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语音学概要》求取 ⇩

第一章实验语音学的过去、现1

在与未来(吴宗济)1

1.1实验语音学是一门综合1

学科1

目录1

1.2.1第一期1920年以前2

1.2.2第二期1920—19402

阶段2

1.2实验语音学发展的几个2

1.2.3第三期1940——19604

1.2.4第四期1960——19806

1.2.5第五期1980—7

1.3今天的语音学9

1.4我国语音实验研究的概况10

1.4.1三十年代10

1.4.2五十年代至今11

参考文献12

2.1振动系统13

2.1.1简谐振动13

第二章语音的物理基础(杨顺安)13

2.1.2阻尼振动、强迫振动和共振15

2.2声波的基本特性16

2.2.1从振动到声波16

2.2.2声压的度量17

2.2.3声能与声强18

2.2.4倍频程19

2.3.2吸收20

2.3.1反射和衍射20

现象20

2.3声波传播过程中的一些20

2.3.3混响21

2.3.4干涉、拍和驻波21

2.4声波在管道中的传播23

2.4.1 电-力-声类比23

2.4.2声管及其传输线类比24

2.4.3均匀开管27

2.5噪声27

2.5.1湍流噪声/摩擦噪声27

2.6.1复合音与频谱28

2.5.2瞬态噪声28

2.6声音的频谱28

2.6.2频谱的形成31

参考文献32

第三章语音产生的生理基础33

(鲍怀翘)33

3.1声门下系统33

3.1.1呼吸机理33

3.1.3发声呼吸34

3.2喉34

3.1.2肺活量34

3.2.1喉的构造35

3.2.2声带振动学说38

3.2.3 声门波形的测量参数40

3.2.4喉肌电特性41

3.2.5发声类型43

3.3共鸣腔44

3.3.1 口腔44

47

3.4语音产生的空气动力学47

3.3.3鼻腔47

3.3.2咽腔47

3.4.1 声道内空气动力学特性48

3.4.2喉空气动力学特性50

参考文献51

第四章语音知觉的心理基础53

(林茂灿)53

4.1人的听觉系统53

4.1.1耳的结构和机能53

4.1.2听觉和神经57

4.2听觉的感受性58

4.2.1绝对感受性58

4.2.2差别感受性60

4.3掩蔽效应62

4.3.1纯音对纯音的掩蔽63

4.3.2噪声对纯音的掩蔽64

4.4响度67

4.4.1响度级(方)和等响度曲67

线67

4.4.3复合声的响度68

4.4.2响度的数量标度68

4.4.4响度与时长70

4.5音高70

4.5.1纯音音高与其频率70

4.5.2纯音音高与其声强72

4.5.3复合声的音高72

参考文献72

5.1元音的舌位模型73

5.1.1 Bell-Sweet模型73

第五章元音(鲍怀翘)73

5.1.2收紧点模型74

5.1.3声道面积函数逼近74

5.2普通话单元音的生理分77

77

5.2.1舌位分析77

5.2.2下颌开度80

5.2.3唇形比较80

5.3元音产生的声学理论81

5.3.1声源频谱82

5.3.2声道传递特性84

计算85

5.3.3普通话元音声道共鸣频率85

5.4元音声学分析87

5.4.1元音共振峰的定义及计算87

方法87

5.4.2声学元音图88

5.4.3声腔与共振峰关系90

5.4.4汉语普通话及其它语言单95

元膏的声学特性95

5.5.2二合元音与三合元音99

5.5复合元音的声学分析99

5.5.1复合元音的性质99

5.5.3介音问题100

5.6元音的紧/松问题100

5.6.1紧/松元音对立的语音特征101

5.6.2中国几种少数民族语言元102

音紧/松的语音特征102

5.7鼻化元音103

5.8卷舌元音103

5.8.1卷舌元音的生理分析104

5.8.3卷舌元音生理特征与声学106

特征之间的关系106

5.9元音感知106

5.8.2卷舌元音的声学分析106

5.9.1元音共振峰的绝对频率和107

相对频率107

5.9.2复合元音的感知问题108

参考文献109

6.1辅音的特点112

第六章辅音(吴宗济)112

6.2辅音的生理分析113

6.2.1起动作用114

6.2.2调音作用114

6.2.3发声作用115

6.2.4辅音生理实验举例115

6.3辅音的声学分析117

6.3.1辅音语图模式118

6.3.3嗓音起始时间(VOT)119

6.3.4过渡音征(T)119

6.3.2辅音的听辨信息119

6.3.5强频集中区与音轨120

6.3.6辅音的频率、强度和时长121

6.3.7辅音的清浊问题123

6.3.8辅音的送气问题124

6.4辅音声学特征与生理特125

征的关系125

6.4.1辅音的发音方法126

6.4.2辅音的发音部位126

6.5.4不送气清塞音127

和调音部位127

6.5普通话辅音的声学参量127

6.5.2送气清塞音129

6.5.3清擦音133

6.5.4浊擦音134

6.5.5清塞擦音139

6.5.6鼻音146

6.5.7边音和半元音151

参考文献152

第七章声调(林茂灿)153

7 1 普通话声调的声学分析153

7.1.1 F0曲线157

7.1.2时长158

7.1.3字音强度159

7.1.4四声的声学表现160

7.2普通话变调的声学分析161

7.1.3两字组变调161

7.2.2三字组变调164

7.3声调的知觉168

7.3.1声调的听觉辨认依据168

7.3.2字组里的声调知觉171

7.3.3语音音高的辨别差阈173

7.3.4声调的范畴知觉174

7.3.5声调能力的大脑侧向问题177

7.4 声调的产生178

7.4.1普通话四声中的环甲肌和胸骨179

舌骨肌活动的EMG研究179

7.4.2吴语镇海话单字调中的VCT183

和P3的表现183

7.4.3 VCT和P.在普通话两字组184

语音F0产生中的作用184

的影响185

7.5音段与基频185

7.5.2元音后面的喉塞音问题188

7.5.3元音音质对其F0的影响189

参考文献190

第八章音节和音联(许毅)193

8.1关于音节的定义193

8.2普通话音节的一般结构193

学结构框架194

8.3.1第1段——无声段194

8.3普通话音节的声学语音194

8.3.2第2段——爆破段195

8.3.3第3段——摩擦和/或嗓音195

195

8.3.4第4段——送气段196

8.3.5第5段——过渡段196

8.3.6第6段——起始目标值196

8.3.7第7段——核心目标值196

8.4.1 擦音197

8.4 普通话声母的语音结构197

8.3.9第9段——鼻尾段197

8.3.8第8段——收尾目标值或197

后音渡197

8.4.2 塞音198

8.4.3塞擦音200

8.4.4边音201

8.4.5 鼻音202

8.4.6零声母和浊擦音202

8.5普通话韵母的语音结构204

8.5.1 单韵母204

8.5.3 鼻韵母206

8.5.2 复韵母206

8.5.4 儿化韵207

3.6声母与韵母的相互作用208

8.6.1音征互载209

8.6.2 声韵母之间的时长补偿210

8.7音联——语音单元之间210

的连接和分界210

8.7.1 闭音联211

8.7.2音节音联211

8.7.3节奏音联214

8.7.4停顿音联218

参考文献219

第九章轻重音(林茂灿)221

9.1英语重音的实验研究221

9.1.1重音的知觉实验221

9.1.2重音的声学分析226

9.1.3英语基频F0产生机制问题227

9.2汉语普通话的轻重音230

9.2.1普通话轻声的声学关联物230

A1.2.1波形显示231

9.2.2不带轻声字组的重音性质239

9.2.3元音强度、响度和时长245

参考文献248

第十章区别特征(吴宗济)250

10.1 区别特征学说的起源和250

发展250

10.2各家的区别特征理论251

10.2.1 Trubetzkoy的区别性对立251

理论251

区别特征系统252

10.2.2 Jakobson和Halle的252

10.2.3 Jakobson-Fant-Halle的255

区别特征系统255

特征系统258

10.2.4 Chomsky和Halle的区别258

10.2.5 Ladefoged的区别特征系259

259

10.3超音段的区别特征261

10.3.1王士元的声调特征系统262

10.3.2自主音段音系学262

10.4汉语普通话的区别特征264

系统264

10.4.1偶分概念与多分关系264

10.4.2普通话的偶分特征和区别265

特征矩阵265

10.4.3普通话区别特征的相互关267

267

10.4.4普通话声调特征的音系学268

表达268

普通话变调上的应用270

10.4.5自主音段分析方法在表达270

参考文献272

附录一常用的语音实验仪器274

装置和使用方法(颜景助)274

A1.1研究语音生理特性的仪274

器装置和使用方法274

A1.1.1口形照相274

A1.1.2腭位照相274

A1.1.3动态腭位纪录276

A1.1.4声带的观测277

A1.1.6 X光照相和X光电影279

A1.1.5气流、气压和声门下压力279

的测量279

A1.1.7 X光微光束系统280

A1.2研究语音声学特性的方281

法和仪器281

A1.2.2声音强度的测量282

A1.2.3音高显示285

A1.2.4频谱分析286

A1.2.5语图仪300

1.3语音实验仪器的应用302

参考文献304

附录二计算机在语音学研究305

中的应用(杨顺安)305

A2.1语音信号数字处理的基305

础知识305

A2.1.1语音信号的数字化305

A2.1.2数字滤波器307

A2.1.3语音产生模型及其参数309

A2.2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311

A2.2.1预处理311

A2.2.2语音信号的过零率分析312

A2.2.3语音信号的幅度测定313

A2.2.4语音信号的自相关函数313

A2.3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倒频316

谱分析316

A2.3.1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快速傅316

里叶变换316

频谱分析317

A2.3.2利用FFT进行语音信号的317

A2.3.3倒频谱分析318

A2.4线性预测技术319

A2.4.1 LPC技术的基本概念320

A2.4.2利用LPC技术提取基频322

A2.4.3利用LPC技术估测共振322

蜂和谱包络322

A2.4.4声道截面函数的估测324

A2.4.5声门波形的估测325

A2.5.1共振峰合成器的基本原理326

A2.5语音合成技术及其在语326

音感知研究中的应用326

A2.5.2利用合成语音进行语音感329

知研究329

A2.6计算机的语音输入和语331

音输出331

A2.6.1语音自动识别331

A2.6.2语音的规则合成333

参考文献334

中英名词对照336

1989《实验语音学概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宗济,林茂灿主编 198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实用英语语音学(1985 PDF版)
实用英语语音学
1985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语语音学纲要(1983 PDF版)
英语语音学纲要
1983
英语语言学概要( PDF版)
英语语言学概要
俄语  第7册(1960 PDF版)
俄语 第7册
1960 北京:商务印书馆
实用英语语音学(1992 PDF版)
实用英语语音学
1992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语音学基础(1986 PDF版)
实验语音学基础
198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言和言语问题讨论集(1963 PDF版)
语言和言语问题讨论集
1963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史概要(1958 PDF版)
语言学史概要
1958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语音学概论(1959 PDF版)
语音学概论
1959 北京:科学出版社
语用学概要(1989 PDF版)
语用学概要
1989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史概要(1988.04 PDF版)
语言学史概要
1988.04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语语音学纲要(1983 PDF版)
英语语音学纲要
1983 北京: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概要(1983 PDF版)
语言学概要
1983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学丛书  比较语音学概要(1977 PDF版)
大学丛书 比较语音学概要
1977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学纲要(1932 PDF版)
语音学纲要
1932 开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