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求取 ⇩

第三编在炮火洗礼中的蜕变与新生(1937—1949)3

第二十三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运动3

第一节 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3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8

第三节 国统区抗战文艺的演变13

第四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艺运动19

第五节 上海“孤岛”、香港、台湾和沦陷区的文艺运动25

第二十四章报告文学的兴起与散文、杂文的发展40

第一节 在炮火中蓬勃发展的报告文学40

第二节 《鲁迅风》与《野草》作家群的杂文47

第三节 散文的演变与复兴50

第二十五章民族的心音与战斗的鼓点57

第一节 抗战时期诗歌的发展趋向57

第二节 艾青60

第三节 田间及其他诗人69

第四节 胡风及“七月”诗派83

第二十六章活跃在抗战舞台上的戏剧91

第一节 短剧的风行91

第二节 郭沫若的历史剧94

第三节 曹禺的《北京人》和《家》103

第四节 夏衍的剧作108

第五节 其他剧作家的剧作113

第二十七章抗战时期国统区小说的丰收122

第一节 抗战小说的勃兴122

第二节 张天翼、沙汀、艾芜的小说128

第三节 茅盾的《腐蚀》与《霜叶红似二月花》137

第四节 路翎及其《财主底儿女们》142

第五节 中长篇小说的创作热潮148

第二十八章黎明前的沉思与奋起155

第一节 在民主解放斗争中奋进的国统区文学155

第二节 关于“主观论”和现实主义问题的论争158

第三节 老舍的《四世同堂》163

第四节 巴金的《寒夜》167

第五节 钱钟书的《围城》173

第六节 《虾球传》及其他长篇小说179

第七节 抒情文学和讽刺文学190

第二十九章新的人民文艺208

第一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解放区文艺新貌208

第二节 民歌体叙事诗及其他诗作218

第三节 解放区报告文学的丰收231

第四节 新歌剧及其他剧作238

第三十章赵树理、丁玲及解放区的小说创作251

第一节 赵树理的小说251

第二节 孙犁、刘白羽的短篇小说259

第三节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266

第四节 《暴风骤雨》及其他中长篇小说275

第三十一章台湾和香港、澳门文学(1919—1949)287

第一节 曲折前行的台湾、香港文学287

第二节 台湾新文学的萌芽294

第三节 不断拓展的台湾新文学报刊、社团303

第四节 多种文学体裁的全面收获318

第五节 台湾新文学的冰冻与复苏328

第六节 赖和、杨逵、吴浊流等台湾新文学代表作家339

第七节 香港和澳门文学346

结束语352

附录:中国现代文学大事记(1915—1949)356

后记386

修订后记389

1999《中国现代文学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志刚,孙中田主编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