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5册 城市排水》求取 ⇩

1.排水管渠及附属构筑物1

1.1 管渠水力计算1

1.1.1 流量公式1

1.1.2 流速公式1

1.2 污水管道1

1.2.1 一般规定1

1.2.2 污水量标准及变化系数3

1.2.3 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计算公式5

1.2.4 管道设计5

1.3 雨水管渠7

1.3.1 一般规定7

1.3.2 计算公式9

1.3.3 基本参数的确定9

1.3.4 管渠设计12

1.4.1 一般规定15

1.4 合流管道15

1.4.2 计算公式16

1.4.3 管网水力计算16

1.5 管材、接口、基础及附属构筑物16

1.5.1 管材与接口16

1.5.2 管道基础18

1.5.3 检查井18

1.5.4 跌水井20

1.5.5 雨水口23

1.5.6 倒虹管25

1.5.7 管道穿越铁路或公路28

1.5.8 出水口28

1.5.9 雨水溢流井29

1.6 雨水调蓄30

1.7 立交排水31

1.7.1 特点31

1.7.2 一般规定31

1.7.3 形式33

1.7.4 地下过街人行道排水37

1.8 体育场比赛场地排水39

1.8.1 一般规定40

1.8.2 设计参数44

1.8.3 附属构筑物45

1.9 广场排水46

1.10 暴雨强度公式48

1.10.1 暴雨强度公式手算编制方法48

1.10.2 城市暴雨公式的统计方法71

1.10.3 暴雨公式的CRA编制方法79

1.10.4 我国若干城市暴雨强度公式87

2.城市河湖102

2.1 设计基础资料102

2.1.1 图纸和测量资料102

2.1.4 其它资料103

2.1.3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资料103

2.1.2 水文气象资料103

2.2 城市河湖防洪设计标准104

2.3 河渠雨洪流量计算104

2.3.1 经验公式104

2.3.2 推理公式105

2.4 河渠水面线计算105

2.4.1 逐段试算法105

2.4.2 分段求和法109

2.4.3 水力指数法111

2.5 堰流及闸孔出流112

2.5.1 宽顶堰流117

2.5.2 薄壁堰流121

2.5.3 侧堰出流122

2.5.4 闸孔出流123

2.6 城市河湖设计126

2.6.1 设计原则126

2.6.2 城市河渠设计127

2.6.3 城市湖泊设计128

3.排水泵站132

3.1 一般规定132

3.1.1 泵站规模132

3.1.2 泵站布置133

3.1.3 泵房形式134

3.1.4 格栅140

3.1.5 集水池141

3.1.6 机器间145

3.1.7 水泵、电动机和管件150

3.1.8 配电室159

3.1.9 进水井、溢流井和出水井159

3.1.10 变压器间160

3.1.11 楼梯及踏步(爬梯)161

3.1.12 噪声的消减161

3.1.13 泵站仪表及计量设备162

3.1.14 泵站的自动控制164

3.2 污水泵站166

3.2.1 一般规定166

3.2.2 集水池166

3.2.3 格栅间166

3.2.4 选泵167

3.2.5 泵房形式选择170

3.2.6 构筑物及附属建筑171

3.2.7 污水泵站计算172

3.3 雨水泵站及合流泵站179

3.3.1 一般规定179

3.3.2 格栅183

3.3.3 集水池184

3.3.4 雨水泵站及合流泵站的布置184

3.4 道路立交泵站189

3.4.1 特点及一般规定189

3.4.2 汇水面积和设计参数190

3.4.3 泵房形式及选泵191

3.4.4 配电192

3.4.5 溢流井及出水井192

3.4.6 立交地下水估算193

3.4.7 示例195

3.5 污泥泵站204

3.5.1 一般规定204

3.5.2 选泵205

4.城市污水处理208

4.1 城市污水的组成208

4.2 城市污水的水质208

4.3 城市污水的排放条件209

4.3.1 一般条件209

4.3.2 地方条件209

4.4 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210

4.5.2 耗氧有机物质在河流中的降解211

4.5 利用水体稀释和自净能力的计算211

4.5.1 稀释平均浓度211

4.5.3 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214

4.6 城市污水处理的典型工艺218

4.7 城市污水厂的设计水量219

5.一级处理220

5.1 格栅220

5.1.1 设计数据220

5.1.2 计算公式221

5.2 沉砂池223

5.2.1 一般规定223

5.2.2 平流式沉砂池224

5.2.3 竖流式沉砂池227

5.2.4 曝气沉砂池229

5.3 沉淀池230

5.3.1 一般规定231

5.3.2 平流式沉淀池232

5.3.3 竖流式沉淀池238

5.3.4 辐流式沉淀池241

5.4 斜板(管)沉淀池245

5.4.1 设计数据245

5.4.2 计算公式246

6.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248

6.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模式248

6.2 普通曝气池的基本计算公式248

6.3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变法250

6.3.1 “改良”曝气和高速曝气250

6.3.2 合建式表面曝气252

6.3.3 吸附再生法252

6.3.4 阶段曝气253

6.3.5 延时曝气253

6.4.2 鼓风曝气设施254

6.4.1 一般要求254

6.4 曝气设施254

6.4.3 机械曝气266

6.4.4 曝气装置传氧速率的计算269

6.5 曝气池池型271

6.5.1 推流式271

6.5.2 完全混合式273

6.5.3 两种池型的结合275

6.6 二次沉淀池275

6.7 污水消毒276

6.8 活性污泥法除氮278

6.8.1 硝化278

6.8.2 脱硝280

6.9 氧化沟280

6.10 射流曝气284

6.11 生物塘287

7.1.1 构造292

7.1 滴滤池292

7.二级处理--生物膜法292

7.1.2 设计数据294

7.1.3 计算公式294

7.1.4 固定式喷嘴布水系统计算295

7.2 高负荷生物滤池302

7.2.1 构造302

7.2.2 设计数据302

7.2.3 计算公式302

7.2.4 旋转式布水器计算303

7.3 塔式生物滤池306

7.3.1 优缺点307

7.3.2 设计数据308

7.3.3 计算公式308

7.4 淹没式生物滤池310

7.4.1 特点310

7.4.3 填料的类型和规格311

7.4.2 构造311

7.4.4 设计数据312

7.4.5 计算公式313

7.5 生物转盘315

7.5.1 构造和布置形式315

7.5.2 适用范围和处理效果316

7.5.3 特点317

7.5.4 设计数据317

7.5.5 计算公式318

7.6 几种新型生物膜法321

7.6.1 活性生物滤池321

7.6.2 生物流化床323

7.6.3 投料活性污泥法327

8.三级处理332

8.1 混凝沉淀332

8.1.1 混凝剂332

8.1.3 絮凝334

8.1.2 混合334

8.1.5 混凝剂投加位置335

8.1.4 沉淀335

8.1.6 再碳酸化336

8.1.7 化学污泥的处置339

8.2 过滤340

8.2.1 作用340

8.2.2 过滤装置340

8.2.3 滤池在流程中所处位置342

8.2.4 设计注意事项343

8.2.5 助滤剂343

8.3 活性炭吸附343

8.3.1 炭的选用343

8.3.2 炭柱的导试344

8.3.3 活性炭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344

8.3.4 炭吸附单元的类型345

8.3.6 炭柱中生物活动的控制347

8.3.5 设计参数347

8.3.7 活性炭的输送348

8.3.8 活性炭的再生348

8.4 臭氧氧化348

8.4.1 优缺点348

8.4.2 臭氧的发生349

8.4.3 臭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349

8.4.4 臭氧的接触系统350

8.5 其它350

9.污泥处理351

9.1 污泥输送351

9.1.1 污泥管道352

9.1.2 检测仪表359

9.2 污泥浓缩360

9.2.1 重力浓缩池360

9.2.2 浮选浓缩池361

9.3 隐化池364

9.3.1 设计数据365

9.3.2 计算公式365

9.4 中温消化368

9.4.1 一般规定368

9.4.2 消化池池体各部设计参数369

9.4.3 消化池的混合搅拌370

9.4.4 消化池的加热与保温373

9.4.5 沼气的收集与贮存384

9.4.6 附属设施及仪表设备388

9.4.7 设施的安全技术等级390

9.5 污泥脱水390

9.5.1 自然干化390

9.5.2 真空过滤392

9.5.3 加压过滤395

9.5.4 离心脱水397

9.5.5 带式过滤398

9.5.6 污泥烘干399

9.6 污泥堆肥400

9.7 污泥最终处置400

9.7.1 弃置法401

9.7.2 回收利用法401

9.8 沼气利用402

9.8.1 一般用途402

9.8.2 沼气发动机及余热利用402

10.城市污水厂的总体布置406

10.1 厂址选择406

10.2 平面布置及总平面图406

10.3 竖向布置及流程纵断面图409

10.4 配水设施410

10.5 计量设施411

10.6 公用设施416

10.7 辅助建筑物417

198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5册 城市排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北京市市政设计院主编 1986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