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求取 ⇩

第一编总论1

第一章概论1

第一节刑事诉讼3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3

二、刑事诉讼的特征4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5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5

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6

三、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关系8

第三节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9

一、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9

二、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23

第四节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34

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34

二、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35

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36

第五节刑事诉讼法学38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8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40

第二章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47

第一节 概述49

第二节专门机关的组织体系50

一、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50

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55

三、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56

第三节专门机关的性质、地位和职责56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地位和职责56

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地位和职责57

三、公安机关的性质、地位和职责58

四、其他专门机关的性质、地位和职责58

第四节当事人58

一、被害人59

二、自诉人60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60

四、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62

五、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63

六、单位参与人63

第五节其他诉讼参与人65

一、法定代理人65

二、辩护人66

三、诉讼代理人68

四、证人69

五、鉴定人69

六、翻译人员70

第三章刑事诉讼基本原则73

第一节概述76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内涵76

二、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77

第二节刑事诉讼与其他诉讼共有的基本原则78

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78

二、依靠群众原则79

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81

四、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82

五、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84

第三节刑事诉讼特有的基本原则85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85

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87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89

四、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原则91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93

六、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95

七、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97

八、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98

第四章管辖103

第一节概述106

一、管辖的概念106

二、确定管辖的原则107

三、管辖的意义107

第二节立案管辖108

一、公安机关受理的案件108

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109

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111

第三节审判管辖113

一、级别管辖114

二、地域管辖118

三、指定管辖120

四、专门管辖121

第五章回避129

第一节 概述131

第二节回避的人员范围、理由与种类133

一、回避的人员范围133

二、回避的理由134

三、回避的种类137

第三节回避的程序138

一、回避申请的提出138

二、回避的审查、决定和宣布139

三、对驳回申请回避决定的复议140

四、回避的效力141

第六章辩护与代理143

第一节辩护制度概述145

一、辩护、辩护权145

二、辩护制度及其历史沿革146

三、辩护制度的意义149

第二节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151

一、辩护的种类151

二、辩护人的范围152

三、辩护人的责任与诉讼地位154

四、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155

第三节刑事诉讼代理157

一、刑事代理制度概述157

二、刑事诉讼中的代理种类157

第四节法律援助制度159

一、法律援助制度概述159

二、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及其意义159

三、法律援助的范围161

四、法律援助的申请、审查及其实施161

第七章强制措施163

第一节概述166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及特征166

二、强制措施体系167

三、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167

四、强制措施的意义168

第二节拘传169

一、拘传的概念、特征及意义169

二、拘传的适用条件169

三、拘传的程序170

第三节取保候审170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特征及意义170

二、取保候审的条件171

三、取保候审的程序173

第四节监视居住175

一、监视居住的概念、特征及意义175

二、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176

三、监视居住的场所176

四、监视居住的程序177

五、被监视居住人应当遵守的规定及违反的后果178

第五节拘留179

一、拘留的概念、特征及意义179

二、拘留的条件180

三、拘留的程序180

第六节逮捕182

一、逮捕的概念、特征及意义182

二、逮捕的条件183

三、逮捕的程序185

四、人民检察院对逮捕的监督188

五、逮捕等强制措施不当的变更和救济189

第八章附带民事诉讼191

第一节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194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194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195

第二节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196

一、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条件196

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适格196

三、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197

四、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物质损失198

第三节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200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200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201

第九章期间、送达207

第一节期间209

一、概述209

二、期间的计算210

三、法定期间214

第二节送达219

一、送达的概念219

二、送达的意义220

三、送达的方式221

四、送达回证222

第十章诉讼中止、诉讼终止225

第一节刑事诉讼的中止228

一、刑事诉讼中止的概念和意义228

二、刑事诉讼中止的条件和程序228

第二节刑事诉讼的终止229

一、刑事诉讼终止的概念和意义229

二、刑事诉讼终止的条件和程序230

第二编证据论233

第十一章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一般理论233

第一节刑事诉讼证据236

一、刑事诉讼证据概念236

二、刑事诉讼证据的本质属性237

三、刑事诉讼证据的意义240

第二节刑事诉讼证据制度240

一、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240

二、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241

第三节刑事诉讼证据规则243

一、概述243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44

三、传闻证据排除规则246

四、意见证据规则249

五、补强证据规则251

第十二章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分类257

第一节证据种类260

一、物证260

二、书证262

三、证人证言264

四、被害人陈述266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267

六、鉴定意见268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269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271

第二节证据分类272

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273

二、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273

三、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274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274

第十三章刑事诉讼证明279

第一节 概述282

第二节证明责任282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282

二、证明责任的承担283

第三节证明对象284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与意义284

二、证明对象的范围284

第四节证明标准287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287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287

三、证据不足案件的处理289

第三编程序论293

第十四章立案293

第一节概述295

一、立案的概念295

二、立案的意义296

第二节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297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297

二、立案的条件298

第三节立案的程序300

一、立案材料的接受300

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302

第四节 立案监督304

第十五章侦查307

第一节概述310

一、侦查的概念310

二、侦查的任务310

三、侦查的法治原则311

四、侦查的构造313

第二节侦查行为314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315

二、询问证人和被害人317

三、勘验、检查318

四、搜查321

五、查封、扣押物证、书证322

六、鉴定323

七、技术侦查324

八、通缉326

九、辨认327

第三节侦查终结328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条件328

二、侦查终结的处理328

三、移送审查起诉的条件329

四、撤销案件的条件329

五、侦查羁押期限329

第四节补充侦查331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和意义331

二、补充侦查的种类和形式331

第五节侦查监督332

一、侦查监督的概念和意义332

二、侦查监督的范围332

三、侦查监督的方式333

第十六章起诉339

第一节刑事起诉概述341

一、起诉的概念341

二、刑事起诉的分类和原则342

三、起诉的意义343

第二节审查起诉343

一、审查起诉的内容344

二、审查起诉的步骤和方法345

三、审查起诉的期限348

第三节决定起诉348

一、决定提起公诉348

二、决定不起诉349

第四节提起公诉354

一、制作起诉书354

二、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案卷材料和证据355

第五节 支持公诉356

第十七章第一审程序359

第一节概述362

一、刑事审判的含义362

二、刑事审判的任务363

三、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363

第二节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370

一、公诉审查370

二、庭前准备和庭前会议372

三、庭审程序374

四、庭审笔录385

五、庭审录音录像385

六、法庭秩序386

七、审判障碍387

八、审理期限389

第三节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389

一、自诉案件的概念和范围389

二、受理自诉案件的条件390

三、自诉案件的提起和受理程序391

四、自诉案件的审理392

第四节简易程序393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393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及例外394

三、简易程序的特点395

第五节判决、裁定和决定396

一、判决396

二、裁定398

三、决定399

第十八章第二审程序403

第一节概述405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405

二、第二审程序的特征406

三、第二审程序的意义411

第二节第二审程序的提起412

一、上诉、抗诉的概念412

二、提起第二审程序的主体412

三、上诉、抗诉的理由414

四、上诉、抗诉的期限414

五、上诉、抗诉的方式和程序415

第三节第二审程序的审判416

一、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和程序416

二、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处理418

三、对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和对自诉案件的处理419

四、对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420

五、第二审案件的审判期限422

第十九章死刑复核程序427

第一节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429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429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430

第二节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430

一、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核准权430

二、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431

三、对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复核后的处理433

四、发回重审的有关程序433

五、关于保障律师辩护问题434

第三节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434

一、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案件的核准权434

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案件的复核434

三、对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案件复核后的处理435

第二十章审判监督程序439

第一节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441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441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442

第二节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443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443

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444

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机关445

第三节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446

一、重新审判的法院446

二、重新审判的程序447

三、重新审判对再审案件的处理449

第二十一章执行453

第一节执行概述455

一、刑事执行的概念455

二、刑事执行的性质456

三、刑事执行的功能456

四、刑事执行的主体和客体457

第二节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459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459

二、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判决的执行461

三、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判决的执行462

四、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463

五、罚金、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464

第三节执行变更465

一、死刑执行的变更466

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变更466

三、减刑和假释467

四、暂予监外执行469

五、错判的发现和申诉的处理470

第四节执行监督470

一、执行监督概述470

二、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死刑的监督471

三、人民检察院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472

四、人民检察院对减刑、假释的监督472

第二十二章特别程序475

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477

一、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概述477

二、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原则479

三、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制度481

四、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484

第二节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491

一、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概述492

二、与当事人和解相关的几个概念492

三、公诉案件当事人和解程序的适用条件和案件范围494

四、公诉案件当事人和解的程序操作496

五、各诉讼阶段对达成刑事和解协议案件的处理497

第三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498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创设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背景499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500

三、处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案件的具体程序501

第四节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503

一、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概述504

二、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对象506

三、强制医疗的申请与审理程序506

四、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509

第五节涉外刑事诉讼509

一、涉外刑事诉讼概述509

二、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原则510

三、涉外刑事诉讼中外国人国籍的确认511

四、涉外刑事诉讼有关立案侦查的特别规定511

五、涉外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511

六、涉外刑事案件的审判和执行512

第六节刑事司法协助程序513

一、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和意义514

二、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515

三、刑事司法协助的依据和主权原则515

四、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516

五、引渡517

后记520

《刑事诉讼法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刑事诉讼法学(1993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1987年06月第2版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87年06月第2版
刑事诉讼法学(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 PDF版)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学(1998.04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98.04 中国人事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1989年12月第1版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89年12月第1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1987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87 北京:时事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1985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85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1989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8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1989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8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1988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88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1993.05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93.05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与西方的法律观念(1989 PDF版)
中国与西方的法律观念
1989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1988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8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学(1987 PDF版)
刑事诉讼法学
1987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