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释义学》
作者 | 王长俊著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00811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0引言1
01 从历史中走过来1
02 作为释义对象的文本4
03 意义的探究7
上编基本问题11
一理解与解释11
1 关于“理解”、“解释”与“评价”11
2 “释义学循环”与“前理解”16
3 解释诗歌与理解自我20
4 可解、不可解与不必解24
5 特殊的解释——诗歌翻译29
二意图与意义36
6 诗歌意义的生成36
7 诗歌意义树44
8 诗人的意图与文本的意义51
9 单义与多义56
10 意图分析与意义说明62
三时间与空间73
11 现实时空与诗化时空73
12 释义时间与释义空间80
13 时空距离85
14 诗歌释义的历史性与当代性93
15 时空变化与意义涨落的规律102
四经验与体验109
16 生活经验与诗歌释义109
17 审美经验与诗歌释义113
18 体验诗歌123
中编文本阐释138
五语符与语境138
19 作为符号的诗歌语言138
20 诗歌语言的美学效应148
21 诗歌语言“密码”破译158
22 语境的限定性170
六结构与重建181
23 结构与结构层次181
24 “召唤结构”分析187
25 结构的重建198
七情感与形式211
26 诗的情感及其价值211
27 关于“唤起情感”216
28 情感的形式与形式的情感222
29 形式的遗忘与情感的超越227
八真实与真理234
30 真实,还是撒谎?234
31 寻觅真实244
32 诗的真理性251
下编解读之路263
九原则与方法263
33 诗歌释义三原则263
34 诗歌释义的一般过程268
35 解读方法275
36 余论:考证281
十想象与猜想289
37 审美想象的本质及其与诗歌释义的关系289
38 释义想象与铸义想象之比较294
39 猜想302
十一趣味与标准309
40 审美趣味与合法偏见309
41 “共通感”与审美标准315
42 走出“误读”的误区327
后记339
1994《诗歌释义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瞿秋白诗歌浅释
- 1981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古诗歌笺释三种
- 1981
-
- 诗镜注释·妙音戏歌 藏文
- 1980 西藏民族学院
-
- 诗歌和诗歌教学
- 1961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诗歌学
- 1980 广东省肇庆新华印刷厂
-
- 诗歌美学
- 1989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脉学释义
- 1996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 《学记》释义
- 1984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 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
- 1997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温病学释义
- 196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古诗歌笺释三种
- 198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