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理学基础 2》

第一篇 血液和淋巴1

第1章 血液的生理性质、物理特性及其组成 徐学峥译 李茂之校1

血液机能概要1

目次1

血液的组成2

第2章 红细胞 徐学峥译 李茂之校 11

红细胞的大小、形状及构造11

红细胞的数目13

红细胞的大小、形状及构造的变异16

血量测定方法19

第3章 血量,体液,水平衡 徐学峥译 李茂之校 19

各种方法所测得的血浆量和全血量的正常数值21

体液22

水平衡24

控制组织与血管之间液体交换的因素29

血量的变化32

第4章 淋巴液和组织液 徐学峥译 李茂之校 38

淋巴系统的构造38

淋巴结是一防御性屏障39

淋巴的组成39

淋巴的形成、压力及其流动41

淋巴系统的机能42

增加淋巴流量的一些条件42

水肿44

第5章 输血:血型 徐学峥译 李茂之校 47

全血47

血型48

人体血清和血浆56

胶体溶液57

晶体溶液58

血红蛋白的化学组成59

第6章 血红蛋白 徐学峥译 李茂之校 59

亚铁血红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62

血红蛋白的分子量63

血红蛋白与气体的结合64

血红蛋白的种类66

由动物卟啉所衍生的色素66

第7章 溶血和血液的悬游稳定性 徐学峥译 李茂之校 70

溶血或血溶解70

血红蛋白尿73

血液的悬游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73

脾脏的功能77

第8章 脾脏;红细胞寿命;血液的新生;铁代谢 姜起立译 李茂之校 77

脾脏的结构77

脾脏肿大79

红细胞的寿命80

血液的新生81

铁代谢83

铜、锰及钴的重要性86

第9章 贫血 姜起立译 李茂之校 88

分类88

血色素过低性小红细胞性贫血——铁缺乏91

恶性贫血及家族性巨红细胞性贫血92

其他红巨幼细胞性贫血95

对肝脏或胃组织的反应96

哸呤醯谷氨酸97

具有红幼细胞性骨髓的巨红细胞性贫血98

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99

结论99

第10章 白细胞与凝血小体 姜起立译 李茂之校 100

形态学及分类100

白细胞的机能103

血流中白细胞数的变化105

淋巴细胞的归宿105

白细胞数的病理性增加:白血病,腺热108

凝血小体(血小板)111

第11章 血细胞的起源——血生成 姜起立译 李茂之校 113

绪言113

胚胎不同时期的血生成113

网状丙皮系统116

出生后的生血器官119

白细胞系的各期不同特征123

血凝块形成概述125

第12章 血液凝固 姜起立译 李茂之校 125

血凝机制126

用于检查凝血机制缺陷的试验132

出血性疾病134

摘要139

第13章 体液反应的调节机制 姜起立译 李茂之校 141

物理化学原理141

血液酸碱平衡的调节147

碱储量——酸中毒及碱中毒149

心肌的兴奋155

第14章 心脏的基本特征 张荣宝译 陈庚新校 155

第二篇 循环155

节律性与传导性159

收缩性与伸展性162

第15章 体循环与肺循环的机能特征 张荣宝译 陈庚新校 169

体循环169

第16章 心电图学 张荣宝译 陈庚新校 187

仪器的使用187

细胞集合体的去极化与复极化187

哺乳类的心电图192

矢量分析与心电描记的导程196

异常心电图201

第17章 心律异常及其心电图检查 张荣宝译 陈庚新校 209

由于传导障碍所引起的心律异常209

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212

由于异常冲动所引起的节律紊乱212

心脏的交替活动、交替脉222

由于迷走紧张性变异所引起的心律不齐223

第18章 各器官、体腔和体区的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血容量的测定:225

循环时 华蕴博译 陈庚新校 225

血流量测定225

血流速度245

循环时246

脏器、血管、体腔和体区的血容量247

第19章 血压的测量 华蕴博译 陈庚新校 250

血压的直接测量法250

血压的间接测量法255

血压、血流速度与血流量同时测量的应用257

第20章 心脏的?筒作用 华蕴博译 陈庚新校258

功能解剖学258

心动周期内血压与容积的变化261

心脏瓣膜的运动264

心音265

第21章 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压力及血流的调节 王棣华译 徐学峥校 269

血管平滑肌的局部调节269

交感神经的缩血管纤维270

舒血管神经纤维274

血管的肾上腺髓质调节与神经性调节275

躯体神经刺激所引起的血管反射276

加压或压力感受器278

其他的动脉压力感受器281

平衡和交互的血管反应281

压力感受器反射的阻力外(心脏)效应282

来自化学感受器的心血管反射284

血液中O2、CO2及pH的正常变动对血管的影响285

从?脏与肺来的一些反射287

结论291

第22章 体循环与肺循环内的压力和流量调节 俞德章译 李茂之校 292

动脉血压292

动脉血流量302

静脉压306

肺部血压与流量的调节314

心脏的神经支配320

第23章 心输出量与心脏活动的调节 张荣宝译 陈庚新校 320

心脏输出量与心脏的作功323

心脏的储备333

第24章 冠状循环 陈庚新译 张荣宝校 337

总述337

决定冠脉血流量的因素340

决定正常心脏代谢的因子343

冠脉循环反应的类型345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352

总结358

脑循环359

第25章 不同体区的循环特征——脑,骨胳肌,皮肤 陈庚新译 尹效孟校 359

皮肤循环361

骨胳肌循环370

周围血管疾病373

第26章 不同体区循环的特征(续)——内脏循环;肾循环379

陈庚新译 尹效孟校 379

内脏循环379

肾循环383

第27章 应激状态下的循环调节 俞德章译 李茂之校 394

心脏的扩张和肥大394

动脉性高血压396

低血压405

通气过度、通气不足、碳酸过多等407

气候条件下的循环调整408

重力紧张下的循环反应409

电离辐射的心血管作用413

年老对循环的影响415

第28章 应激状态下的循环调节(续) 冯稼荪、徐学峥译 秦文清校 421

休克和出血421

充血性心力衰竭425

血流动力学429

1965《医学生理学基础 2》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C.H.倍斯脱,N.B.泰勒主编;李茂之主译 196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心身医学  心理生理医学的基础与临床(1990.07 PDF版)
心身医学 心理生理医学的基础与临床
1990.07 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医学基础理论( PDF版)
医学基础理论
医学心理学基础(1981 PDF版)
医学心理学基础
1981
基础医学( PDF版)
基础医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心理学基础( PDF版)
医学心理学基础
基础医学(1994 PDF版)
基础医学
1994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基础医学(1994 PDF版)
基础医学
1994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医学物理基础(1994 PDF版)
医学物理基础
1994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医学基础(1990 PDF版)
医学基础
1990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男性秘验良方(1993 PDF版)
男性秘验良方
1993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基础医学(1980 PDF版)
基础医学
1980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基础生理学(1979 PDF版)
基础生理学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医学细胞生物学基础(1985 PDF版)
医学细胞生物学基础
1985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用药理学基础  第2版(1991 PDF版)
医用药理学基础 第2版
1991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医用药理学基础(1994 PDF版)
医用药理学基础
1994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