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 第2版》求取 ⇩

第一章 土壤形成的特点2

一、土壤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2

第一篇 我国土壤的类型和分布2

二、主要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6

三、土壤资源的特点9

第二章 土壤分类12

(二)农民群众土壤分类命名的经验13

(一)我国古代土壤分类成就13

一、土壤分类的发展13

(一)土壤的地带性问题14

二、土壤分类中的几个问题14

(三)建国以来土壤分类的发展14

三、土壤分类15

(二)土壤基层分类问题15

五、中国土壤分类表16

四、土壤命名16

(一)纬度地带与经度地带的结合20

一、土壤的水平分布20

第三章 土壤分布与分区20

(三)土壤的地带性与地域性关系21

(二)大地形对水平分布的影响21

(一)土壤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23

二、土壤的垂直分布23

(二)山体高度对垂直谱结构的影响25

(四)山体形态对垂直谱结构的影响26

(三)山地坡向对垂直谱结构的影响26

(一)高原四边的土壤垂直谱27

三、土壤的垂直与水平的复合分布27

(四)高原面上的土壤垂直分布28

(三)高原上的土壤下垂谱28

(二)高原面上的土壤水平分布28

(一)土壤中域分布29

四、土壤的中域与微域分布29

(二)土壤微域分布31

(一)土壤区域的划分34

五、土壤分区34

(二)土壤带的划分35

(三)土壤区的划分36

一、成土过程39

第四章 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39

(一)富铝化过程40

(二)生物富集过程43

(三)耕垦后的变化47

二、砖红壤49

(一)基本性状50

(二)主要亚类52

三、赤红壤53

四、红壤54

(一)基本性状55

(二)主要亚类57

五、黄壤60

(一)基本性状61

(二)主要亚类62

六、燥红土64

一、成土过程67

第五章 黄棕壤、棕壤和褐土67

(二)耕种熟化特点68

(一)粘化过程68

(一)基本性状70

二、黄棕壤70

(二)类型变异73

(三)耕垦后的变化76

三、棕壤77

(一)基本性状78

(二)耕垦后的变化79

(一)基本性状80

四、褐土80

(二)类型变异82

(三)耕垦后的变化83

(一)黄土物质的影响85

一、成土过程85

第六章 ?土、黑垆土和黄绵土85

(二)旱耕熟化特点86

(一)基本性状87

二、?土87

(二)主要类型89

三、黑垆土90

(一)基本性状91

(二)主要亚类93

四、黄绵土95

(一)成土条件98

一、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98

第七章 暗棕壤、漂灰土、灰黑土和灰褐土98

(二)成土过程特点99

二、暗棕壤101

(一)草甸暗棕壤103

(三)白浆化暗棕壤104

(二)潜育暗棕壤104

(一)腐殖质淀积漂灰土105

三、漂灰土105

(二)漂灰土106

四、灰黑土107

(四)棕色暗针叶林土107

(三)棕色针叶林土107

五、灰褐土109

(二)淡灰黑土109

(一)暗灰黑土109

(二)石灰性灰褐土110

(一)淋溶灰褐土110

一、成土过程112

第八章 黑土、黑钙土和白浆土112

(一)腐殖质积累过程114

(二)白浆化过程115

(四)耕垦后的变化116

(三)钙积过程116

(一)形态特征117

二、黑土117

(二)物理性质118

(三)水分季节动态120

(四)矿物和化学性质121

(一)形态特征123

三、黑钙土123

(三)化学性质124

(二)物理性质124

四、白浆土126

(二)物理性质127

(一)形态特征127

(三)水分季节动态128

(四)矿物和化学性质129

(一)腐殖质积累过程132

一、成土过程132

第九章 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132

(二)钙积过程133

(一)基本性状134

二、栗钙土134

(二)主要亚类及地区性变异136

三、棕钙土137

(一)基本性状138

四、灰钙土140

(二)主要亚类及地区性变异140

(一)基本性状141

(二)主要亚类及地区性变异144

一、成土过程146

第十章 灰漠土、灰棕漠土和棕漠土146

(一)成土特点147

(二)发生特性的比较148

二、灰漠土149

(一)基本性状150

(二)主要亚类153

(一)基本性状155

三、灰棕漠土155

四、棕漠土158

(二)主要亚类158

(一)基本性状159

(二)主要亚类162

(一)成土母质的影响164

一、形成特点164

第十一章 潮土和砂姜黑土164

(三)耕种活动的影响166

(二)地下水活动的影响166

二、潮土167

(一)基本性状168

(二)主要亚类169

(一)基本性状175

三、砂姜黑土175

(三)综合治理177

(二)主要亚类177

(一)灌溉淤积的影响180

一、熟化过程180

第十二章 绿洲土180

(二)灌溉淋溶作用181

(三)生物积累作用182

(一)基本性状183

二、绿洲灰土183

(二)主要类型184

(一)基本性状185

三、绿洲白土185

(二)主要类型186

(一)基本性状187

四、绿洲潮土187

(二)主要类型188

(一)草甸过程191

一、草甸土191

第十三章 草甸土和沼泽土191

(二)草甸土的特征192

(三)基本性状193

(四)利用改良196

二、沼泽土197

(一)沼泽过程198

(二)主要亚类201

一、水稻土的分布206

第十四章 水稻土206

(一)形成过程中的变化208

二、水稻土的形成过程特点208

(二)水稻土形成特点209

(三)水稻土层次的发育211

(四)不同起源水稻土的发生演化213

(一)水稻土分类的比较215

三、水稻土的分类命名215

(二)分类中的若干问题216

(三)水稻土分类217

四、红壤地区水稻土218

(一)潴育性(氧化还原型)水稻土219

(二)淹育性(氧化型)水稻土220

五、黄棕壤地区水稻土221

(三)潜育性(还原型)水稻土221

(一)潴育性(氧化还原型)水稻土222

(二)淹育性(氧化型)水稻土223

(三)潜育性(还原型)水稻土225

六、北方地区水稻土226

(二)淤土田227

(一)白浆土田,黑土田,泥炭土田227

(一)沼泽型水稻土228

七、泛地区性水稻土228

(二)盐渍性水稻土229

(一)盐化过程233

一、土壤盐渍过程233

第十五章 盐土和碱土233

(二)海水浸渍下的盐分积累236

(三)碱化过程和苏打积累239

(一)草甸盐土241

二、盐土主要亚类241

(二)滨海盐土242

(四)洪积盐土243

(三)沼泽盐土243

(六)碱化盐土244

(五)残积盐土244

三、碱土主要亚类246

(一)草甸碱土247

(二)草原碱土249

(三)龟裂碱土250

(一)形成特点253

一、石灰土253

第十六章 石灰土、紫色土、磷质石灰土和火山灰土253

(二)主要亚类255

(三)利用途径258

(一)形成特点259

二、紫色土259

(二)基本性状261

(三)类型及其利用263

(一)形成特点265

三、磷质石灰土265

(二)基本性状266

(三)改良利用267

(一)形成特点270

四、火山灰土270

(二)基本性状271

(三)土壤利用273

一、形成条件和成土过程275

第十七章 风沙土275

二、基本性状276

三、地区分异279

一、形成特点284

第十八章 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原土、高山草原土、亚高山漠土、高山漠土、高山寒冻土和山地草甸土284

(二)元素的移动和积聚285

(一)腐殖质积累的特点285

(三)融冻形态特征286

(四)多元发生特点289

(一)基本性状290

二、亚高山草甸土290

(二)亚类特点291

三、高山草甸土292

四、亚高山草原土293

(一)基本性状294

五、高山草原土295

(二)亚类特点295

(一)基本性状296

六、亚高山漠土297

(二)亚类特点297

七、高山漠土298

八、高山寒冻土299

(一)形成特点301

九、山地草甸土301

(二)基本性状303

(一)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和营养条件306

一、土壤肥力因素的相互关系306

第二篇 我国土壤的基本性质和肥力特征306

第一章 土壤肥力条件与作物生长306

(二)环境因素相互之间及其与营养因素的关系307

(三)营养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08

(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土壤肥力的要求310

(一)不同作物对土壤肥力的要求310

二、作物对土壤肥力的要求310

(三)种植强度不同对土壤肥力的要求312

(一)作物根系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上的作用313

三、作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13

(二)根系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关系314

(三)根系吸收对土壤微域养分分布的影响315

(一)创建构造良好的土体317

四、土壤肥力的培育和调节317

(二)培育肥沃的耕作层318

(三)调节土壤肥力319

(二)土壤颗粒的矿物和化学组成321

(一)土壤颗粒分级321

第二章 土壤颗粒和土壤质地321

一、土壤颗粒分级和各级颗粒特性321

(三)土壤颗粒的物理性质324

(一)土壤质地分类325

二、土壤质地分类和各组质地特性325

(二)各组质地特性326

(一)黑土区土壤327

三、我国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地理分布特点327

(三)土壤中石砾含量分级327

(二)黄土区土壤328

(三)华北平原土壤329

(四)红壤区土壤330

(五)太湖地区土壤332

(六)我国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地理分布特点333

(一)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335

四、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335

(三)土壤质地的调节336

(二)土壤质地剖面与肥力的关系336

(一)黑土339

一、我国土壤结构的形成特点339

第三章 土壤结构339

(二)黄潮土340

(三)红壤341

(四)水稻土343

(二)土壤结构的性质344

(一)土壤结构的外部性态344

二、肥沃土壤的结构特征344

(三)对土壤抗破碎强度和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347

(二)对土壤养分的影响347

三、土壤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347

(一)对土壤水分的影响347

四、土壤结构的改善349

一、主要土类的水文状况352

第四章 土壤水分352

(一)黑土353

(二)白浆土355

(三)?土356

(四)潮土359

(五)砖红壤360

(六)风沙土361

(一)土壤有效水分和适宜土壤湿度363

二、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363

(二)土壤深层贮水365

(三)融冻水367

(四)毛管支持水368

三、土壤水分的调节370

一、土壤粘土矿物的性质和演变374

第五章 土壤粘土矿物374

(一)以水云母为主的地带376

二、土壤粘土矿物分布的地带性376

(三)以水云母-蛭石为主的地带377

(二)以水云母-蒙脱为主的地带377

(五)以高岭-水云母为主的地带378

(四)以水云母-蛭石-高岭为主的地带378

(六)以高岭为主的地带379

三、山地和高原土壤的粘土矿物380

四、水稻土的粘土矿物385

五、全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区388

一、主要土类中有机质的特征390

第六章 土壤有机质390

(一)腐殖物质的一般特征391

(二)腐殖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地带性变异394

(三)耕作对腐殖质的组成和性质的影响397

二、耕地土壤中有机质的保持与提高399

(一)土壤有机无机复合度405

一、土壤有机无机复合过程405

第七章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405

(二)土壤复合体中腐殖质的结合形态406

(三)有机无机复合在土粒团聚中的作用408

(一)负电荷及表面积410

二、有机无机复合体的性质410

(二)粘度及电泳速度412

(三)养分的吸放413

(一)蛋白质-粘粒复合体的性质414

三、人工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的性质414

(二)胡敏酸-粘粒复合体的性质415

(一)土壤胶体组成分418

一、土壤电荷数量的影响因素418

第八章 土壤表面化学性质418

(二)土壤胶体组成分的相互作用419

(三)pH420

(四)土壤的表面电荷密度421

(一)离子吸附与土壤电荷性质的关系422

二、土壤与离子的相互作用422

(二)吸附性离子的离解424

(三)土壤与阳离子的结合强度426

三、吸附性阳离子的形态428

五、结语430

四、我国土壤的吸附性阳离子概况430

(一)pH433

一、土壤的酸度指标及其影响因素433

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433

(二)石灰位436

(四)土壤的酸度数量和缓冲性能437

(三)交换性酸和交换性碱437

(一)强酸性土438

二、主要土壤的酸碱性特征438

(三)水稻土441

(二)石灰性土和强碱性土441

三、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概况442

四、土壤酸碱性与某些元素的有效性的关系443

(一)氧447

一、氧化还原物质的种类及其特征447

第十章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质447

(二)铁448

(三)锰452

(四)硫453

(五)有机还原物质454

(一)氧化还原的强度因素和数量因素的相关性455

二、各种氧化还原物质的相互关系455

(二)动态平衡457

(三)pH对还原强度的影响458

三、主要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459

(一)强烈还原条件下的毒害问题460

四、氧化还原性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460

(二)对土壤养分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461

(三)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调节462

一、土壤氮素和有机质的含量464

第十一章 土壤氮素464

(一)土壤氮素的矿化量466

二、耕种土壤的氮素矿化和供应466

(二)土壤氮素的矿化过程469

(一)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470

三、化肥氮在土壤中的转化和供应470

(二)土壤中化肥氮的损失473

(一)有机肥料中氮素的释放476

四、有机肥料对土壤氮素供应状况的影响476

(二)有机肥料与化学氮肥配合施用下氮素的转化和供应477

五、农业生产中的氮素平衡479

(三)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的氮素平衡帐479

(一)主要土类的磷素含量483

一、主要土类的磷素状况483

第十二章 土壤磷素483

(二)土壤磷素分布的局部变异和利用过程中的消长484

(三)土壤全磷含量在磷素供应上的意义485

(一)我国主要土类的无机磷形态486

二、土壤磷素的形态、转化及其在作物营养上的意义486

(四)土壤有效磷486

(二)磷素在土壤中的转化487

(三)不同形态的磷素在作物营养上的意义490

(四)土壤有机磷491

(二)磷肥的利用率492

(一)主要地区磷肥肥效492

三、土壤、作物与磷肥肥效492

(三)同一土壤上磷肥对不同作物的肥效493

(四)土壤氮素供应状况与磷肥肥效495

(五)有机肥与磷肥肥效497

(六)磷矿粉的利用498

四、结语500

(一)主要土类的钾素含量502

一、主要土类的钾素含量和形态502

第十三章 土壤钾素502

(二)红壤区土壤中含钾矿物的分布情况和转化507

二、主要地区的供钾潜力和需钾情况508

(三)紫色土地区511

(二)红黄壤地区511

(一)砖红壤地区511

(七)东北黑土地区512

(八)漠境地区512

(四)长江中下游黄棕壤地区512

(五)长江中下游冲积和湖积区512

(六)华北平原潮土和西北黄土等地区512

(二)农业生产水平和氮磷肥的配合513

(一)土壤的钾素供应水平513

三、钾肥的有效条件513

(四)作物种类514

(三)有机肥料的种类和施用水平514

(五)环境条件515

(六)钾肥品种和施用技术516

一、硼517

第十四章 土壤微量元素517

二、钼522

三、锰526

四、锌529

五、铜533

六、结语534

(一)微生物的数量537

一、我国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537

第十五章 土壤微生物537

(二)常见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分布540

(一)微生物数量的变化546

二、耕种土壤的微生物特征546

(二)耕种对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548

(三)微生物生理群及生化强度550

(四)有机肥料与土壤微生物551

(一)根瘤菌552

三、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培肥中的作用552

(二)自生固氮菌553

(四)固氮蓝藻555

(三)解磷菌555

(五)硝化、反硝化作用与土壤脱氮作用的防止556

一、汞559

第十六章 土壤化学污染559

二、镉560

三、铬561

四、砷563

五、氟565

六、有机氯农药566

七、三氯乙醛567

一、肥沃水稻土的发展过程572

第一章 肥沃水稻土的特性及培育572

第三篇 我国土壤的利用改良572

(一)适量和协调的土壤养分574

二、肥沃水稻土的肥力特征574

(二)适度的土壤渗漏575

(三)良好的土体构造577

(一)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578

三、肥沃水稻土肥力的培育578

(二)合理施肥,培育土壤肥力580

(三)水旱轮作倒茬,改善土壤性质582

(四)合理耕作,加速土壤熟化584

一、低产水稻土的类型586

第二章 低产水稻土的改良利用586

(一)低产原因587

二、冷浸田的改良利用587

(二)改土措施590

(一)低产原因591

三、粘结田的改良利用591

(二)改土措施592

(一)低产原因594

四、沉板田的改良利用594

(二)改土措施595

(一)低产原因597

五、反酸田的改良利用597

(二)改土措施598

一、平整土地、修建梯田,充分发挥土壤潜力600

第三章 红壤丘陵地的土壤利用和改良600

(一)梯田的保土、保水效果601

(二)地改田的作用及其注意问题602

二、老耕地(田)土壤肥力的培育604

(一)种好绿肥605

(二)因土施肥606

(三)施用石灰609

(四)合理耕作610

(五)合理轮作间作612

(一)因地制宜,发展热带作物613

三、丘陵林地土壤的综合利用613

(二)农林结合,发展亚热带经济林木615

(一)气候619

一、洪涝旱盐咸形成的因素619

第四章 黄淮海平原洪涝旱盐咸综合治理619

(三)河流水文620

(二)地形620

二、洪涝旱盐咸治理的发展621

(五)土壤质地和人类活动621

(四)水文地质621

(二)淮河治理623

(一)黄河治理623

三、河流治理对治理洪涝旱盐咸的作用623

四、治理洪涝旱盐咸的综合措施624

(三)海河治理624

(二)井沟渠联用,抽咸补淡625

(一)排灌并举,蓄滞兼施625

(四)洼地种稻,旱地改水田627

(三)农林水结合,改土培肥627

(二)盐渍土改良利用分区629

(一)盐渍土改良利用原则629

第五章 盐渍土的改良利用629

一、盐渍土改良利用原则和治理分区629

(一)排水632

二、盐渍土改良的主要措施632

(二)井灌井排634

(三)洗盐635

(四)种植水稻638

(五)耕作与施肥639

(六)种植绿肥640

(七)植树造林641

(八)化学改良642

三、次生盐渍化的发生与防治643

(一)发生原因644

(二)防治措施645

(二)肥力的演变与调节648

(一)肥力特征648

第六章 黑土肥力的保持与提高648

一、黑土肥力的特征和演变648

二、黑土的利用和培肥652

(一)耕作653

(二)施肥654

(三)水分管理和春旱、秋涝的防治657

(一)侵蚀情况661

三、黑土侵蚀的防治661

(二)防治措施662

一、影响水土流失构因素665

第七章 黄土地区的水土流失及防治665

(一)土质666

(二)气候668

(三)地形669

(四)植被670

(一)工程措施671

二、水土保持的措施671

(二)生物措施674

(三)耕作措施676

三、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678

一、草原土壤的特点680

第八章 草原土壤的利用改良680

(二)合理利用原则681

(一)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681

二、草原土壤的合理利用681

(三)基本草场的建设与粮草轮作683

(四)土地开垦问题684

(一)灌溉685

三、草原土壤的改良措施685

(二)耕作686

(四)造林688

(三)施肥688

(一)有利条件690

一、漠土利用的条件690

第九章 漠境地区土壤的利用改良690

(二)不利条件691

(一)因地制宜,综合经营692

二、漠土的改良利用692

(二)搞好农牧用地的基本建设693

(三)改良土壤,提高肥力695

(一)利用改良现状699

一、风沙土利用改良的概况699

第十章 风沙土的利用与改良699

(二)利用改良中的问题700

(一)生物措施701

二、风沙土利用和改良的经验701

(二)水利工程措施704

(三)农业技术措施707

(一)土壤沙化及其危害708

三、土壤沙化的防治708

(二)土壤沙化的发生709

(三)土壤沙化的防治途径712

(二)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暗棕壤714

(一)大兴安岭北坡山地漂灰土714

第十一章 森林土壤的利用改良714

一、东北林区土壤的利用和改良714

二、北方林区山地土壤的利用和改良715

(三)大兴安岭西坡山地灰黑土715

(一)山地棕壤和山地褐土716

(二)山地灰黑土和灰褐土717

(二)黄壤718

(一)黄棕壤718

三、南方林区森林土壤的利用和改良718

(三)红壤和赤红壤721

(五)台湾山地土壤722

(四)砖红壤及其它热带土壤722

(一)西南高山林区森林土壤723

四、西南林区山地土壤的利用和改良723

(二)云贵高原森林土壤725

(三)青藏高原森林土壤726

一、农牧业概况729

第十二章 西藏土壤的利用改良729

二、土壤利用特点730

(一)耕作土壤731

三、土壤的利用改良途径731

(二)牧地土壤735

附录一 中英土壤名词对照737

附录二 中拉植物名称对照740

1978《中国土壤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熊毅,李庆逵主编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土壤资源(1991 PDF版)
中国土壤资源
1991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土壤  (第二版)(1987 PDF版)
中国土壤 (第二版)
1987
土壤译丛  第2期(1964 PDF版)
土壤译丛 第2期
1964
土壤译丛  第2期(1965 PDF版)
土壤译丛 第2期
1965
中国黄土地区的土壤,土壤浸蚀及土壤热化(1958 PDF版)
中国黄土地区的土壤,土壤浸蚀及土壤热化
1958
土壤地理学  第3版(1978 PDF版)
土壤地理学 第3版
197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壤  第2期(1959 PDF版)
土壤 第2期
1959
土壤  第2期(1958 PDF版)
土壤 第2期
1958
中国森林土壤(1986 PDF版)
中国森林土壤
1986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东北土壤(1980 PDF版)
中国东北土壤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土壤分析法  第2版  第2部分(1991 PDF版)
土壤分析法 第2版 第2部分
1991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土壤学  北方本  第2版(1981 PDF版)
土壤学 北方本 第2版
1981 北京:农业出版社
中国土壤(1978 PDF版)
中国土壤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土壤学与农作学  第2版(1979 PDF版)
土壤学与农作学 第2版
1979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土壤学  南方本  第2版(1980 PDF版)
土壤学 南方本 第2版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