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与审美》
作者 | 徐俊西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学林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11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10619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8139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序真理占有我 蒋孔阳1
一个值得重新探讨的定义1
——关于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关系的疑义1
——关于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关系的疑义1
一种必须破除的公式——答程代熙同志9
一种必须破除的公式——答程代熙同志9
再谈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答陈涌同志19
典型化理论再认识31
——再答程代熙同志31
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的典型理论42
关于现实主义文学的思考48
略论新时期文学中现实主义的深化和发展60
艺术的再现性形式与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75
也谈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80
新时期“文化小说”漫论89
也谈文艺的主体性和方法论102
社会、人生与艺术审美110
——也谈文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效应110
再谈文艺功能的价值形态和价值取向116
略论重大题材和题材多样化问题124
“形象思维”辨析130
为“题材无差别”论一辨138
关于“写中间人物”的理论和实践143
关于文艺的真实性、倾向性及其他157
也谈“歌颂”与“暴露”166
共产主义思想和文学创作172
文艺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77
时代精神与审美评价186
关于文艺社会学批评的几个问题190
文学理论范畴概念科学性的探讨198
从《伤痕》讨论谈文艺的真实性问题212
孙处长是“全权代表”吗?221
——从《“炮兵司令”的儿子》谈对艺术典型评价的几个问题221
——从影片《巴山夜雨》的讨论说起229
如何评价文艺作品的真实性?229
用奋发向上的精神看取人生235
——从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讨论所想到的235
新作漫评239
——评《〈延河〉小说专号》239
——评《〈延河〉小说专号》239
走出狭弄以后——首届上海文学奖获奖小说述评247
走出狭弄以后——首届上海文学奖获奖小说述评247
向艺术的深度与广度探求——简评长篇小说《夜与昼》(上卷)251
论王蒙的小说创作255
论赵树理的艺术风格和创作道路279
后记311
1991《再现与审美》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俊西著 1991 上海:学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审美与人生
- 1994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
- 审美与人的自由
- 1988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实用经济法学
- 1990 北京:蓝天出版社
-
- 美与审美
-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情诗与审美
- 198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民族艺术与审美
- 1994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 1957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美与审美观
- 198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审美经验现象学 上
- 1996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再审案例评析
- 1999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 美与审美
- 1993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审美经验现象学
- 1992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审美
- 2020 沈阳:辽海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