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发展论》
作者 | 张瑞才著 编者 |
---|---|
出版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9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9576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总论: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概述1
1.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历程1
2.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总体框架10
3.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17
4.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突出贡献26
二、社会发展的基础:基本国情分析33
1.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33
2.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把握40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优劣势及其出路问题45
三、社会发展的生长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56
1.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过程56
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63
3.扭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71
四、社会发展的道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1
1.探索和坚持中国社会发展之路的思想前提和保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82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和确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90
3.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98
五、社会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108
1.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体制改革108
2.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5
3.经济发展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蓝图的绘制125
六、社会发展的标志:政治发展133
1.政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发展133
2.政治发展的动力和途径: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139
3.政治发展的目标和保障: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148
4.政治发展的创造性构想:“一国两制”155
七、社会发展的纽带:文化发展163
1.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164
2.文化发展的中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70
3.文化发展的途径: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75
4.文化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四有新人的造就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确立181
八、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189
1.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190
2.教育发展的根本方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三个面向”196
3.教育发展的途径和目标: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203
九、社会发展的关键:科技210
1.科技发展的战略地位: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210
2.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7
3.科技发展的途径和目标: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起经济与科技有机结合的科技新体制225
十、社会发展的主体: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235
1.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235
2.社会发展主体素质的提高:提高执政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243
3.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完成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249
十一、社会发展的目标:富强、民主、文明257
1.富强: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257
2.民主: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二263
3.文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三271
十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全面改革279
1.改革的必然性:历史必由之路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手段279
2.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85
3.改革的内容和目标:“改革是全面的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93
十三、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全方位开放301
1.开放的必然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01
2.开放的力度:“中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306
3.开放的格局:多种形式、层层推进、功能齐全的立体性开放312
4.开放的原则: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方向要明、头脑要清317
十四、社会发展的战略:三步走实现现代化324
1.三步走战略:形成和内涵324
2.先富带动共富的台阶式发展战略:不同地区不同局部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平衡331
3.三步走战略:科学性和意义338
十五、社会发展的保证:国际和平与国内稳定345
1.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国际和平与国内稳定345
2.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四项基本原则352
3.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坚强柱石: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359
十六、结语:发展是一个永恒主题,既是一个理论体系,又是一个价值工程365
1.社会发展是一个全球性永恒主题365
2.社会发展是一个理论体系371
3.社会发展是一个价值工程376
4.发展才是硬道理381
后记387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389
1997《邓小平社会发展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瑞才著 1997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社会发展理论模式研究 兼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
- 1999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邓小平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
- 1999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邓小平经济发展论
- 1998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
- 1996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
- 1999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邓小平的发展观
- 1998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工业企业管理学新解
- 1988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 邓小平社会发展战略
- 1996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发展理论
- 1998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997 北京市:国防大学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的发展
- 1994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邓小平发展理论
- 1998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 1995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与改革新发展
- 1999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