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常识问答》求取 ⇩

第一章经学之部 附小学1

一 何谓经1

二 经学家对于经字意义怎样解释1

三 六艺之用如何1

四 经名始见于何书孔子之著作称经始于何书2

五 何谓四术2

六 何谓五经六经七经九经十三经十四经2

七 何谓纬2

八 经学可分为那几派3

九 今古文学派如何产生3

一○ 今文学派产生于何时3

一一 古文学派创始于何时4

一二 何谓六朝的南北学4

一三 何谓唐代的义疏派4

一四 何谓宋学4

一五 何谓关闽濂洛5

一六 汉儒宋儒之分别若何5

一七 朱陆之异同若何5

一八 与朱陆鼎峙者有何派6

一九 清代经学分为几派6

二○ 清代经学之变迁若何6

二一 清代思潮之盛衰之迹若何7

二二 东西两汉经学之异点若何8

二三 两汉经学之变迁若何8

二四 今文古文宋学三派的特色和缺点何在9

二五 何谓理学9

二六 宋代理学之开山祖为何人10

二七 何谓姚江学派10

二八 元明二代何以为经学衰落期10

二九 清代吴皖二派是否相同10

三○ 何谓朴学11

三一 经学之变迁若何11

三二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之要点若何12

三三 何谓易12

三四 何谓三易12

三五 卦及重卦始于何人13

三六 易经之内容可分为几个部分13

三七 卦辞爻辞为何人所作13

三八 十翼为何人所作13

三九 易学之派别若何14

四○ 清代著名之易学家为何人14

四一 书经之起源如何14

四二 何谓尚书15

四三 书经之意义如何15

四四 书之体裁如何15

四五 书经共几篇15

四六 何谓今文尚书15

四七 何谓古文尚书16

四八 何谓伪古文尚书16

四九 何谓洪范九?16

五○ 尚书何以开后世地理学五行学理学之先声17

五一 书序为何人所作17

五二 尚书学可分那几派17

五三 历代尚书学对于尚书所抱之研究态度若何18

五四 诗经本作何名18

五五 诗之起源若何19

五六 诗三百篇约产生于中国什么地方19

五七 何谓诗之四始19

五八 关于四始之说尚有异议否20

五九 四诗之分别若何20

六○ 何谓诗之六义20

六一 诗之时代若何21

六二 诗为何人所删定21

六三 何谓逸诗22

六四 诗序为何人所作22

六五 诗之家数若何23

六六 何谓三礼23

六七 三礼之作者何人23

六八 何谓五礼23

六九 周礼与仪礼有何区别24

七○ 仪礼之今古文如何24

七一 今之仪礼是古文抑今文24

七二 春秋为何书24

七三 春秋之时代如何为何人所修25

七四 传春秋者有几人25

七五 三传之大较如何25

七六 何谓齐学鲁学古文学今文学26

七七 左丘明于左传之外尚作有何书26

七八 何谓春秋之三世26

七九 大学为何人所作其意义若何26

八○ 中庸作于何人其意义若何27

八一 何谓四书起于何时27

八二 论语之作者为谁27

八三 论语有几种28

八四 孟子为何人所作书分几篇28

八五 孝经为何人所作28

八六 孝经有今古文否28

八七 今所传之孝经为何种29

八八 尔雅为何人所作所述者为何事29

八九 何谓小学29

九○ 小学书之代表者为何29

九一 何谓六书29

九二 何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30

九三 字之起源如何30

九四 何人作大篆小篆隶书八分草书楷书行书飞白今草30

九五 三仓之名如何31

九六 何谓秦书八体新莽六体32

九七 音韵之学分为几派32

九八 何谓反切33

九九 四声为何人所作其意义如何33

一○○ 声母为何人所创字母究有若干而字母之音如何分法33

一○一 何谓双声叠韵34

一○二 何谓注音字母34

第二章史学之部35

一○三 何谓史学35

一○四 我国历史之种类如何35

一○五 纪传编年纪事本末三体有何区别35

一○六 史通分史体为几家36

一○七 何谓史之二体36

一○八 依汉书家及左传家二体而作者为何书37

一○九 何谓二十四史各史之作者为何人37

一一○ 何谓正史43

一一一 纪事本末体创于袁枢所作之何书后人有无仿其体者43

一一二 绎史为何人所作44

一一三 何谓杂史45

一一四 四库全书总目中分史部为几类46

一一五 目录学创于何人47

一一六 何谓三通及九通47

一一七 何谓竹书纪年48

一一八 通鉴纲目为何人所作48

一一九 何谓纲鉴48

一二○ 史通为何人所作49

一二一 何谓史有三长49

一二二 说苑新序列女传列仙传为何人所作49

一二三 文史通义为何人所作49

一二四 关于校订史记之书以何者为最精50

一二五 私家作史始于何人50

一二六 设局修史始于何时51

一二七 史评之功用若何51

第三章诸子之部53

一二八 子之本义作何解释何故以子名学53

一二九 子书是否出于一人和作于一时何时始有诸子之名53

一三○ 何谓九流十家54

一三一 诸子之渊源如何54

一三二 出于王官之说何解54

一三三 救世之弊何解55

一三四 庄子天下篇中所论列者有几家56

一三五 荀子非十二子篇中所指为何如人56

一三六 荀子所推崇者为何如人56

一三七 吕氏春秋中所称引诸子有几家57

一三八 淮南子要略篇中论诸家子学派如何57

一三九 司马谈分诸子为几家57

一四○ 有谓百家皆源于道家之学其说何解58

一四一 古之所谓道术皆原于一后何以为天下裂58

一四二 诸子末流之趋向如何59

一四三 孔门教育分为几科后分几派60

一四四 何谓四配十哲60

一四五 十家中有哲学价值者有几家61

一四六 有谓周秦诸子哲学当以儒道墨三家为代表何故61

一四七 孔孟荀之思想有区别否61

一四八 晏子春秋为何人所作其代表之学术思想若何62

一四九 道家之要旨何在老子后著名之道家为何如人62

一五○ 道家哲学可分几派63

一五一 何谓玄通道德经南华真经冲虚真经通玄真经洞灵真经63

一五二 道家学说及于后世之影响如何64

一五三 列子一书之内容如何65

一五四 文子一书之内容如何65

一五五 今所传关子一书是否为先秦古书65

一五六 管子之学术思想如何66

一五七 道家是否为宗教67

一五八 抱朴子一书为何人所作67

一五九 何谓道教之南北宗67

一六○ 道藏为何书67

一六一 墨家的巨子为何人其人著有何书现存若干篇68

一六二 墨翟之学何以名为墨家68

一六三 墨子之学是否与孔子相同69

一六四 墨子的学术思想如何69

一六五 墨翟弟子之著名者为何人其学后分为几派69

一六六 何谓别墨70

一六七 近人对于墨子的根本思想之主张若何71

一六八 儒道墨三家思想有何重要不同之点71

一六九 三家之学的兴替如何72

一七○ 何谓名家73

一七一 名家的来源怎样73

一七二 道法儒墨各家何以为名家之前身73

一七三 专修名家之学者始于何人74

一七四 何谓辩者辩者之说行后儒墨二家对其态度若何75

一七五 正名之学可分为几派75

一七六 公孙龙子之学说内容若何76

一七七 惠施的思想怎样77

一七八 当时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与惠施相应之说如何77

一七九 法字作何解释其来源若何78

一八○ 名家之学与法家之学有无关系79

一八一 法家与道家有无关系79

一八二 何谓刑名法术80

一八三 法家有何派别81

一八四 法家中之著名者为何如人81

一八五 何谓纵横家有书传于后世否82

一八六 何谓短长术83

一八七 纵横家之?事可以考之于载籍者尚有何书83

一八八 何谓农家其?说之内容如何84

一八九 农家末流之趋向若何84

一九○ 农家何以多祖神农之言86

一九一 农家之书传于今者有几种86

一九二 何谓阴阳家87

一九三 阴阳家之巨子为何如人87

一九四 何谓杂家87

一九五 杂家之书存于今者有几88

一九六 小说家者流何以出于稗官有书传于后世否89

一九七 兵家之内容如何89

一九八 何谓术数可分为几家90

一九九 汉志有方技一略其内容如何91

二○○ 方技各家之来源如何有书传于后世否91

二○一 何谓稷下派92

二○二 汉代各家之学若何93

二○三 历朝对于子学之态度若何93

二○四 佛教何时始入中国其进展之情况若何94

二○五 大乘教义自何人后始广被中国95

二○六 鸠摩罗什前译经者为何人其所译是否大乘95

二○七 自晋至唐中国佛学先后成立者几宗95

二○八 各家子书所命之名是否一律96

第四章文学之部99

二○九 何谓集其内容怎样99

二一○ 汉书艺文志分诗赋为几类100

二一一 文心雕龙分文体为那几类100

二一二 昭明文选分诗文为若干类100

二一三 清姚鼎辑古文辞类纂其分类若何101

二一四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之分类法若何101

二一五 涵芬楼今古文钞 古今文综二书若何分类102

二一六 清四库全书关于集部之分类若何103

二一七 关于文体之分类尚有较妥善之书否103

二一八 近代关于文学之分类其见解若何104

二一九 我国最古之总集为何书105

二二○ 正式撰文选诗选者始于何书106

二二一 别集之自制名者始于何人何书106

二二二 文评及诗评之作始于何时107

二二三 何谓类书108

二二四 文心雕龙以古今文体皆源出五经其说何解109

二二五 非韵文与韵文之区别若何110

二二六 何谓散文汉以前散文之作品若何111

二二七 尚书中所载三代文学之作风是否相同111

二二八 周秦文学之大概若何111

二二九 汉代著名之散文家为何如人112

二三○ 贾长沙为谁所著之散文以何篇为最有名112

二三一 ?错与董仲舒二人后来苏老泉对其评论若何113

二三二 扬雄之文所拟何书113

二三三 王充与班固之文学思想若何113

二三四 唐代之散文若何113

二三五 韩柳复古运动之主旨若何114

二三六 韩柳二人之文体是否相同115

二三七 宋代之散文若何115

二三八 欧阳修何以又名六一居士其思想受何人影响116

二三九 何谓乾淳体116

二四○ 辽金元三代之散文以何代为最盛117

二四一 何谓软文学118

二四二 明代之散文若何118

二四三 何谓台阁体119

二四四 明代文人中何谓前七子后七子前五子后五子广五子续五子末五子119

二四五 李何等诸子所倡言复古之论调若何121

二四六 明代文人不为李何等复古之说所误者为何如人121

二四七 明初三家为何人122

二四八 反抗李何李王等复古之说者为何如人122

二四九 何谓公安体竟陵体122

二五○ 何谓复社几社豫章社123

二五一 何谓语录体124

二五二 何谓清初三先生清初三家124

二五三 何谓桐城派阳湖派125

二五四 清代最著名之批评家为何如人127

二五五 何谓骈文128

二五六 骈文胚胎于何时得名于何代128

二五七 骈文产生之原因若何129

二五八 骈文盛行以后之结果若何130

二五九 骈文作家盛于何时131

二六○ 唐初四杰为何如人131

二六一 何谓燕许大手笔132

二六二 建安时期中三曹七子为何人132

二六三 魏代正始时期之文学以何人为代表133

二六四 何谓竹林七贤133

二六五 西晋太康时期之文学以何人为代表134

二六六 何谓三张二陆两潘一左134

二六七 两晋作家尚有何人134

二六八 晋末最著名之作家为何人135

二六九 六朝宋代元嘉文学之著名作者为何人136

二七○ 齐之永明文学其间作者有何人136

二七一 何谓竟陵八友136

二七二 何谓大邢小魏136

二七三 何谓古体诗近体诗其内容如何136

二七四 诗赋始于何时137

二七五 诗之注重音节始于何时138

二七六 何谓诗之八病138

二七七 何谓诗之八对138

二七八 何谓诗之五忌139

二七九 回文诗起于何人139

二八○ 何谓江左体蜂腰体隔句体伦春体折腰体绝弦体五仄体回文体140

二八一 诗之用韵有几格140

二八二 禽书诗起于何人140

二八三 何谓神智体诗141

二八四 历代诗体之流别若何141

二八五 何谓玉台体三十六体西昆体香奁体宫体143

二八六 诗之神韵说性灵说肌理说格律说倡于何人144

二八七 我国最古之诗歌为何篇144

二八八 古诗十九首为何人所作145

二八九 言诗者每称陶谢颜谢究指何人145

二九○ 田园派诗人与山水派诗人之关山祖为何人145

二九一 宋文帝称何人之诗与书为二宝145

二九二 诗家中小谢大谢为何人146

二九三 萧衍爱诵何人之诗谓三日不读便觉口臭146

二九四 诗家中之阴何为何人146

二九五 吴均体系指何人之诗146

二九六 唐诗可分为几个时期146

二九七 唐诗所称之四个时期可举出何人为代表147

二九八 唐代律诗之完成者为何人147

二九九 初唐十八学士为何人147

三○○ 何谓文章四友吴中四士148

三○一 诗开盛唐之局面者为何人148

三○二 诗仙诗圣诗天子为何人148

三○三 权德舆推何人之诗为五言长城149

三○四 何谓大历十才子149

三○五 何谓四唐人149

三○六 清渔洋山人称诗中仙圣佛系指何人149

三○七 唐代称三绝者为何人149

三○八 郊寒岛瘦系指何人149

三○九 陶韦钱郎张王元白刘柳刘白温李皮陆等论诗者每并称之究为何人150

三一○ 何谓老杜小杜150

三一一 唐代诗人中之以鬼才与怪诞称者为何人150

三一二 旗亭画壁中所唱者为何人之诗151

三一三 唐代何人所作之诗老妪可解151

三一四 唐代边塞派社会派自然派怪诞派诗人以谁为著151

三一五 唐代方外诗人之最著者为何人152

三一六 何谓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152

三一七 宋代诗人中有所谓晚唐体苏陆体者何指152

三一八 何谓南宋三大家153

三一九 何谓永嘉四灵153

三二○ 何谓江湖派诗人153

三二一 宋代三洪为何人154

三二二 论诗者多以沧浪诗话为则其书为何人所作154

三二三 元诗人称四大家者为何人154

三二四 何谓铁崖体154

三二五 明初吴中四杰为何人154

三二六 吴中四子为何人154

三二七 明代四杰为何人155

三二八 袁白燕为何人155

三二九 明代越诗派闽诗派岭南诗派江右诗派倡于何人155

三三○ 何谓北郭十友155

三三一 明代闽中十才子为何人156

三三二 明代南园五先生为何人156

三三三 何谓明代四大家156

三三四 何谓正统十才子156

三三五 后世有名馆阁体者肇自何派156

三三六 明代皇甫四杰为何人157

三三七 嘉靖八才子为何人157

三三八 明代六大家为何人157

三三九 何谓清初四公子157

三四○ 何谓江左三大家158

三四一 乾隆时江左三家为何人158

三四二 或以清初三家比诸三国其说何解158

三四三 北施北宋为何人158

三四四 清代三王为何人159

三四五 何谓清初三布衣159

三四六 何谓岭南三大家159

三四七 何谓燕台七子159

三四八 何谓西泠十子159

三四九 何谓宣城体160

三五○ 何谓南北二大宗160

三五一 何谓南袁北纪160

三五二 何谓吴中七子160

三五三 何谓三君161

三五四 岭南四家为何人161

三五五 何谓同光派161

三五六 何谓岭南三子161

三五七 洪亮吉对乾隆时江左三家之批评若何161

三五八 清初骈文之著名作者为何人162

三五九 何谓清代八大家162

三六○ 何谓清代十大家162

三六一 何谓浔阳三隐162

三六二 何谓竹溪六逸163

三六三 何谓饮中八仙163

三六四 江西诗派之说起于何人163

三六五 钟嵘诗品所品第者若干人164

三六六 何谓文章六奇164

三六七 何谓选体164

三六八 两晋文学之分期若何164

三六九 汉魏以来之诗可分为几类165

三七○ 汉魏晋南北朝之乐府可总分几类165

三七一 东汉明帝时分乐为四品其内容如何166

三七二 唐之梨园乐若何166

三七三 词之来源如何167

三七四 词调有何分别168

三七五 最早之词有那几首168

三七六 南唐二主为何人169

三七七 北宋词坛之状况若何169

三七八 南宋词坛之状况若何170

三七九 何谓词之南派北派170

三八○ 秦七黄九为何人171

三八一 柳永与苏轼二人之作风如何171

三八二 张三影为何人172

三八三 苏辛为何人172

三八四 易安居士为何人172

三八五 姜夔吴文英周密所作之词有何特色172

三八六 宋代以后词家每喜步清真韵作词清真为何人173

三八七 金元明三代著名之词人为谁173

三八八 清代之词坛若何173

三八九 花间集及花庵词选二书为何人所编174

三九○ 何谓鼓子词174

三九一 何谓传踏175

三九二 宋代杂剧之发展如何175

三九三 何谓南曲北曲176

三九四 北曲南曲之作始于何人176

三九五 北曲南曲之区别若何176

三九六 昆曲创于何人177

三九七 何谓小令散套177

三九八 元剧四大家为何人178

三九九 何谓玉茗堂四梦178

四○○ 何谓弹词178

四○一 何谓平话创自何代179

四○二 小说之分类若何179

1946《中学常识问答》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侠文编著 1946 正中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哲学常识问答(1985 PDF版)
哲学常识问答
1985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国学常识答问续编(1936 PDF版)
国学常识答问续编
1936
国学常识答问续编( PDF版)
国学常识答问续编
社会科学常识问答( PDF版)
社会科学常识问答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老年医学常识问答(1982 PDF版)
老年医学常识问答
1982 铁道兵后勤部卫生处
国学常识答问(1936 PDF版)
国学常识答问
1936 北京:商务印书馆
国学常识问答( PDF版)
国学常识问答
北京:商务印书馆
政治常识问答(1979 PDF版)
政治常识问答
1979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伦理学常识问答(1986 PDF版)
伦理学常识问答
1986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地理常识问答(1981 PDF版)
中国地理常识问答
198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政治学常识问答(1986 PDF版)
政治学常识问答
1986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初中政治常识问答(1982 PDF版)
初中政治常识问答
1982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机械常识问答(1986 PDF版)
机械常识问答
1986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地学常识问答(1984 PDF版)
地学常识问答
1984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哲学常识问答(1986 PDF版)
哲学常识问答
1986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