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地质基础 上》求取 ⇩

第一篇地球及地质作用概述3

第一章地球3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3

(一)太阳系3

(二)银河系和宇宙的概念6

二、地球的形态和主要物理性质7

(一)地球的形态7

(二)地球主要的物理性质7

三、地球的构造11

(一)地球的外部构造11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12

四、地球的化学成分13

第二章地壳15

一、地壳的表面形态15

二、地壳的结构15

(一)花岗岩质层16

(二)玄武岩质层16

三、地壳的物质成分16

(一)化学成分17

(二)矿物17

(三)岩石18

四、地质作用的概念18

五、地质时间的概念19

第三章外动力地质作用20

一、风化作用20

(一)物理风化作用20

(二)化学风化作用21

(三)残积物及风化壳24

二、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24

(一)概述24

(二)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25

(三)河流的地质作用26

三、地下水的地质作用32

(一)地下水的基本知识32

(二)地下水的剥蚀作用34

(三)地下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36

四、海洋的地质作用37

(一)海洋的一般知识37

(二)海洋的剥蚀作用38

(三)海洋的搬运作用39

(四)海洋的沉积作用40

五、其他外动力地质作用43

(一)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43

(二)风的地质作用44

(三)冰川的地质作用44

第四章内动力地质作用46

一、地壳运动46

(一)现代地壳运动的表现46

(二)古代地壳运动遗留的地质现象47

(三)地壳运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发展特征49

二、岩浆作用49

(一)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49

(二)火山作用50

(三)侵入作用53

三、变质作用54

四、地震55

(一)地震的概念55

(二)震源和震中56

(三)地震级和地震烈度57

(四)地震地质工作的任务58

第二篇矿物学61

第一章概述61

一、矿物的概念61

二、矿物的形态特征62

(一)常见的单形64

(二)实际晶体的形态65

(三)矿物晶体的结晶习性65

(四)矿物集合体的形态66

三、矿物的物理性质68

(一)矿物的光学性质69

(二)矿物的力学性质71

(三)矿物的其他物理性质73

四、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75

(一)地壳中元素分布的特点76

(二)离子类型76

(三)晶格类型与化学键77

(四)类质同象的概念79

(五)矿物的化学式80

第二章矿物各论82

一、自然元素82

二、硫化物类84

三、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89

四、硅酸盐类95

五、其它化合物109

(一)碳酸盐类109

(二)硫酸盐类111

(三)钨酸盐类112

(四)磷酸盐类113

(五)卤化物类114

附:犷物化学成分索引114

第三篇沉积岩127

第一章概述127

一、沉积岩的概念127

二、沉积岩的一般特征127

(一)沉积岩的物质成分特征127

(二)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128

三、研究沉积岩的意义129

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过程130

一、沉积物的形成130

(一)由母岩破坏形成的沉积物130

(二)由生物作用形成的沉积物135

(三)由某些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沉积物135

(四)沉积分异作用135

二、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及后生作用136

(一)沉积物组分的变化136

(二)沉积物与周围环境间的作用137

(三)压固作用138

(四)胶结作用138

(五)后生作用139

第三章沉积岩的主要类型139

一、碎屑岩类139

(一)碎屑颗粒的特征139

(二)胶结物的特征141

(三)碎屑岩的分类142

(四)碎屑岩的地质分布144

二、粘土岩144

(一)粘土岩的结构特征144

(二)粘土岩的矿物成分145

(三)粘土岩的构造145

(四)粘土岩的物理性质145

(五)粘土岩的成因及主要类型146

(六)地质分布与实际用途147

三、化学岩147

(一)化学岩的主要特点148

(二)化学岩的分类149

(三)硅质岩149

(四)碳酸盐岩151

第四章沉积相155

一、相的概念155

二、沉积相的成因标志155

三、相的主要类型159

(一)大陆相组160

(二)海相组162

(三)海陆过度相组163

第四篇岩浆岩167

第一章概述167

一、岩浆167

(一)岩浆的主要化学成分167

(二)岩浆中的挥发分168

(三)岩浆的主要物理性质168

(四)岩浆活动169

二、岩浆岩的一般概念170

(一)岩浆岩的化学类型170

(二)岩浆岩的产状170

(三)岩浆岩的分布173

三、研究岩浆岩的意义174

第二章岩浆岩的基本岩石特征175

一、岩浆岩的化学成分175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176

(一)岩浆岩矿物成分的分类176

(二)岩浆岩中常见矿物的产出特点177

(三)岩浆岩中的矿物组合179

三、岩浆岩的结构180

(一)按岩石的结晶程度180

(二)按矿物的颗粒大小即组成岩石的矿物程度180

(三)按矿物的自形程度及其结合分式181

四、岩浆岩的构造183

五、岩浆岩岩石类型的分类185

第三章中酸性侵入岩188

一、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类岩石188

二、闪长岩类岩石189

三、正长岩类岩石190

四、中酸性侵入岩的产状191

五、中酸性侵入体内部的岩相变化192

六、中酸性侵入杂岩体193

第四章基性及超基性侵入岩195

一、基性岩类岩石195

二、超基性岩类岩石196

三、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的产状197

四、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内部的变化198

(一)韵律层构造198

(二)岩体内部的岩带199

(三)岩体内部不同岩相间的接触和穿切关系200

第五章碱性岩202

一、碱性岩的一般特征202

二、碱性正长岩和粗面岩类岩石202

三、霞石正长岩和响岩类岩石203

四、碱性辉长岩和霞斜岩类岩石204

五、碳酸岩类岩石204

六、碱性岩的产出情况205

第六章火山熔岩207

一、火山熔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207

二、苦橄岩——玻质纯橄岩类岩石208

(一)苦橄岩208

(二)玻质纯橄岩208

(三)金伯利岩208

三、玄武岩——辉绿岩类岩石209

(一)玄武岩209

(二)细碧岩209

四、安山岩、英安岩类岩石210

(一)安山岩和安山玢岩210

(二)英安岩和英安玢岩210

五、流纹岩——石英斑岩类岩石211

(一)流纹岩和石英斑岩211

(二)石英角斑岩211

(三)玻璃熔岩类岩石211

第七章火山碎屑岩213

一、火山碎屑岩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213

(一)玻屑213

(二)晶屑213

(三)浆屑213

(四)岩屑214

二、火山爆发碎屑岩类岩石215

(一)正常火山爆发角砾岩和凝灰岩215

(二)熔岩爆发碎屑岩215

(三)火山震碎岩215

三、火山堆积碎屑岩类岩石216

(一)碎屑熔岩类岩石216

(二)熔结碎屑岩类岩石216

(三)正常火山碎屑岩类岩石216

四、火山沉积碎屑岩类岩石217

(一)沉火山碎屑岩类岩石217

(二)凝灰质沉积碎屑岩类岩石217

五、火山岩系的一般特征217

第八章岩浆岩成因一般问题概述219

一、关于原生岩浆及其起源问题219

(一)关于超基性岩浆219

(二)关于玄武岩浆219

(三)安山岩浆220

(四)花岗岩浆220

二、关于岩浆在形成岩石过程中的演变220

(一)岩浆分异作用220

(二)结晶分异作用220

(三)同化混染作用220

第五篇变质岩225

第一章概述225

一、变质岩及变质作用的概念225

二、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226

(一)温度226

(二)压力227

(三)应力227

(四)含挥发组分的溶液227

三、变质作用的分类228

第二章变质岩的基本特征229

一、变质岩的物质成分特征229

(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229

(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229

二、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特征232

(一)变质岩的结构232

(二)变质岩的构造235

第三章气成热液变质岩236

一、气成热液变质岩的分类命名236

二、主要岩石类型236

(一)由超基性岩形成的气成热液变质岩236

(二)由中、基性岩形成的气成热液变质岩石237

(三)由中、酸性岩形成的气成热液变质岩237

第四章碎裂(动力)变质岩239

一、构造角砾岩239

二、压碎岩(碎裂岩)239

三、糜棱岩239

四、千糜岩239

第五章接触变质岩240

一、热接触变质岩240

(一)板岩240

(二)角岩240

(三)片岩、片麻岩241

(四)大理岩241

二、接触交代变质岩243

(一)钙质矽卡岩243

(二)镁质矽卡岩244

第六章区域变质岩245

一、区域变质岩的分类命名245

二、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246

(一)板岩246

(二)千枚岩246

(三)片岩246

(四)片麻岩247

(五)长英质粒岩247

(六)角闪质岩石248

(七)大理岩248

(八)麻粒岩248

(九)榴辉岩和榴闪岩248

第七章混合岩250

一、混合岩的概念250

二、混合岩的分类及产状251

(一)混合岩分类的标志251

(二)混合岩的主要类型252

三、混合岩的分布情况和生成地质条件253

第六篇地层257

第一章地层的基本知识257

一、化石与地层257

(一)化石257

(二)地层及其接触关系259

(三)岩浆岩与地层的接触关系260

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261

(一)地层层序的建立261

(二)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般方法262

三、地层系统与地质年代表265

四、古地理环境的恢复267

(一)海洋沉积的一般特点268

(二)大陆沉积的一般特点268

第二章中国前寒武纪地层发育特征270

一、中国的前震旦系270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的前震旦系271

(二)其它地区的前震旦系272

(三)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273

(四)主要矿产274

二、中国的震旦系274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的震旦系275

(二)华南区的震旦系278

(三)其它地区的震旦系279

(四)主要矿产280

第三章中国早古生代地层发育特征282

一、早古生代的重要生物化石282

(一)三叶虫282

(二)笔石283

(三)鹦鹉螺283

(四)腕足动物284

二、中国的下古生界285

(一)华南区的下古生界285

(二)华北-东北南部区(华北区)的下古生界287

(三)其他地区的下古生界288

(四)我国早古生代的地史特征288

(五)主要矿产289

第四章中国晚古生代地层发育特征290

一、晚古生代的重要生物化石290

(一)陆生植物290

(二)陆生脊椎动物291

(三)海生无脊椎动物291

二、中国的上古生界294

(一)华南区的上古生界294

(二)华北-东北南部区的上古生界296

(三)其他地区的上古生界297

(四)我国晚古生代的地史特征298

(五)主要矿产299

第五章中国中生代地层发育特征300

一、中生代的重要生物化石300

(一)植物界300

(二)脊椎动物300

(三)无脊椎动物301

二、中国的中生界302

(一)中国的三叠系302

(二)中国的侏罗系、白垩系304

(三)中生代的主要沉积矿产307

第六章中国新生代地层发育特征308

一、新生代的重要生物化石308

二、中国的新生界309

(一)海相地层309

(二)陆相地层309

(三)新生代的主要沉积矿产310

附:各地质时期重要化石图版313

第七篇构造地质及地质调查331

第一章 概述331

第二章岩层的产状332

一、水平岩层332

二、倾斜岩层333

(一)倾斜岩层产状要素及其测定333

(二)岩层露头分布与地形的关系335

(三)影响岩层出露宽度的因素336

(四)岩层的厚度337

三、直立岩层338

四、岩层层理的鉴别338

第三章褶皱构造340

一、褶皱的基本概念340

二、褶皱的分类与组合341

(一)褶皱横剖面的形态分类341

(二)褶皱纵向形态分类342

(三)褶皱平面形态分类342

(四)褶皱的组合343

三、褶皱的分析与研究344

(一)褶皱的认识344

(二)褶皱内部构造的认识346

(三)褶皱构造的研究内容347

(四)认识褶皱构造的意义350

第四章节理和劈理构造351

一、节理的概念351

二、节理的研究352

(一)不同力学性质节理的认识352

(二)节理和褶皱、断层的关系353

(三)节理的观察和测量353

(四)节理测量成果的整理和制图354

(五)对原生节理的认识356

(六)节理研究的意义357

三、劈理357

(一)劈理的概念357

(二)劈理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357

第五章断层构造359

一、断层的基本概念359

二、断层的分类360

(一)根据断层面产状与两盘岩层的产状关系360

(二)根据断层面产状与褶皱轴线(或区域构造线)的关系360

(三)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关系360

(四)断层的几种组合型式361

三、断层的识别362

(一)岩层被错动362

(二)岩石中发生各种小构造现象363

(三)根据地貌上的一些标志间接推断断层的存在364

四、断层的分析与研究365

第六章地质力学简述370

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370

二、地质力学中与力学有关的若干基本概念371

(一)力、外力、内力和应力371

(二)岩石变形的一般概念374

(三)岩石的基本性质及力学表象377

三、构造形迹力学性质的鉴定378

(一)结构面的分类378

(二)各种破裂结构面的特征和鉴别379

四、构造形迹的序次382

五、构造体系及其类型384

(一)构造体系的概念384

(二)纬向(东西向)构造体系385

(三)经向(南北向)构造体系386

(四)扭动构造体系386

六、构造体系的联合和复合391

(一)构造体系的联合391

(二)构造体系的复合391

第七章槽台学说和板块学说简介393

一、引言393

二、地槽-地台学说394

(一)地槽的基本概念394

(二)地槽的类型及地槽内部单元划分394

(三)地槽的发展395

(四)地台及地台活化397

(五)大地构造分区399

(六)有关历史分析的一些方法399

三、板块构造学说401

(一)板块构造学说的由来401

(二)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402

(三)板块构造学说的证据403

(四)板块构造学说的评述412

第八章地质调查的基本知识及地质图的判读分析413

一、地质调查的概念413

(一)1∶100万-1∶50万地质调查——小比例尺地质调查415

(二)1∶20万-1∶10万地质调查——区测(区域地质调查)或中比例尺地质调查415

(三)1∶5万-1∶2.5万地质调查415

(四)>1∶25000的专门性地质调查416

二、地质调查的野外编录417

(一)露头素描图417

(二)路线剖面图418

(三)探槽素描419

(四)浅井和浅坑地质素描419

(五)取样和标本采集420

三、地质调查的一般野外工作方法421

(一)实测剖面421

(二)野外填图424

(三)室内整理和编写地质报告428

(四)航空地质方法在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应用429

(五)出露不好地区地质调查的特点432

(六)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图的测制433

四、地质资料的查阅及地质图的分析434

(一)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及方法435

(二)地质剖面的编制及深部地质情况的推断437

第八篇矿床学445

第一章概论445

一、矿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445

(一)金属矿产445

(二)非金属矿产445

(三)可燃有机矿产445

二、矿床学研究的内容446

三、与矿床有关的某些基本概念447

(一)矿体及其形状、产状447

(二)矿石的组成449

(三)地壳中元素的迁移和富集450

四、评价矿床的有关因素451

(一)政治方面的因素451

(二)矿床本身特有的因素451

(三)有关矿床所在地区经济地理方面的因素452

五、矿床的成因分类452

(一)内生矿床452

(二)外生矿床453

(三)变质矿床453

第二章岩浆矿床454

一、岩浆矿床概述454

二、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和矿床特征456

(一)结晶分异作用和早期岩浆矿床457

(二)残余熔融作用和晚期岩浆矿床460

(三)熔离作用和熔离矿床463

三、岩浆矿床普查找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465

(一)寻找有关岩体465

(二)在岩体中寻找矿化现象466

(三)研究岩体的分异及蚀变466

(四)查明岩体的产状及控矿构造467

(五)研究岩浆矿床的成因和确定岩浆矿床的类型467

第三章伟晶岩矿床468

一、伟晶岩矿床的基本特征468

(一)花岗伟晶岩的物质成分468

(二)花岗伟晶岩的结构和构造469

(三)花岗伟晶岩的形状、产状和规模469

(四)花岗伟晶岩中交代作用的意义470

二、伟晶岩矿床的形成条件及其成因470

(一)伟晶岩矿床的形成条件470

(二)伟晶岩的成因471

三、伟晶岩矿床类型及其特点471

(一)长石-铀-稀土矿物伟晶岩471

(二)白云母-绿柱石-铌-钽铁矿伟晶岩472

(三)石英-锂辉石伟晶岩472

(四)多种稀有金属矿物伟晶岩472

(五)水晶伟晶岩472

四、伟晶岩矿床找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474

第四章气水热液矿床476

一、有关气水热液矿床的某些基本概念476

(一)概述476

(二)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478

(三)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方式486

(四)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阶段489

(五)气水热液矿床的原生分带性490

二、矽卡岩矿床491

(一)矽卡岩矿床的概念492

(二)矽卡岩矿物492

(三)矽卡岩矿床的产状494

(四)矽卡岩和金属矿化的关系497

(五)矽卡岩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498

(六)矽卡岩矿床的形成作用501

(七)矽卡岩矿床找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503

(八)矽卡岩矿床的类型504

三、云英岩型含钨、锡、钼石英脉矿床512

(一)云英岩化作用和云英岩的特征512

(二)矿床产出的地质条件513

(三)矿体的形状、产状和规模514

(四)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515

(五)云英岩型矿床找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516

四、斑岩型铜、钼矿床517

(一)矿床产出的地质条件517

(二)矿床的围岩蚀变517

(三)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矿石物质成分517

(四)矿床成因的探讨519

(五)斑岩型铜钼矿床找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523

五、含铜-金石英脉型矿床524

(一)金-毒砂-黄铁矿石英脉525

(二)含黄铁矿-黄铁矿石英脉525

(三)含金多金属石英脉526

六、脉状多金属矿床527

七、似层状汞矿床528

八、似层状锑矿床530

第五章风化矿床533

一、概述533

二、风化矿床的形成条件533

(一)原岩的物质成分和性质533

(二)气候534

(三)地形534

(四)构造534

(五)水文地质534

(六)作用时间535

三、风化矿床的类型及其特征535

(一)残积和坡积砂矿床535

(二)残余矿床536

(三)淋积矿床536

四、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及次生富集带537

(一)硫化物矿床氧化带537

(二)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538

(三)硫化物矿床的次生变化剖面539

第六章沉积矿床540

一、机械沉积矿床540

(一)河流冲积砂矿床540

(二)海滨砂矿床542

二、蒸发沉积矿床542

(一)海水蒸发沉积矿床543

(二)内陆盆地蒸发沉积矿床545

三、胶体溶液沉积矿床547

(一)沉积铁矿床548

(二)沉积锰矿床550

(三)沉积铝土矿床553

四、生物和生物化学沉积矿床554

(一)沉积磷矿床554

(二)沉积金属硫化物矿床556

(三)煤558

五、沉积矿床找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560

第七章变质矿床562

一、概述562

二、变质矿床的一般特点562

(一)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与矿物共生组合562

(二)矿石的结构构造563

(三)矿体的形状、产状564

三、变质矿床的成矿作用564

(一)接触变质成矿作用564

(二)区域变质成矿作用565

(三)混合岩化成矿作用566

四、变质矿床的类型及特点566

(一)接触变质矿床567

(二)区域变质矿床567

五、变质矿床的找矿方向580

(一)我国变质矿床区域分布580

(二)变质矿床主要成矿期580

(三)变质矿床的岩石组合是找变质矿床的重要标志之一581

第八章矿床工业类型简介582

一、铁582

(一)基性岩中钛铁矿-磁铁矿床583

(二)矽卡岩型铁矿床583

(三)气水-热液含稀土元素磁铁矿-赤铁矿矿床583

(四)海相沉积铁矿床583

(五)变质型铁矿床583

二、铜584

(一)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584

(二)矽卡岩型铜矿床584

(三)热液脉状铜矿床584

(四)细脉浸染型铜矿584

(五)黄铁矿型铜矿床584

(六)层状铜矿床584

三、铬584

(一)早期岩浆型铬铁矿床586

(二)晚期岩浆型铬铁矿床586

四、镍586

(一)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587

(二)风化壳型硅酸镍矿床587

五、铅和锌587

(一)矽卡岩型铅、锌矿床588

(二)热液脉状铅-锌矿床588

(三)黄铁矿型铅-锌矿床588

(四)碳酸盐岩层中热液交代铅-锌矿床588

(五)碳酸盐岩层中层状铅-锌矿床588

六、钨589

(一)矽卡岩型白钨矿床589

(二)高温热液型石英-黑钨矿床589

(三)砂钨矿床590

七、锰590

(一)海相沉积锰矿床590

(二)锰帽型矿床591

八、磷591

(一)沉积型磷块岩矿床591

(二)变质型磷矿床592

九、金刚石592

(一)角砾云母橄榄岩(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矿床593

(二)金刚石砂矿593

十、硫594

(一)自然硫矿床594

(二)黄铁矿矿床595

1979《矿产地质基础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长春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基础》编写组编写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地质与矿产(1986 PDF版)
地质与矿产
1986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
矿产地质基础  下(1979 PDF版)
矿产地质基础 下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
矿产地质基础(1998 PDF版)
矿产地质基础
1998 北京:地质出版社
基础地质学(1987 PDF版)
基础地质学
198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采矿设计手册  1  矿产地质卷  上(1989 PDF版)
采矿设计手册 1 矿产地质卷 上
198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非金属矿地质学基础(1992 PDF版)
非金属矿地质学基础
1992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岩矿地质基础(1985 PDF版)
岩矿地质基础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地质学基础(1984 PDF版)
地质学基础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
地质学基础(1980 PDF版)
地质学基础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地质学基础(1978 PDF版)
地质学基础
197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震地质学基础(1982 PDF版)
地震地质学基础
1982 北京:地震出版社
地质学基础(1979 PDF版)
地质学基础
197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测井地质基础  上(1986 PDF版)
测井地质基础 上
1986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地质学基础(1995 PDF版)
地质学基础
1995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地质学基础(1997 PDF版)
地质学基础
1997 济南:黄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