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略》
作者 | 丁易著 编者 |
---|---|
出版 | 作家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58 |
出版时间 | 1955年07月第1版(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8599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一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关系和它的性质1
二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的来源和发展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阶段的划分10
第一章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斗争以及鲁迅的贡献21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五四运动与共产主义文化思想的传播21
一 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21
二 五四运动以前文化战线的概况以及『五四』时期共产主义文化思想的传播24
第二节 文学革命运动的兴起和理论的建立30
一 文学革命运动的倡导30
二 鲁迅对於文学革命理论建立的贡献及初期文学革命理论32
三 文学革命运动的展开及其偏向37
第三节 文学革命理论的发展40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所领导的革命运动的高涨在文学运动上的反映40
二 鲁迅对於这一时期的文学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文学主张42
三 革命文学理论的前奏48
第四节 以鲁迅为首的文学革命阵营和封建文学及右翼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51
一 和封建文学的斗争51
二 和右翼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54
第二章左翼文学运动(上)——以鲁迅为旗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活动及革命文学理论的进展和斗争59
第一节 革命运动的深入和革命文学运动59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革命营垒的分化59
二 文学运动的新阵线的形成60
三 革命文学的理论及其偏向62
四 鲁迅对於革命文学的态度和意见65
第二节 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和反动政治的斗争68
一 土地革命运动的胜利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68
二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理论纲领和任务69
三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压迫与斗争中壮大74
四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就和缺点76
第三节 鲁迅和瞿秋白在革命文学方面的领导与努力79
一 鲁迅对於革命文学的贡献79
二 鲁迅和瞿秋白领导的文学大众化运动82
三 鲁迅和瞿秋白对於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的介绍及苏联文学作品的翻译87
第四节 苏区文艺运动89
一 古田会议在文艺工作方面的决定89
二 工农民主政府的文艺政策90
三 苏区文艺运动的历史意义92
第五节 以鲁迅为首的革命文学阵营和反动文学倾向的斗争93
一 和买办资产阶级『新月派』的斗争93
二 和法西斯『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95
三 和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文艺自由论』的斗争96
四 和帮闲文学『论语派』及其他反动文学倾向的斗争98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03
第三章左翼文学运动(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抗战文学的理论进展和斗争103
第一节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03
二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酝酿105
三 『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和鲁迅的意见106
四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鲁迅的逝世111
第二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文学服务於抗战113
一 抗战爆发後中国文艺界的动态113
二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及其主要工作115
三 在国民党反动政府消极抗战反共反人民的高潮下抗战文学所受的压迫及其斗争和偏向117
四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积极抗战发扬民主的陕甘宁边区和广大敌後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文学的蓬勃发展120
五 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123
第三节 抗战文学理论的进展、讨论和斗争126
一 关於『文学服务於抗战』的一些问题126
二 文学大众化问题的讨论129
三 『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131
四 与反动文学倾向的斗争134
第四章中国文学的工农兵方向——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以及文艺理论的斗争139
第一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139
一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後的抗日战争的形势和整风运动139
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後中国文艺界一般思想情况141
一 关於文学是为什麽人的问题和小资产阶级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问题144
第二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144
二 关於文学如何为工农兵群众的问题147
三 关於文学上的普及与提高的问题149
四 关於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152
五 关於党的文艺工作问题、文艺界统一战线问题以及学习问题155
六 和错误的文艺思想的斗争159
七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伟大历史意义164
第三节 抗战後期和战後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革命文学运动以及文艺理论的斗争165
一 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革命文学运动165
二 对反动的『主观论』的斗争169
三 和错误的及反动的文学倾向的斗争172
第五章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旗手共产主义者——鲁迅(上)175
第一节 鲁迅的生平及其思想发展道路175
一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75
二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以及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自我改造178
三 为共产主义事业不屈不挠的战斗180
第二节 鲁迅的小说——从彻底的批判的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84
一 前期小说的彻底的批判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184
二 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爱国主义精神187
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光荣碑石——『阿Q正传』190
四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小说』194
一 社会主义的内容199
第六章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旗手共产主义者——鲁迅(下)199
第一节 鲁迅的杂文——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199
二 民族的形式201
第二节 鲁迅前期的杂文204
一 清醒的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204
二 『韧性战斗』的策略208
三 光辉的思想跃进211
第三节 鲁迅後期的杂文214
一 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斗争214
二 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217
三 对於文艺思想的指导和斗争219
第七章郭沫若和『五四』前後的作家231
第一节 郭沫若的文学创作231
一 冲决网罗反抗黑暗的爱国主义思想231
二 革命的诗歌236
第二节 『五四』後期的小说作家240
一 叶绍钧的小说240
二 郁达夫的小说244
三 其他作家247
第三节 『五四』前後的现实主义诗歌和戏剧249
一 白话诗运动249
二 戏剧运动253
第一节 革命文学作家257
一 概说257
第八章革命文学作家、进步作家以及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257
二 蒋光慈、胡也频的诗歌和小说259
三 殷夫的诗歌和田汉的戏剧264
第二节 进步作家269
一 概说269
二 老舍、巴金的小说和闻一多的诗歌271
三 洪深和曹禺的戏剧279
一 概说287
第三节 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287
二 『新月派』及其他288
第九章茅盾和『左联』时期的革命文学作家295
第一节 茅盾的文学创作295
一 初期的长篇小说和以後的短篇小说295
二 革命文学巨著——『子夜』299
第二节 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小说304
一 概说304
二 丁玲的小说306
三 张天翼的小说310
四 叶紫和萧红的小说316
一 中国诗歌会及其他诗人322
第三节 『左联』时期的革命诗歌运动和戏剧运动322
二 左翼戏剧运动和救亡戏剧运动326
第四节 报告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及通俗文艺的尝试329
一 报告文学的兴起329
二 多方面的作品330
三 通俗文艺的尝试333
第一节 报告文学、街头诗、街头剧和通俗文学作品337
一 报告文学的空前发展337
第十章抗战文学作品337
二 街头诗、朗诵诗和街头剧341
三 通俗文学作品344
第二节 反映抗战前期各方面生活的文学作品347
一 概说347
二 艾青、田间和柯仲平的诗歌350
三 东平和艾芜的小说360
四 夏衍的戏剧366
第三节 暴露抗战後期及战後国民党法西斯黑暗统治的文学作品369
一 概说369
二 马凡陀的山歌370
三 沙汀和茅盾的小说373
四 郭沫若和陈白尘的戏剧380
五 杂文和报告文学384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和广大敌後抗日根据地的文学活动387
一 苏区工农红军文学活动的优良传统387
二 边区文学活动的深入及对新的人民文学的探究391
第十一章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迈进中的解放区的文学创作397
第一节 反映各种群众斗争及劳动生产的文学作品397
一 概说397
二 赵树理的小说399
三 丁玲和周立波的小说404
四 刘白羽和孔厥的小说411
五 柳青和草明的小说415
六 李季的诗歌和集体剧作『白毛女』420
第二节 工农兵群众的文艺活动和民间艺术的革新427
一 部队的诗歌、快板和戏剧427
二 农民的歌唱433
三 工人的歌唱437
四 民间艺术的革新441
第十二章毛泽东文艺路线的伟大胜利447
第一节 全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447
第二节 为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而斗争452
1955年07月第1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略》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丁易著 1955年07月第1版 作家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现代史 下
- 1985 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1979
-
- 中国现代文学史略
- 1955年07月第1版 作家出版社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河南师大函授部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辽宁省教育学院系统中文中心组
-
- 中国现代文化史略
- 1991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1987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
- 1990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1979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1981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1979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1985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 现代中国文学史
- 1986 长沙:岳麓书社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1978 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
-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1976 东亚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