改变与自然属性的视象颠倒190

4.审美对象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突变192

5.强烈对比与层次的颠倒193

六、展望:未来杂技发展趋势之思考198

(一)人性美的追求与杂技戏剧化运动199

(二)多样化探索与个性美的回归206

1.独树一帜的中国杂技艺术207

2.在多样化探索中向个性化回归211

(三)在高起点上腾飞的创新意识215

1.站在巨人的肩上215

2.寻找时代的节奏216

3.回归立体的空间218

〔附〕小资料:杂技滑稽节目索引6221

1991《杂技:超常的艺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唐莹著 1991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发明的艺术和技术(1990 PDF版)
发明的艺术和技术
1990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武术-影片《杂技艺术表演》(1957 PDF版)
武术-影片《杂技艺术表演》
1957
鲁迅杂文的修辞艺术(1993 PDF版)
鲁迅杂文的修辞艺术
1993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1957 PDF版)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
1957 新文艺出版社
论艺术的技巧(1956 PDF版)
论艺术的技巧
1956 艺术出版社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1983 PDF版)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
1983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VLSI工艺技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1985 PDF版)
VLSI工艺技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1985 半导体技术编辑部
超级艺术(1996 PDF版)
超级艺术
1996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日常生活中的艺术(1993 PDF版)
日常生活中的艺术
1993 桂林:漓江出版社
右脑超常记忆术(1988 PDF版)
右脑超常记忆术
1988 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
超导高技术的突破口(1992 PDF版)
超导高技术的突破口
1992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超高频技术(1958 PDF版)
超高频技术
195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超高频技术和器件  上  超高频技术(1965 PDF版)
超高频技术和器件 上 超高频技术
196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超高频技术(1958 PDF版)
超高频技术
195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超”技术革命(1987 PDF版)
“超”技术革命
1987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