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门诸子致良知学之发展》求取 ⇩

第一章 王阳明言致良知问题之缘起1

一 明初学术思想之趋向1

目录5

唐序5

二 王阳明言致良知之历史背景10

自序11

三 王阳明致良知之教之兴起及其意义12

第二章 王阳明致良知学之分流23

一 黄梨洲明儒学案之说之疏解23

二 对明儒学案分派之述评37

一 略述钱绪山与王龙溪之成学经过43

第三章 钱绪山及王龙溪言先天、后天之学之分析43

二 王龙溪言先天之学之意义47

三 钱绪山言后天之学之意义51

四 略论先天、后天之学:其在工夫论上之先后问题,及其和解之可能性53

第四章 钱、王之辩四有四无之经过及其会通之道63

一 天泉橘证道与四句教63

二 试释「无善无恶心之体」之涵义66

三 钱绪山对四句教之悟之四变,及其不满王龙溪四无说之所在70

四 附释:季彭山之以「龙」喻心,与王龙溪之以「镜」喻心:即心之主宰或自然之义之不同78

第五章 试论聂双江与罗念庵之言「主静归寂」89

一 略述聂双江与罗念庵之成学经过89

二 儒家言「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通义92

三 周子之主静、程伊川之「居敬主一」,及程朱言静敬之涵义94

四 由「已发」「未发」以言心之静寂义99

五 聂双江之「寂感一如」论,及罗念庵「常寂而通微」之说之异趣104

第六章 王心斋顺格物以安身义,言致良知之工夫115

一 略述王心斋之成学经过115

二 试论大学「格物」之本义、兼诸儒释「格物」之诸说117

三 所谓淮南格物,与其对致良知之运用132

四 附论:自王心斋、王东崖之言「学」及「乐」以后,言良知思想之发展及其影响137

第七章 罗近溪之顺「心知」义,以言大人之学之义147

一 罗近溪之成学经过147

二 罗近溪以「明德」 「明明德」言心知之旨趣152

三 罗近溪由心知之开发与感通,言一体之仁之生道158

四 大人之学之境界,及其工夫论166

一 略述王一庵之成学经过177

第八章 王一庵以意为知之主,说良知之定向义177

二 王一庵言格物之一义178

三 意主於知及良知之定向义182

四 附论:王塘南以「生生真机」言透性以见良知至善之定向义185

第九章 由王门诸子言致良知、经东林诸儒之讲学,而归结于刘蕺山言诚意之学之时代意义193

一 晚明王学末流之一般风尚,及其对社会之影响193

二 东林讲学之演变,及顾泾阳、顾泾凡、高景逸诸儒之学199

三 刘蕺山言诚意之学之意义211

(甲) 反对以现成言良知及其对王学流弊之评论211

(乙) 诚意之学及其以身殉节之道德实践213

四 附论:周海门之九解与许敬庵之九谛之辩难223

参考书目237

1973《王门诸子致良知学之发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麦仲贵著 1973 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