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的营养、施肥及诊断技术》求取 ⇩

第一章 土壤矿物的基本概念1

第一节 原生矿物1

目录1

第二节 次生矿物2

第二章 土壤中矿质营养的含量及存在状况4

第一节 氮4

一、土壤中氮素存在的形态4

(一)无机态氮4

(二)有机态氮4

(二)铵态氮的硝化5

二、土壤中氮素形态的转化5

(一)有机态氮的释放5

(三)生物脱氮6

(四)化学脱氮6

(五)铵态氮的晶穴固定7

(六)有机质对亚硝态氮的化学固定7

(七)氮的生物同化作用7

三、提高土壤中氮素利用率的途径7

(一)有机态磷8

(二)无机态磷8

一、土壤中磷素存在的形态8

第二节 磷8

二、影响土壤含磷量高低的因素10

(一)母质10

(二)土粒大小10

(三)土层10

三、土壤中有效磷的概念10

四、土壤中磷的固定11

(一)受酸碱度的影响11

五、提高土壤中磷素利用率的途径12

(四)生物固定12

(三)闭蓄作用12

(二)固定或吸附在固相表面12

第三节 钾14

一、土壤中钾素存在的形态14

(一)水溶性钾14

(二)交换性钾14

(三)固定态钾14

(四)原生矿物中的钾15

二、影响土壤含钾量高低的因素15

(一)母质15

(二)风化及成土条件15

三、土壤中钾的释放16

四、土壤中钾的固定16

(四)耕作和施肥16

(三)土粒大小16

五、提高土壤中钾素利用率的途径18

第四节 硫、钙、镁18

一、硫18

(一)土壤硫素存在的形态18

(二)土壤中硫的转化18

二、钙和镁19

第五节 微量元素19

一、土壤中微量元素存在的形态19

(一)土壤的pH值20

二、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度的因素20

(二)氧化还原状态21

(三)有机质含量22

(四)固定作用22

(五)土壤质地22

第三章 土壤离子的交换作用24

第一节 离子交换的机理24

第二节 阳离子的交换作用25

一、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25

二、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性26

(一)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26

(二)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27

第三节 阴离子的交换作用29

第四章 根系吸肥的基本原理30

第一节 无机养分的吸收30

一、被动吸收30

二、主动吸收31

第二节 有机养分的吸收33

第三节 影响根系吸肥的因素33

一、温度33

二、土壤的通气性34

三、土壤的酸碱性34

四、离子间的拮抗和促进作用35

(一)拮抗作用35

(二)促进作用36

第五章 作物体内营养的运输与再利用37

第一节 矿质营养元素的运输与再利用37

一、矿质营养元素的运输37

二、矿质营养元素的再利用37

第二节 同化产物的运输与再利用38

一、同化产物的运输38

二、同化产物的分配与再利用39

第六章 矿质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41

第一节 大量元素41

一、氮41

四、硫42

二、磷42

三、钾42

五、镁43

六、钙43

第二节 微量元素43

一、铁43

二、锰44

三、锌45

四、铜45

五、硼45

六、钼46

第一节 碳、氮营养的含义47

第七章 作物碳、氮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关系47

第二节 碳、氮营养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48

第三节 氮、磷、钾肥与作物碳、氮营养的关系49

第四节 调节 作物碳、氮比的途径51

第八章 作物的施肥技术53

第一节 施肥量的估算54

一、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54

二、土壤的供肥水平55

三、肥料的利用率55

四、施肥量的估算55

一、水稻的生育特点65

第二节 水稻施肥65

二、水稻的施肥技术66

第三节 大小麦施肥70

一、大小麦的生育特点70

二、大小麦的施肥技术71

第四节 玉米施肥73

一、玉米的生育特点73

二、玉米的施肥技术73

第五节 甘薯施肥75

一、甘薯的生育特点76

二、甘薯的施肥技术77

第六节 大豆施肥78

一、大豆的生育特点79

二、大豆的施肥技术80

第七节 棉花施肥81

一、棉花的生育特点81

二、棉花的施肥技术82

第八节 红、黄麻施肥84

一、红、黄麻的生育特点84

二、红、黄麻的施肥技术85

第九节 油菜施肥87

一、油菜的生育特点87

二、油菜的施肥技术88

第十节 花生施肥90

一、花生的生育特点90

二、花生的施肥技术91

第十一节 甘蔗施肥92

一、甘蔗的生育特点92

二、甘蔗的施肥技术93

第十二节 微量元素的施肥技术94

一、施用微量元素的一般原则94

(二)锰肥95

(一)铁肥95

二、各种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技术95

(三)锌肥98

(四)铜肥98

(五)硼肥98

(六)钼肥99

第九章 作物营养失调的形态诊断102

第一节 缺乏症一般表现102

第二节 过剩症一般表现106

第三节 不同作物的营养元素缺乏症108

第一节 图谱诊断122

一、砂——水培养的材料要求122

第十章 作物营养失调的图谱诊断和试药诊断122

二、营养液的配制123

第二节 试药诊断123

第十一章 作物养分的常规分析与诊断127

第一节 概述127

一、作物养分分析的含义128

二、肥料用量与养分浓度、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128

三、养分浓度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129

(二)基因型131

(三)养分供应状况131

(一)生育期131

四、影响养分浓度的因子131

(四)其它环境因子132

第二节 作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133

一、取样133

二、样品制备134

第三节 常规分析的诊断技术137

一、氮137

(一)待测液的制备141

(二)蒸馏法定氮142

(三)扩散法定氮145

(四)比色法定氮146

二、磷147

(二)钒钼黄比色法149

(一)待测液的制备149

三、钾150

(一)待测液的制备151

(二)火焰光度法153

(三)四苯硼钠重量法154

四、钙156

(一)待测液的制备157

(二)EDTA容量法158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63

五、镁164

(二)EDTA容量法165

(一)待测液的制备165

六、硫166

(一)待测液的制备168

(二)硫酸钡比浊法168

(三)EDTA络合滴定法170

七、铁171

(一)待测液的制备172

(二)α-α′-联吡啶比色法173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75

八、硼176

(二)姜黄素比色法177

(一)待测液的制备177

(三)甲亚胺微量分析法179

九、锰180

(一)待测液的制备181

(二)高锰酸铵比色法183

十、锌184

(一)待测液的制备187

(二)双硫腙比色法187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0

十一、铜191

(二)DDTC比色法192

(一)待测液的制备192

十二、钼193

(一)待测液的制备194

(二)硫氰化钾比色法197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9

十三、硅199

(一)待测液的制备200

(二)硅钼蓝比色法201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202

第四节 作物养分的系统测定203

一、概述203

(一)消化204

二、分析步骤204

(二)氮的测定205

(三)磷的测定206

(四)钾、钙、镁的测定207

(五)铜、铁、锰、锌的测定208

(六)硼的测定208

第十二章 作物养分的速测与诊断210

第一节 速测诊断的特点与意义210

第二节 速测的原理与原则211

一、原理211

二、采样时间与部位212

三、结果应用213

第三节 养分的速测诊断技术215

一、氮、磷、钾的浸提法速测诊断215

(一)硝态氮及无机磷的待测液的制备215

(二)硝态氮的速测215

(三)磷的速测217

(四)钾的速测218

二、氮、磷、钾比色管速测诊断220

三、水稻氮素营养的叶鞘淀粉碘试法诊断221

四、水稻天门冬酰胺的速测诊断及应用223

五、钙的速测诊断224

六、镁的速测诊断225

七、硫的速测诊断226

八、硼的速测诊断227

九、铁的速测诊断228

十、水稻硅素营养的速测诊断229

(一)叶片细胞硅质化程度法229

(二)剑叶灰分含量推断法230

第十三章 作物营养的物理学诊断与酶学诊断231

第一节 物理学诊断231

一、叶色诊断231

(一)环境因素与叶色变化232

(二)植株营养与叶色变化233

(三)叶色的简易测定方法234

二、分光反射率诊断237

三、作物生理病斑的微量分析238

第二节 酶学诊断241

一、铜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诊断242

二、钼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诊断244

三、铁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诊断245

四、锌的碳酸酐酶活性诊断248

第十四章 土壤化学诊断250

第一节 土样处理250

一、采样250

三、养分浸提251

二、土壤处理251

第二节 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252

一、水解性氮的测定252

二、旱地硝态氮的测定254

三、水田铵态氮的测定255

四、速效磷的测定256

五、速效钾的测定258

六、中性和酸性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260

七、有效硫的测定262

(二)有效铁的测定264

(一)测液的制备264

八、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测定264

(三)有效锌的测定265

(四)有效铜的测定266

(五)有效钼的测定267

(六)有效锰的测定268

(七)有效硼的测定269

第三节 土壤障碍物的诊断与排除271

一、土壤的盐害271

(一)氯离子的诊断271

(二)可溶性总盐分的诊断273

(三)作物盐害排除的对策274

(一)概述277

二、水田有毒物质277

(二)有毒物质的诊断278

(三)防止有毒物质的对策280

三、土壤酸碱危害的诊断及排除281

(一)土壤酸碱度的测定282

(二)土壤石灰质含量及石灰性反应的测定286

(三)土壤酸碱危害的排除对策289

第十五章 诊断施肥综合法292

第一节 概述292

一、DRIS的性质296

二、DRIS的计算296

第二节 DRIS的性质与计算296

第十六章 作物生长的其他逆境诊断及排除途径302

第一节 旱与涝302

一、作物旱涝受害的机理302

二、旱涝危害的对策305

(一)作物临界含水量及需水量的诊断305

(二)旱涝的灌排技术307

(三)作物抗旱炼苗308

(四)选种或选育抗旱品种309

(五)水稻的旱栽技术311

(六)选种或选育耐涝品种312

(七)深水稻313

一、作物热害和冻害的机理314

第二节 热害和冻害314

二、作物耐寒性的诊断316

(一)不饱和脂肪酸的诊断317

(二)钾离子外渗诊断317

三、热害和冻害的防治措施319

(一)热害的防治措施319

(二)冻害的防治措施320

第三节 出苗障碍及苗期逆境321

一、出苗的逆境因素、诊断及防治321

(一)温度逆境321

(二)土壤水分逆境及诊断323

(三)土壤氧气逆境及诊断324

(四)出苗期病虫危害及防治325

二、种子质量因素、诊断及处理327

(一)种子衰老或失去生活力的原因及诊断327

(二)种子休眠及解除措施330

(三)硬实种子的形成原因及解除措施337

第四节 病虫及杂草338

一、病虫害防治措施338

二、杂草及除草剂338

(一)杂草的类型338

(二)除草剂的分类341

(四)除草剂使用的一般原则342

(三)除草剂作用的原理342

(五)几种主要除草剂的性质和应用方法343

第五节 环境污染351

一、大气污染351

(一)二氧化硫351

(二)臭氧352

(三)氟化氢352

(四)含氮化合物353

二、土壤污染353

(二)农药、肥料的残留物354

三、防治污染的途径354

(一)工业废水、废渣354

附录356

附表1.标准筛孔对照表356

附表2.原子量表356

附表3.农化分析常用试剂表359

附表4.酸碱指示剂371

附表5.酸碱混合指示剂376

附表6.EDTA常用的掩蔽剂377

附表7.72型光电分光光度计波长选择378

附表8.普通浓酸、浓碱试剂的浓度及比重379

附表9.标准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81

附表10.各种生物化学缓冲液的配制方法382

1988《作物的营养、施肥及诊断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翁才浩,张国平编著 1988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作物配方施肥技术(1993 PDF版)
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1993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农业生产技术基本知识  作物营养与施肥(1982年05月第1版 PDF版)
农业生产技术基本知识 作物营养与施肥
1982年05月第1版 农业出版社
土壤与作物营养诊断技术( PDF版)
土壤与作物营养诊断技术
柑桔营养诊断与施肥  译文专辑( PDF版)
柑桔营养诊断与施肥 译文专辑
作物营养与合理施肥技术(1992 PDF版)
作物营养与合理施肥技术
1992 济南:济南出版社
植物矿质营养及其诊断(1993 PDF版)
植物矿质营养及其诊断
1993 北京:农业出版社
作物营养诊断指标手册(1981 PDF版)
作物营养诊断指标手册
1981 河南省百泉农业专科学校科技情报研究室
农作物缺素诊断与配方施肥(1998 PDF版)
农作物缺素诊断与配方施肥
1998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主要农作物的营养与施肥技术(1997 PDF版)
主要农作物的营养与施肥技术
1997 青岛:青岛出版社
柑橘营养诊断与施肥论文集(1993 PDF版)
柑橘营养诊断与施肥论文集
1993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果树营养诊断与施肥(1999 PDF版)
果树营养诊断与施肥
1999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物营养与施肥(1985 PDF版)
作物营养与施肥
1985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诊断施肥  表解(1987 PDF版)
诊断施肥 表解
1987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水稻的营养诊断与施肥(1982 PDF版)
水稻的营养诊断与施肥
1982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物高产施肥技术(1980 PDF版)
作物高产施肥技术
1980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