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通论》
作者 | 向仍旦著 编者 |
---|---|
出版 |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0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340118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3920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稷下学宫与荀子的学术成就1
一 稷下学宫概况1
二 稷下学宫的特点3
三 荀子的生活道路及其学术成就5
第二章荀子论儒学17
一 荀子的尊孔与发展孔学18
二 荀子对孔门诸子的评价25
第三章荀子的王、霸观28
一 王道与霸道是儒家对治国经验的总结28
二 “隆礼”、“重法”的王霸综合论34
第四章荀子的宇宙观43
一 “天道”、“地道”与“人道”43
二 “天有常道”与“制天命而用之”48
三 “明于天人之分”的“知天”与“不求知天”53
四 “天地之变”可怪而不可畏55
第五章荀子的性恶论59
一 “性、伪分”的“善”、“恶”异质观62
二 “性伪合而天下治”的人性改造论66
第六章荀子的社会观72
一 “明分使群”的社会等级结构72
二 “群居和一”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82
第七章荀子“富国裕民”的经济思想95
一 战国后期的经济概况95
二 荀子的“富国裕民”之道102
三 “富国裕民”的两项财经政策105
第八章荀子的军事思想112
一 把兼并战争引向统一全国的正义战争113
二 关于统一战争中的战略与战术116
第九章荀子“虚壹而静”的认识论122
一 只有“解蔽”才能“宣而成”122
二 “凡以知,人之性;可以知,物之理”124
三 “天官意物”和“心有征知”128
四 “道虽迩,不行不至”135
第十章荀子的名辩思想140
一 “名”的含义以及“制名”的原则141
二 对“三惑”的批判151
三 对“名”、“辞”、“辨说”的论述154
四 “辨说”的准则和态度158
第十一章荀子的音乐理论161
一 “雅乐”写“郑卫之音”的变化162
三 在争鸣中建立新的音乐理论体系164
三 音乐的基本特征167
四 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关系170
五 “乐”与“礼”的关系171
第十二章荀子的教育理论及教学原则173
一 教育理论观点及其基本内容173
二 教学原则177
第十三章荀子散文及辞、赋的文学成就185
一 荀子的创作概况185
二 “辩说”以“明道”是荀子文学观的核心186
三 “博喻”以“明理”的多种表现方法188
四 《成相》辞和《赋》篇的讽刺艺术191
第十四章荀子与韩非的思想分歧197
一 关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197
二 关于人性论的分歧202
三 关于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争论204
四 “先王”、“后王”,“圣人”、“新圣”209
第十五章 荀子思想的历史影晌213
附录217
荀况生平事迹简表217
主要参考书目219
后记220
1987《荀子通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向仍旦著 1987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荀子选
- 1958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荀子
- 1930
-
- 荀子 2
- 1967.06 明治書院
-
- 荀子 1
- 1966.10 明治書院
-
- 荀子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荀子
- 1963 北京:中华书局
-
- 荀子
- 1995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 荀子
- 1993 天津:新蕾出版社
-
- 孔子孟子荀子乐论
- 1963 音乐出版社
-
- 荀子
- 198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