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上学》求取 ⇩

第一篇导论1

第一章 形上学的意义2

第二章 形上学的重要性14

第二篇论存有的特性29

第一章论存有的单一性31

第一节 单一性的意义31

第二节 单一性的种类32

第三节 单一性与物(有)之间的关系34

第四节论区别35

一、区别的意义35

二、区别的种类36

第二章论第一原理40

第一节第一原理概论40

一、何谓原理40

二、第一原理的意义43

三、第一原理的存在45

四、第一原理的数目47

五、第一原理的重要性49

第二节第一原理分论50

一、矛盾律50

二、同一律54

三、排中律55

第三节矛盾律与同一律的比较55

一、矛盾律与同一律之间的区别56

二、矛盾律比其他定律优先、重要及基本56

第三章论存有的真实性64

第一节 真理的定义64

第二节真理的种类66

一、本体真理66

二、论理真理67

三、伦理真理68

第三节论本体真理69

一、本体真理的最后基础69

二、本体真理与存在物之间的关系71

三、本体误谬的存在73

四、本体误谬的原因74

第四节论论理真理75

一、论理真理的可能性75

二、真理的标准77

(1)何谓真理的标准78

(2)真理标准的重要性78

(3)真理的标准之存在79

(4)确实性的种类79

(A)主观确实性80

(B)客观确实性80

①伦理确实性80

②物理确实性81

③形上确实性81

(A)内在的客观明显性82

(B)外在的客观明显性83

(5)真理的真正标准84

(A)真理的一般标准84

(B)真理的最后标准88

第五节论错误的本质及其原因91

一、错误的本质92

二、错误的原因93

(1)人的致知能力的有限性94

(2)实体本身的复杂性94

(3)意志的缺陷94

(4)偏见95

(5)恒心与毅力的缺乏100

(6)对权威的崇拜102

(7)虚荣心104

第四章论存有的完善无缺性109

第一节 善的本质109

第二节善的种类113

一、首先善分为「本体善」、「物理善」及「伦理善」113

二、次则善又有「绝对善」与「相对善」之分114

三、善又可分为「客观善」及「主观善」114

四、「真正善」与「表面善」114

五、最后善分为「正善」、「娱善」与「益善」115

第三节 善与物的关系116

第四节论恶118

一、恶的本质118

二、恶的种类122

三、恶的存在125

(1)本体恶的存在125

(2)物理恶的存在127

(3)伦理恶的存在128

四、恶的原因129

(1)物理恶的原因130

(2)伦理恶的原因132

五、神与恶136

第五章存有的美性152

第一节 美的本质152

第二节 美的条件155

第三节 美的种类158

第六章 论无162

第三篇论现实与潜能165

第一章现实与潜能二原理的研究167

第一节 现实与潜能二观念的由来167

第二节 现实与潜能的意义168

第三节 现实与潜能的存在169

第四节现实与潜能的区分169

一、现实的区分169

二、潜能的区分170

第五节 现实与潜能的关系172

第二章现实与潜能二原理的应用180

第一节论物之「一」与「多」的问题180

一、问题的发生180

二、各种答案182

三、问题的真解决184

第二节论本质与存在191

一、本质与存在的存在192

二、本质的意义193

三、本质的认识194

四、本质的特性197

五、本质的基础198

六、存在的意义203

七、本质与存在的比较204

八、各家的意见204

九、存在与本质的关系211

第三节论原质与原形212

一、原质与原形的存在212

二、原质观念的由来214

三、原质的意义215

四、原质的特性217

五、原形的意义220

六、原形的特性220

七、形质论的小史221

第四节论自立体与依附体225

一、自立体与依附体的存在225

二、自立体的意义227

三、自立体的区分229

四、自立体的特性229

五、依附体的意义230

六、依附体的区分230

七、自立体与依附体间的区别233

第五节论因果问题234

一、因果问题概论236

(1)名词的澄清236

(2)因果问题的重要性240

(3)因的区分240

二、因果问题分论241

(1)质料因242

(2)形式因243

(A)意义243

(B)区分243

(C)质料因与形式因的关系244

(3)动因244

(A)区分245

(B)意义246

(C)动因的存在247

(D)各家的意见248

(E)动因的存在及因果律的有效性的证明252

(F)因果律的性质255

(4)工具因257

(A)意义258

(B)性质259

(5)模形因261

(6)目的因262

(A)意义263

(B)区分264

(C)目的因的存在的证明265

1985《形上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曾仰如编著 1985 台湾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形而上学(1997 PDF版)
形而上学
1997 北京:商务印书馆
形而上学(1959 PDF版)
形而上学
1959
形而上学(1959 PDF版)
形而上学
1959
形而上学(1959 PDF版)
形而上学
1959
形而上学(1962.01 PDF版)
形而上学
1962.01 勁草書房
形而上学(1984年 PDF版)
形而上学
1984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车辆形态学  上(1981.08 PDF版)
车辆形态学 上
1981.08
逻辑  美学  形而上学(1997 PDF版)
逻辑 美学 形而上学
1997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整形外科学  上(1999 PDF版)
整形外科学 上
1999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形而上学导言(1963 PDF版)
形而上学导言
1963 北京:商务印书馆
形而上学批判(1980 PDF版)
形而上学批判
1980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形而上学(1959 PDF版)
形而上学
1959 北京:商务印书馆
形而上学导论(1996 PDF版)
形而上学导论
1996 北京:商务印书馆
形而上学序论  上(1935 PDF版)
形而上学序论 上
1935 商务印书馆
地形学  上(1936 PDF版)
地形学 上
1936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