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类的存有论研究》
作者 | 杨长镇撰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文津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00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668342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83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荀子哲学的基本性质1
第二节 本文的构造及方法4
第二章从「天」到「类」——对世界性质之还原与人文地重建7
第一节天人之分:天之意义的还原9
第二节 天生人成:天之重建及天人关系之重建16
第三节「畸」、「匿」与「中」——哲学方法之批判与原则地展示23
第四节「类」原则之概括地考察28
第五节 小结35
第三章「积」与「假」——存有之互涵、互摄及其辩证地开展41
第一节物与物的互为涵摄——共时的及历时的讨论43
1.假——事物之共时性上的互为涵摄45
2.积——事物之内在的历史性47
第二节人与人的互为涵摄50
1.共时性的互为涵摄52
2.存有之内在历史性及其辩证地开展54
第三节小结60
第四章整体与个体——存有活动的客观场域之理序65
第一节 相当于「整体」的「群」及相当於「个体」的「分」66
第二节「分」、「兼」与「辨」(附辩)之意涵72
1.作为「整体之内在构造」的「分」73
2.作为「整体地、客观地实践」的「兼」77
3.作为「个别地、客观地实践」的「辨」(附「辩」)83
第三节小结90
第五章存有的主观构造(一):性的活动方式及其特质95
第一节 性之初义96
第二节 追摄以自多的「欲」99
第三节「欲」之不定及其形式化的必要103
第四节 小结107
第六章存有的主观构造(二):心的活动方式及其特质111
第一节天官的活动及其特质111
1.五官作为表象世界之通道111
2.五能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114
第二节天君的活动及其特质117
1.对「以智识心」的再划分——「统类心」的提出117
2.统类心的内部构造及活动122
甲、互为诠解的意义给出方式——意义之「文类地给出」122
乙、心知之内部过程——由藏、两、动所界定之虚、壹、静128
第三节小结139
第七章由主观而客观的过程:「知通统类」及「化性起伪」143
第一节 心知的外部过程——知通统类143
第二节 心对性的形式化作用——化性起伪161
第三节小结166
第八章结论171
附录:孔子正名思想中的语言哲学179
参考书目197
1996《荀子类的存有论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长镇撰 1996 北京:文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荀子
- 1999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 荀况思想研究
- 1983年10月第1版 中州书画社
-
- 荀子研究
- 1933 商务印书馆
-
- 荀子的知识方法论
- 1974
-
- 古典哲学时代 荀子研究
- 2020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荀子研究
- 1992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荀子
- 1995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 荀子
- 1993 天津:新蕾出版社
-
- 论荀子的哲学思想
- 197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孔子孟子荀子乐论
- 1963 音乐出版社
-
- 荀勖笛律研究
- 1995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 孔子孟子荀子乐论
- 1959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 荀子
- 1999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 荀子学说研究
- 1936 北京:中华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