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求取 ⇩

绪论1

第一部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所有制结构问题1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8

(一)社会主义是“空想”吗?8

(二)全民所有制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吗?14

(三)用所谓“个人所有制”取代全民所有制意味着什么?18

(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设好新中国24

(一)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改革27

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27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32

(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的长期性及其发展趋势38

(四)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41

四、关于中国发展股份制的问题4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股份制46

(二)怎样认识全民所有制经济发展股份制的问题49

(三)政企分开和股份制52

(四)关于股票市场的问题57

(一)我国现阶段雇工的性质问题60

五、私营企业和雇工经营问题60

(二)现阶段存在雇工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原因67

(三)对私营企业和雇工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70

(四)私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趋势72

六、关于横向经济联合的问题75

七、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80

(一)历史经验的启示8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依据83

(三)新经济格局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87

(四)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94

(五)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96

第二部分全民所有制经济发展与内部经济结构重组问题99

八、关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理论和实践99

九、关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及其体制的改革问题110

(一)怎样认识全民所有制经济110

(二)关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及其体制的改革114

(三)对有关几个理论问题的分析120

(一)全民所有制理论的由来和发展127

十、关于全民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总体构思127

(二)全民所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135

(三)全民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内容和途径142

十一、深化改革与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分权”157

(一)马克思主义产权问题的提出157

(二)实行“三个分权”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159

(三)怎样实现“三个分权与结合”164

十二、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分权和政府转变职能167

(一)实行“三个分权”的社会经济背景167

(二)“分权”与新经营机制的形式170

(三)分权与政府职能的界定和转变174

十三、分权与传统全民所有制理论的变革180

(一)传统全民所有制理论的特点和问题180

(二)全民所有制经济改革的目标和根本任务182

(三)“分权”是传统全民所有制理论的重要变革187

十四、关于新全民所有制理论191

(一)改革传统全民所有制单一经济结构观念191

(二)确立新经济结构是一种客观要求195

(三)如何确立新的经济结构197

(四)新经济结构与新全民所有制理论200

十五、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202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由来和发展202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如何建设现代企业制度203

(三)现代企业制度和它的组织形式205

(四)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现代化207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209

(一)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和特征211

十六、关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211

第三部分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和农村新型合作制经济211

(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216

(三)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理论观220

十七、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及其改革224

(一)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长期存在的必然性224

(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几种类型和性质230

(三)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改革234

十八、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242

(一)怎样认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242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问题245

(三)家庭经营在合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49

(四)全面完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一个发展过程252

十九、农村新型合作制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255

(一)新型合作制经济尚处于形成阶段255

(二)新型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和特点258

(三)新型合作经济网的建设问题262

(四)农村合作制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265

(一)乡镇企业所有制的现状和问题269

二十、关于乡镇企业的所有制问题269

(二)乡镇企业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271

(三)乡镇企业所有制关系发展的趋势273

第四部分商品生产、价格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277

二十一、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问题277

(一)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277

(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和特点284

(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289

二十二、怎样认识全民所有制经济同市场的关系294

(一)关于价格形成的基础问题299

二十三、关于价格理论同价格改革的问题299

(二)关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问题304

(三)关于国内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关系问题308

(四)关于价格改革和新价格体系310

二十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节问题317

(一)宏观调节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317

(二)几种类型的宏观调节31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节的主要特点320

(四)建设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325

(一)纵论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331

第五部分经济规律、经济机制和经济效益331

二十五、关于社会主义及其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331

(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340

(三)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推动力359

二十六、关于社会主义首要经济规律问题363

(一)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363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的形式和途径问题369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首要经济规律372

(四)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76

二十七、关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与价值规律381

(一)怎样认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381

(二)不应用价值规律取代或否定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386

(三)计划性经济仍然必须以价值规律为基础394

二十八、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问题395

(一)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395

(二)关于按劳分配的所谓“消极作用”问题401

(三)“限制”按劳分配意味着什么?404

(四)按劳分配同政治思想教育405

二十九、关于按劳分配和工资制度的改革问题408

(一)按劳分配理论包括八个基本点408

(二)关于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问题411

(三)关于按劳分配的实现及其形式问题413

(四)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和新的工资制度415

三十、关于经济机制的理论及其应用问题422

(一)关于经济机制的理论422

(二)经济机制和经济运行425

(三)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经济机制428

(四)经济改革和运用经济机制431

三十一、关于经济效益的问题437

(一)关于经济效果和效益的概念和对争论的分析437

(二)经济效益和所有制关系444

(三)关于评价经济效益的标准问题446

(四)经济效益和四个现代化450

第六部分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问题457

三十二、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457

(一)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62

三十三、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问题462

(二)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83

三十四、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506

(一)政治经济学和哲学506

(二)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512

(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和作用517

三十五、关于“知识经济”时代521

(一)关于“知识经济”的概念问题521

(二)科技在新经济时代的地位和作用523

(三)关于科技经济时代发展的阶段性526

199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泽中著 1999 武汉:武汉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