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3册) 城市给水 P966》求取 ⇩

1.1 用水要求1

1.2 系统组成1

1.城市给水系统1

1.3 给水系统类别2

1.4 给水系统设计的目的和要求3

1.4.1 目的要求3

1.4.2 方案比较4

1.5 影响给水系统选择的因素5

1.5.1 城镇及工业企业规划5

1.5.3 地形条件7

1.5.2 水源条件7

1.5.4 其他因素8

1.6 给水系统布置实例8

1.7 给水工程基本建设和设计程序11

1.7.1 项目建议书11

1.7.2 设计任务书11

1.7.3 初步设计12

1.7.4 施工图设计12

2.1.1 线路选择与布置要求13

2.1 输配水管渠布置13

2.输配水13

2.1.2 输水管布置14

2.1.3 配水管网布置15

2.2 水力计算17

2.2.1 水量计算17

2.1.2 管渠水力计算24

2.1.3 管网水力计算28

2.3 水量调节设施39

2.3.1 水量调节设施及其选用39

2.3.2 水厂清水池40

2.3.3 水塔及高位水池47

2.3.4 调节(水池)泵站50

2.4 管渠材料及管道配件52

2.4.1 管渠材料及选用52

2.4.2 管道接口55

2.4.3 配件58

2.4.4 管道附属设施61

2.5 管道敷设75

2.5.1 管道理深75

2.5.2 管道基础及理设要求81

2.5.3 支墩88

2.5.4 管道明设94

2.5.5 管道穿越障碍物97

2.5.6 管道压力试验107

2.5.7 金属管道防腐112

3.地下水取水113

3.1 地下水水源选择113

3.1.1 地下水水源特点113

3.1.2 地下水水源设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113

3.1.3 地下水资源保护114

3.2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种类和适用范围115

3.3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115

3.3.1 渗透系数115

3.3.2 影响半径117

3.3.3 给水度119

3.3.4 导水系数119

3.3.5 导压系数120

3.3.6 降水入渗系数120

3.4.1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及所需资料121

3.4.2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分类及主要任务121

3.4 地下水资源评价121

3.4.3 补给量的确定123

3.4.4 储存量的确定127

3.4.5 允许开采量的计算和确定128

3.5 管井144

3.5.1 管井出水量计算144

3.5.2 管井构造设计182

3.5.3 全国各地部分管井实例204

3.6 渗渠208

3.6.1 渗渠的位置选择与平面布置208

3.6.2 渗渠出水量计算209

3.6.3 渗渠设计214

3.6.4 集水井设计217

3.6.5 增加渗渠产水量的措施217

3.6.6 渗渠设计注意事项218

3.7 大口井218

3.7.1 大口井出水量计算218

3.7.2 大口井设计218

3.7.3 全国各地部分大口井实例229

3.8 辐射井229

3.8.1 辐射井的位置选择与平面布置229

3.8.2 辐射井出水量计算230

3.8.3 集水井与辐射管的设计236

3.8.4 辐射井的施工239

3.8.5 国内已建部分辐射井简介242

3.9 井群虹吸管集水系统设计243

3.9.1 虹吸管集水的适用条件与平面布置243

3.9.2 虹吸管设计244

3.9.3 虹吸管排气设备的选择与计算245

3.9.4 集水井设计246

3.9.5 真空罐容积的确定247

3.10 地下水人工回灌248

3.10.1 地下水人工回灌在给水工程上的应用248

3.10.2 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基本条件及适用的水文地质条件248

3.10.3 回灌水源选择和水质要求249

3.10.4 地下水人工回灌的主要方法249

3.10.5 水井人工回灌设计253

3.10.6 回灌水井的施工及注意事项258

3.10.7 回灌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259

4.1 水源资料及水文计算264

4.1.1 水源资料收集264

4.地表水取水264

4.1.2 河流水文计算265

4.2 取水构筑物设计原则及位置选择275

4.2.1 设计原则275

4.2.2 位置选择276

4.3 取水构筑物形式280

4.3.1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分类及形式280

4.3.2 移动式取水构筑物分类及形式285

4.3.3 构筑物形式选择285

4.4.1 取水头部299

4.4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设计299

4.4.2 进水管(渠)305

4.4.3 集水井306

4.4.4 斗槽318

4.4.5 底栏栅324

4.4.6 低坝335

4.5 移动式取水构筑物339

4.5.1 缆车式取水339

4.5.2 浮船取水350

5.1.2 泵房布置示例372

5.1.1 给水泵房分类373

5.1 给水泵房373

5.泵房373

5.2 给水水泵及其选择383

5.2.1 常用给水水泵383

5.2.2 水泵选择及工况确定393

5.2.3 水泵安装高度计算399

5.3 动力及其它设备选择401

5.3.1 动力设备及调速装置401

5.3.2 真空引水设备418

5.3.3 起重设备与泵房高度430

5.3.4 采暖与通风437

5.3.5 排水设备445

5.4 泵房布置446

5.4.1 泵房布置一般要求446

5.4.2 机组布置449

5.4.3 管路布置453

5.4.4 变配电间布置473

5.5 水锤计算与防护475

5.5.1 水锤发生的原因与分类475

5.5.2 水锤计算目的、方法与参数标准480

5.5.3 水锤防护495

6.混凝511

6.1 混凝剂及投加511

6.1.1 混凝作用及药剂选用511

6.1.2 药剂投加量515

6.1.3 投药系统布置及示例527

6.1.4 湿投药剂的调制及投加设备538

6.1.5 干投药剂设备551

6.1.6 加药间及仓库551

6.2.1 混合方式及设计要点553

6.2 混合553

6.2.2 管式混合554

6.2.3 混合池混合556

6.2.4 水泵混合559

6.2.5 机械混合559

6.3 反应562

6.3.1 设计要点及反应形式562

6.3.2 隔板反应池564

6.3.3 旋流反应池569

6.3.4 涡流反应池571

6.3.5 析板反应池573

6.3.6 孔室旋流反应池576

6.3.7 机械反应池578

6.3.8 组合式反应586

7.沉淀、澄清、气浮587

7.1 高浊度水的预沉及澄清587

7.1.1 高浊度水的净水工艺及构筑物587

7.1.2 高浊度水的特点及计算590

7.1.3 天然预沉和引水淤地593

7.1.4 辐流式及简易辐流式预沉池602

7.1.5 处理高浊度水的沉淀、澄清池设计608

7.1.6 XB-1型水旋澄清池612

7.1.7 沉沙池618

7.2 沉淀620

7.2.1 沉淀池形式选择620

7.2.2 平流式沉淀池621

7.2.3 斜板与斜管沉淀池626

7.2.4 沉淀池进出口形式及计算636

7.2.5 排泥方式及计算637

7.3 澄清658

7.3.1 澄清池形式选择658

7.3.2 机械搅拌澄清池659

7.3.3 水力循环澄清池678

7.3.4 脉冲澄清池693

7.3.5 悬浮澄清池709

7.4 气浮726

7.4.1 气浮工艺特点及适用条件726

7.4.2 设计要点及计算公式727

7.4.3 气浮净水主要设备729

7.4.4 设计及运行注意事项732

7.4.5 气浮池形式及工程实例733

7.4.6 计算例题738

8.过滤741

8.1 滤池形式及选用741

8.1.1 滤池形式分类741

8.1.2 滤池选用及适用条件742

8.2 滤池的配水系统745

8.2.1 常用的配水系统745

8.2.2 水头损失计算745

8.2.3 冲洗方式752

8.3 普通快滤池758

8.3.1 设计数据与计算公式760

8.3.2 设计注意事项765

8.3.3 计算例题766

8.4 双阀滤池769

8.5 多层滤料滤池772

8.5.1 三层滤料滤池772

8.5.2 双层滤料滤池777

8.5.3 接触双层滤料滤池778

8.6.2 设计要点779

8.6.1 虹吸滤池特点779

8.6 虹吸滤池779

8.6.3 计算公式及数据782

8.6.4 水力自动控制784

8.6.5 虹吸滤池标准图索引787

8.6.6 计算例题788

8.6.7 运行管理要点790

8.7 重力式无阀滤池791

8.7.1 工作特点791

8.7.2 设计要点792

8.7.4 重力式无阀滤池标准图索引796

8.7.3 计算公式及数据796

8.7.5 计算例题797

8.7.6 施工及运转管理注意事项800

8.8 移动罩滤池800

8.8.1 工作特点800

8.8.2 设计要点803

8.8.3 计算公式及数据806

8.8.4 计算例题807

8.9 微滤机808

8.9.1 微滤机净水特点和工作808

8.9.3 微滤机设备809

8.9.2 设计数据809

8.9.4 微滤机净水工程实例811

9.消毒813

9.1 消毒方法813

9.2 液氯消毒816

9.2.1 液氯物理性能及投加816

9.2.2 设计与计算817

9.2.3 加氯机819

9.2.4 液氯蒸发器823

9.2.5 加氯间及液氯仓库825

9.3.1 设计要点826

9.3 漂白粉消毒826

9.3.2 计算公式827

9.3.3 投加漂白粉设备827

9.4 氯胺消毒830

9.4.1 氯胺消毒作用830

9.4.2 设计要求831

9.4.3 投加与调制设备831

9.4.4 加药间及药库831

9.5.2 次氯酸钠发生器832

9.5 次氯酸钠消毒832

9.5.1 次氯酸钠消毒特点832

9.5.3 次氯酸钠溶液的投配833

9.6 二氧化氯消毒834

9.6.1 二氧化氯主要物理性能834

9.6.2 二氧化氯的消毒氧化作用834

9.6.3 设计要点834

9.6.4 二氧化氯的制取835

9.7.1 紫外线消毒特点837

9.7.2 布置形式837

9.7 紫外线消毒837

9.7.3 设计要点838

9.7.4 紫外线消毒设备839

9.7.5 影响紫外线杀菌效果的主要因素842

10.臭氧及活性炭处理844

10.1 臭氧氧化及消毒844

10.1.1 氧化消毒的特点和应用844

10.1.2 水与臭氧的接触反应及臭氧尾气回收系统847

10.1.3 臭氧发生系统863

10.1.4 原料气体的压缩及净化干燥处理系统870

10.1.5 臭氧化法处理系统的临控与防护875

10.1.6 臭氧化法给水处理厂、站的布置878

10.2 活性炭深度处理883

10.2.1 活性炭吸附及应用883

10.2.2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884

10.2.3 活性炭吸附方式887

10.2.4 设计要点及数据890

10.2.5 炭再生891

11. 除铁、除锰、除氟894

11.1 地下水除铁和除锰894

11.1.1 含铁含锰地下水的水质894

11.1.2 除铁除锰方法895

11.1.3 影响除铁除锰的主要因素897

11.1.4 处理工艺流程898

11.1.5 地下水的曝气899

11.1.6 除铁除锰滤池911

11.2. 除氟914

11.2.1 除氟方法914

11.2.2 活性氧化钼吸附过滤法914

11.2.3 磷酸三钙过滤法916

11.2.5 电渗析法917

11.2.4 混凝沉淀法917

12.水厂总体设计918

12.1 净水工艺选择918

12.1.1 净水工艺分类及适用条件918

12.1.2 净水工艺流程选择919

12.2 流程布置922

12.2.1 水厂组成922

12.2.2 工艺流程布置923

12.3 平面布置924

12.4 水厂附属建筑物925

12.4.1 附属建筑面积925

12.4.2 附属建筑的设备设施927

12.5 水厂管线设计928

12.5.1 生产管线928

12.5.2 管线的水头损失及流程标高计算929

12.6 水厂土方平衡计算934

12.7 水厂绿化及道路938

12.7.1 绿化938

12.7.2 道路941

12.8 水厂的仪表和自控设计942

12.8.2 分级控制943

12.8.1 设置标准943

12.8.3 水厂自动化仪表设备944

12.8.4 水厂仪表的配置示例945

12.9 水厂的人员编制及成本计算947

12.9.1 人员编制947

12.9.2 制水成本计算947

12.10 小形综合净水构筑物948

12.11 水厂布置实例952

附录960

附表1~16 附属建筑面积及附属建筑的设备设施960

附表17 部份混流泵系列索引960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3册) 城市给水 P966》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