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氮素》
作者 | 朱兆良,文启孝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03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451292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8187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 土塘氮素的含量、形态和~(15)N丰度3
第一章 土壤氮素的含量和形态3
一、氮素的含量和分布发3
二、无机态氮7
三、有机态氮12
四、结语23
第二章 土壤~(15)N自然丰度变异27
一、不同土壤表土中~(15)N自然丰度的变异特征27
二、土壤剖面中δ~(15)N的分异及其影响因素31
三、结语33
第二篇 土壤氮素的内智环及相联过程37
第三章 土壤氮素的矿化和土壤氮素有效性指标的评价37
一、土壤氮素的矿化37
二、氮肥施用和植物生长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44
三、土壤氮素的供应48
四、土壤氮素有效性指标和土壤供氮量的预测52
一、铵的固定作用60
第四章 铵的固定和释放60
二、固定态铵的含量和分布63
三、生物有效性67
四、铵的固定和释放在土壤氮素肥力和氮素转化研究中的意义70
第五章 铵的吸附和扩散76
一、土壤对铵离子的吸附76
二、铵离子的吸附形态80
三、交换性铵的解吸84
四、土壤对铵离子的缓冲性88
五、土壤中铵离子的扩散89
第六章 硝化作用94
一、硝化微生物94
二、影响硝化作用的因素97
三、不同土壤的硝化活性102
四、硝化作用形成的N_2O105
五、硝化作用的动力学106
六、硝化抑制剂111
第七章 生物固氮作用123
第三篇 固氮作用和氮素损失123
一、主要的生物固氮体系124
二、影响生物固氮的生物和环境因子134
第八章 反硝化作用145
一、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145
二、土壤的反硝化势及其影响因素152
三、水稻土中氮素反硝化损失的机制158
四、土壤中肥料氮的反硝化损失量164
一、氨挥发的机理和影响因素171
第九章 氨挥发171
二、氨挥发的测定方法175
三、农田生态系统中氮肥的氨挥发损失178
四、减少氨挥发损失的途径185
第四篇 氮素管理与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197
第十章 根际土壤的氮素状况197
一、土壤-根界面的氮素197
二、肥料氮在根际土壤的浓度梯度199
三、氮肥形态对根际pH的影响203
四、作物根系对土壤氮的吸收特性207
第十一章 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氮的去向和氮素管理213
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氮的去向213
二、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增产效果的技术途径228
第十二章 有机肥料氮的转化以及有机-化学氮肥的综合管理250
一、有机肥氮的转化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250
二、有机肥和化学氮肥配合施用时氮素的转化和供应255
三、有机肥-化学氮肥的综合管理260
一、农田氮素损失对环境质量的影响267
第十三章 农田氮素管理与环境质量和作物品质267
二、农田氮素管理在改善作物品质和保护环境质量中的意义278
三、农田氮素损失的控制对策281
第十四章 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循环和平衡288
一、生物固氮量288
二、收获物中氮的再循环293
三、施入农田后肥料氮的损失295
四、与水循环相联系的氮素收支296
五、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氮素平衡298
六、结语300
1992《中国土壤氮素》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兆良,文启孝主编 1992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土壤、土壤学、土壤耕作、土壤改良
- 1957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
- 中国土壤 (第二版)
- 1987
-
- 中国黄土地区的土壤,土壤浸蚀及土壤热化
- 1958
-
- 土壤 土壤学 土壤耕作 土壤改良
- 1957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
- 1990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中国森林土壤
- 1986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中国东北土壤
-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 1982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土壤氮素分析法
- 1981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中国土壤
-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土壤环境元素化学
- 1995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中国土壤资源
- 1991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的土壤
- 1995 北京: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