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求取 ⇩

目 录1

第九章茅盾1

第一节 早期的生活与创作2

童年和学生时代2

文学理论的建树和翻译工作4

革命和文学活动11

三部曲《蚀》15

从《蚀》到《虹》23

第二节 “左联”时期的创作26

左翼革命文学的伟大战士茅盾26

为革命文学的发展而努力29

长篇小说《子夜》33

《子夜》所反映的社会现实38

金钱世界中的伦理与道德42

吴荪甫的形象44

关于吴荪甫的典型塑造48

赵伯韬的形象51

屠维岳的形象53

地主阶级群像54

其他人物的描绘57

《子夜》的艺术60

长篇的情节和结构61

长篇的心理描写69

长篇的文体和语言风格74

长篇的象征和隐喻79

肖像描写及其他81

《子夜》是革命现实主义的83

《子夜》出版前后86

短篇小说的创作88

《林家铺子》91

《春蚕·秋收·残冬》94

第三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创作101

为民族和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而奋斗101

散文的创作105

三十年代社会生活的速写109

优美的革命赞歌112

长篇《腐蚀》119

赵惠明的形象122

《腐蚀》的艺术处理和表现125

话剧《清明前后》129

从吴荪甫到林永清的形象133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139

第十章抗战前期的文学139

第一节 抗战前期的文学运动与文艺思想斗争139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39

周恩来同志对国统区文艺运动的关怀和指导142

国统区抗战前期的文学运动145

上海“孤岛”时期的文学运动146

解放区的文学运动149

对“与抗战无关”论、 “反对作家从政”论的批驳153

关于应否暴露国统区黑暗的论争157

对“战国策”派的斗争159

第二节 大众化和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163

大众化问题的再讨论163

毛泽东同志有关民族形式问题的论述166

解放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167

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169

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进一步深入173

抗战前期的诗歌运动和创作177

第三节 抗战前期的诗歌创作177

田间的诗179

柯仲平的诗185

何其芳的诗188

第四节 艾青和他的诗作190

艾青的生活和创作190

献给乡村的诗195

民族解放的号角199

对光明的追求和礼赞202

诗的美学原则及风格206

第五节 抗战前期的戏剧创作210

抗战前期的戏剧210

夏衍的剧作216

宋之的的《雾重庆》221

阳翰笙的《天国春秋》224

于伶的剧作226

第六节 抗战前期的小说和报告文学230

抗战前期的小说230

张天翼的小说233

沙汀的小说239

艾芜的小说244

报告文学的新崛起248

丘东平及其创作249

骆宾基、周立波、周而复、沙汀等人的报告文学创作251

流亡异国的战士255

第十一章郭沫若后期的生活和创作255

第一节 郭沫若后期的生活道路255

精诚抗日的表率257

民主运动的先锋260

文化战线的旗帜261

第二节诗歌和散文创作262

《战声集》262

《蜩螗集》266

散文创作272

第三节戏剧创作274

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历史剧274

郭沫若历史剧的主要特点275

历史剧《屈原》284

屈原和人民群众的形象286

对楚国统治集团的描写291

《屈原》的艺术特色292

《屈原》的意义295

第十二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99

第一节党的整风运动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299

党的整风运动300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301

第二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304

的基本内容及其伟大意义304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305

证关系308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10

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312

普及与提高的辩313

关于文艺批评标准问题313

《讲话》的伟大意义315

第三节 文艺整风运动的深入和革命文艺的发展316

对王实味的斗争317

《讲话》在解放区的深入贯彻322

革命文艺的发展323

秧歌剧运动329

第一节 解放区的戏剧运动和创作329

第十三章新的人民的文艺329

旧剧改革331

话剧创作334

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335

歌剧《白毛女》338

喜儿的形象340

杨白劳及其他人物形象341

《白毛女》的艺术特点343

《白毛女》的意义345

第二节解放区的诗歌创作346

诗歌创作的崭新面貌346

长诗反映的社会现实350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350

王贵的形象353

李香香的形象354

长诗的艺术特点355

阮章竞的《漳河水》357

田间的《赶车传》361

张志民的《王九诉苦》和《死不着》363

第三节解放区的小说创作364

表现新主题、描写新人物的小说364

孙犁的小说369

刘白羽的小说372

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374

草明的《原动力》376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377

肖祥的形象379

革命农民的形象380

长篇的艺术特色384

第四节 赵树理和他的小说385

生活和创作道路385

农村伟大变革的反映388

历史变革中的婚姻、家庭问题392

新事物中的落后面396

大众化风格398

生活和创作道路407

第五节 丁玲和她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07

早期的创作410

左翼十年的文学活动412

在陕北解放区和延安文艺整风后的文学活动414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416

农村土地改革的真实反映417

长篇的主要人物形象421

长篇对阶级敌人的描写425

长篇的艺术特色426

第六节 解放区的报告文学创作430

报告文学创作430

刘白羽的报告文学432

华山的报告文学434

周而复的报告文学436

第十四章国统区的文学439

第一节 国统区的文艺运动439

压迫中奋战成长的文艺439

《讲话》在国统区的传播和影响443

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445

对“自由主义”政治、文艺思想的批判454

第二节 国统区的戏剧创作459

国统区的戏剧创作459

夏衍的《法西斯细菌》460

陈白尘的《岁寒图》和《升官图》463

第三节 国统区的诗歌创作471

国统区的诗歌创作471

《马凡陀的山歌》471

臧克家的讽刺诗480

“七月派”的诗歌485

第四节 国统区的小说创作488

国统区的小说创作488

沙汀的小说489

老舍的《四世同堂》493

巴金的《寒夜》499

回顾过去,瞻望未来505

——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505

1984年08月第1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东北师范大学孙中田 张芬 肖新如 1984年08月第1版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1993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下册(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下册
中国现代史下册( PDF版)
中国现代史下册
中国现代文学 下册(1984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 下册
1984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1984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1984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初稿  下册(1960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初稿 下册
1960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册(1980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册
1980
中国现代文学手册  (上、下册)(1987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手册 (上、下册)
1987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初稿  下(1984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初稿 下
1984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1979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
1979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手册  下(1987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手册 下
1987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中国现代文学  下(1984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 下
1984 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1980.05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
1980.05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1979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
197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1980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
19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