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文学理论》
作者 | (日)冈泽秀虎著;陈望道译 编者 |
---|---|
出版 | 开明书店 |
参考页数 | 382 |
出版时间 | 193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0188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论革命后俄国文学概观1
第一期3
第二期8
第三期18
第一章第一期的文学理论20
第一节 「普罗文化」的普罗列答利亚精神文化论21
第二节 「普罗文化」的普罗列答利亚文学论37
第三战线和普罗列答利亚文学37
波格达诺夫的「组织生活的文学论及集团主义的文学论」38
加里宁的「普罗列答利亚和创造」39
培斯沙里珂和波连斯基的见解49
波格达诺夫的「普罗列答利亚艺术的道路」52
普罗列答利亚文学的形式论和内容论53
第三节 旧布尔乔亚文学的反动64
文学者的技术的指导64
白莱意的「神秘」65
莱哲珂及扎玛金的普罗列答利亚文学论68
第四节 左翼未来派的理论70
第五节 「锻冶厂」的文学论76
「锻冶厂」的出现及其主张76
第一回全俄普罗列答利亚作家会议的决议78
第二章第二期的文学理论79
第一节 「锻冶厂」的没落和「十月」的出现79
第二期概观79
「锻冶厂」宣言和「十月」纲领83
第二节 「在哨岗」的极左文学论104
「莫普」执行部向党中央委员会的报告105
「在哨岗」运动的历史的必然108
瓦进的「关于政治的教育和文艺上的诸问题」110
列列维支的「我们拒绝着遗产吗」118
尹格罗夫的「在月蚀中」124
列列维支的「对于布尔乔亚文学和中间集团的方针」126
罗陀夫的「浴着炮击」128
罗陀夫的「列夫准备怎样进军」130
「在哨岗」和「列夫」的战斗同盟契约133
「在哨岗」的理论的本质135
第三节 普罗列答利亚文化论和文艺政策论136
大论争的发生和它的经过137
托罗兹基的「普罗列答利亚文化否定论」144
瓦浪斯基的「普罗列答利亚文学否定论」161
托罗兹基的「文艺政策论」168
瓦浪斯基的「文艺政策论」178
同路人作家的申告书189
列列维支的「党的文艺政策」190
瓦普向中央委员会的报告197
玛伊斯基的「关于文化和文学及党」203
全苏维埃联邦普罗列答利亚作家大会的决议229
布哈林的演说238
卢那卡尔斯基的见解243
党的文艺政策248
这大论争的意义255
第四节 托罗兹基的文学论263
「文学和革命」的意蕴(序文)263
「革命艺术和社会主义的艺术」269
同路人文学的批判285
第五节 瓦浪斯基的文学论291
「现下的情势和党在文艺上的任务」292
「认识生活的艺术和现代性」305
第六节 列夫的文学论330
列夫的纲目330
铁列捷珂夫之说343
褚沙克的「在建设生活的旗下」344
托罗兹基的批评346
第三章第三期的文学理论348
第一节 第三期概观348
第二节 卢那卡尔斯基的文学论350
第一回全联邦普罗列答利亚作家大会的演说350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任务的方针355
批评371
附录 伊理基论文学374
译后杂记379
再版题记382
1933《苏俄文学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冈泽秀虎著;陈望道译 1933 开明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俄苏作家论儿童文学
- 1983 郑州: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 苏俄艺术总论
- 1933
-
- 俄苏文学 9
- 1984
-
- 俄苏文学13
- 1986
-
- 苏俄文学理论
- 1930 开明书店
-
- 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
-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俄苏文学名家
- 1984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俄苏文学史话
- 1987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 苏联俄语教学论文选
- 1956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